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

客服微996438431天前财经知识2

作为一家背靠多家知名白酒巨头的特色券商,华西证券(002926.SZ)近年来却在保荐业务上两次“踩雷”。

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北京金融法院于2025年9月23日开庭审理“陶某、韩某与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

这已是华西证券继金通灵系列案件后,再一次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被起诉,引发市场对其风控能力的关注。

涉数知科技虚假陈述案,投资者索赔超千万

华西证券此次涉诉的创业板数知科技案,源头要追溯到近五年前。

2020年12月23日晚,数知科技突然发布商誉减值风险提示公告,称旗下多家全资子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公司预计将出现56亿-61亿元的商誉减值。

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次日公司股价直接20%跌停,从5.42元跌至4.34元,此后一路下行,最低跌至0.29元,最终于2022年6月30日退市,导致大量投资者遭受巨额亏损。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2019年至2020年期间,数知科技不仅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实际控制人张志勇还存在违规关联交易和证券内幕交易,最终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在此案中,华西证券作为2020年数知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荐机构,被投资者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

陶某、韩某并非首批起诉数知科技和华西证券的投资者。

2022年上半年,投资者袁某就以数知科技实施虚假陈述导致其亏损约1080.51万元为由,起诉了数知科技、华西证券等公司。

随后肖某也因同样理由提起诉讼,但这两起案件一直未开庭审理。

韩某的起诉案件已于2024年12月17日一审开庭,随后于2025年5月被裁定与新增的陶某案合并审理,并于9月23日再次开庭。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4名投资者加入诉讼,索赔金额累计超千万元,但诉讼结果仍未披露。

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

对于华西证券而言,数知科技案不仅可能带来直接的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公司在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

金通灵案余波未平,保荐资格曾遭暂停

在华西证券2025年半年报中,“金通灵系列案件”位列诉讼案件首位,显示出此案对公司影响的深远程度。

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

2017-2022年期间,金通灵及其全资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虚增、虚减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致使相应年度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在此财务造假期间,2019年底,金通灵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华西证券担任该项目的保荐机构。

华西证券在《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之发行保荐书》中表示,经充分尽职调查、审慎核查,认为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履行了法定决策程序,符合相关法规。

然而,随着金通灵造假案爆发,股价暴跌,10名自然人投资者因投资损失提起诉讼,要求华西证券等被告对金通灵的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2025年6月23日,南京中院组织诉讼各方召开庭前会议,进行证据交换和质证。

截至华西证券2025年半年报披露之时,本案一审尚未开庭,最终涉诉金额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9月30日晚,金通灵发布公告称,公司犯欺诈发行证券罪,被判处罚金800万元;公司时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

此案对华西证券的业务造成了直接冲击。2024年4月,因金通灵项目尽职调查工作未勤勉尽责等原因,江苏证监局对华西证券采取了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的监管措施。

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__踩雷不断,华西证券再次卷入上市公司造假案

华西证券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此事“给公司带来了极其惨痛和刻骨铭心的教训”,公司已组织开展投行业务全面从严整改提升专项工作。

但现实影响已经造成。保荐资格被暂停前,华西证券在审保荐项目共计3家,2家企业已中止审核,其中六淳科技、众邦股份主动撤回,佳驰科技则将保荐机构更换为中信证券。

业绩高增长,“三驾马车”表现亮眼

尽管诉讼缠身,华西证券在2025年上半年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业绩成绩单。

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20.73亿元,同比增长46.71%;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95.02%,在Wind统计的50家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28位、34位。

拉动此轮业绩上涨的主要是经纪、投资和信用业务这“三驾马车”。

上半年,公司实现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加35.25%,占营业收入比重54.93%;投资业务收入3.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58.5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96%;信用业务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6.81%,占营业收入比重20.85%。

三项业务收入合计占比高达94.74%,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

然而,亮眼业绩背后,投行和资管业务却明显发力不足。

上半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仅为0.42亿元,同比降低12.67%;资产管理业务收入0.34亿元,同比降幅达44.46%。

这两项业务占营收的比重较低,分别为2.02%和1.65%。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四川本土的证券公司,华西证券股东汇集了多家四川知名酒企,第一大股东是泸州老窖集团,第三大股东是上市公司泸州老窖,第四和第六大股东分别是剑南春集团和五粮液集团。

2025年9月24日,持股25年的“元老级”股东剑南春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2625万股,占总股本的1%。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套现约2.5亿元。这是剑南春入股以来首次减持华西证券,被媒体戏称为“七年之痒”。

结语

从业务前景看,华西证券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在于投行业务的复苏。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华西证券储备的IPO项目数量为0。

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华西证券能否真正从金通灵、数知科技等案件中吸取教训,夯实风控体系,重建投行项目储备,将决定这家区域性券商能否在竞争激烈的证券行业中站稳脚跟。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妙可蓝多:业绩增长背后多隐忧,产品质量待加强,战略转型难题|ESG案例

妙可蓝多:业绩增长背后多隐忧,产品质量待加强,战略转型难题|ESG案例

然而,根据《妙可蓝多2024年可持续报告》的实质性议题评估结果,妙可蓝多的6大核心议题中并无环境维度相关内容,且在28个议题中,“应对气候变化”仅排在第9位。这表明公司在环境维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同比增幅44%!“6元一杯”的蜜雪冰城,上半年豪赚27亿

同比增幅44%!“6元一杯”的蜜雪冰城,上半年豪赚27亿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刚刚,号称“雪王”的蜜雪集团(蜜雪冰城)对外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在大众茶饮这波风口上,可谓“尽显风头”。 今年上半年,蜜雪集团实现营收148.75亿...

营收利润均大增10%!宁波银行二季报韧性十足

营收利润均大增10%!宁波银行二季报韧性十足

银行“优等生”宁波银行,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根据财报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宁波银行实现单季营收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长10.8%,相较于第一季度,两项增速均实现提升,整体成绩...

归母净利大增94%!中金公司拿什么构建头部券商护城河?

归母净利大增94%!中金公司拿什么构建头部券商护城河?

8月29日,中金公司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瞩目的半年报:营收128.3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大增9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2%。 耀眼成绩单背后,仅仅是市场回暖带来的普...

港交所业绩创新高,港股券商也跟着“吃肉”,富途控股半年营收超百亿

港交所业绩创新高,港股券商也跟着“吃肉”,富途控股半年营收超百亿

港交所股本证券交易费收入暴涨,富途控股半年创百亿营收 港交所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平均每⽇成交⾦额为2402亿港元,按年上升118%。这直接导致港交所的交易费收入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上半...

医药外包:龙头业绩超预期,步入景气上行周期

医药外包:龙头业绩超预期,步入景气上行周期

医药外包行业经历多重因素扰动后,当前调整接近尾声。短期看,头部公司新签订单趋势逐季好转,此前基数效应逐步消除。中长期看,本土优势仍然显著,大型药企需求相对刚性,新型药物需求增长推动相关供应链持续扩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