程强 系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呼应“高育儿成本”民生关切,国家层面育儿利好政策频出。(1)生育: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相关规定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2)托育: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近期育儿利好政策频出,整体来看系列政策具有覆盖面广、支持力度大、政策可持续性强等特点。短期看,补贴或减免政策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育儿从“家庭自担”转向“社会化供给”,边际上有助于缓解部分适龄群体的生育压力。
此前部分区域已有生育政策实践,政策刺激下短期改善呈现。地方政府从生育补贴(一次性/按月/按年发放)/保险/休假、住房/购房补贴、托育、辅助生殖等具体方面推出配套的扶持政策。典型案例:湖北天门市政府24年9月出台《鼓励生育五条措施》,当地政府补贴力度足够大,三胎家庭实际最高补贴可达22.51万元(包含基因筛查减免费用、分娩补助、一次性生育奖励、产假补助等多项)。政策刺激下,天门市24年新生人口明显回升,出生人数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参考其他率先出台育儿补贴的地区情况:以沈阳/杭州/宁夏/长春四地为例,当地出生率在政策实施次年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杭州/宁夏/长春三地24年生育率回升力度高于全国平均值。
国内历年人口政策顺势调整,国际经验可鉴政策效果。(1)复盘国内历年出生人口及相关生育政策,出台政策“接力赛”应对不同阶段发展需求:1)第一阶段,1970年前是实施控制生育政策的前期阶段。2)第二阶段,1970-2013年控制生育政策实施阶段,在经历了1980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阶段后,2000年左右基本稳定低生育水平。3)第三阶段,2013年开始,生育政策进入调整与放宽阶段,2013年单独二孩、2016年全面二孩、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整体来看,出生人口和出生率仍在波动下降,2024年出现小幅回升。
(2)国际育儿补贴机制实施效果,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差异化效果。法国作为西方高福利国家,家庭中每生育一个孩子可获得由CAF发放的一次性生育津贴(1068.83€)以及每月持续的托儿补贴(每月610-870€不等),良好的育儿补贴制度使法国出生率长期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反观日韩等东亚国家,育儿补贴等政策手段并没有改善生育率长期低迷的发展困境。
四大产业共振,长期改善人口结构:政策利好四大板块:①母婴产品:刚性需求率先受益,国产母婴奶粉品牌、日化用品品牌公司有望获得价值重估。②母婴零售渠道:行业加速整合,全国性/区域性的连锁母婴渠道品牌或将强者恒强。③儿童医疗:需求盘刚性化,儿科诊疗与辅助生殖领域同步受益。④育儿教育:普惠托育服务加速普及,托育渗透率提升,早教需求释放。总的来说,这次“千亿育儿补贴”不只是给家庭发“红包”,更是给市场释放明确信号:生育支持政策在持续加码,从中央到地方的协同发力将会形成立体化保障,旨在改善我国中长期人口结构问题。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补贴力度不及预期等
图 1:复盘中国出生人口与相关生育政策

赵伟、屠强、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事件: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PMI指数,制造业PMI为49.8%、前值49.4%;非制造业PMI为50%...
赵伟 贾东旭 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近期部分地区国补额度告急,引发市场关注。与 2024 年相比,当前“以旧换新”机制有何变化,为何部分地区国补使...
熊园、穆仁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事件:2025年 1-9 月一般财政收入累计 16.39 万亿,同比 0.5% ( 1-8 月同比 0.3% ); 9 月一般...
从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今年以来官方推出系列政策护航经济增长。 最新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反映出这些政策效应正不断释放。 扩大内需效果继续显现 扩内需是今年政策发力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