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开启最大规模裁员,中国市场从“增长极”变“修罗场”?

客服微996438433天前财经知识7

修奔驰什么意思_奔驰车辆维修_

在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总部的会议室里,一份名为“可持续人才计划”的文件正悄然改变着这家百年豪华汽车巨头的命运。

据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被曝正在实施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而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公开表示,希望最终能有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奔驰全球间接岗位(非生产一线)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

这场以“自愿离职+高额补偿”为特征的人力资源重组,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豪华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剧变下的深层焦虑,电动化转型迟缓、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曾经象征德国工业巅峰的“三叉星徽”,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50万欧元“大礼包”背后的紧迫感

与以往车企裁员常伴随强制解雇不同,奔驰此次采取的是“高补偿+自愿退出”策略。据内部人士透露,遣散方案针对工程师、行政、IT等间接岗位员工,补偿金额采用梯度设计,与职级、工龄直接挂钩,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的“退休金式”补偿包,同时还设有“加速奖金”,鼓励员工尽早决策。

这一方案自2025年4月启动,员工可在2026年3月前申请,目标是在2027年前通过裁员、外包、不填补空缺等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的成本。其中,生产和固定成本各削减10%,德国本土工厂还将减产10万辆。

修奔驰什么意思_奔驰车辆维修_

值得注意的是,奔驰强调此次调整“不出现因运营原因导致的裁员”,并延长德国地区就业保障承诺至2034年底,试图在控制成本与维护“可靠雇主”形象之间取得平衡。人力资源总监Sabine Kohleisen称,此举是“重塑组织架构、提升灵活性与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人员优化,即便打着“自愿”旗号,也难掩企业经营压力之巨。一切战略调整的根源,或来自市场表现的持续疲软。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奔驰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同比下滑12%,环比下降4%;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下降9%。这一数据不仅落后于特斯拉在同期的交付增速,也在中国市场面临比亚迪、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的强势挤压。

尤其是在其最为倚重的中国市场,奔驰虽仍保持豪华品牌领先地位,但增长已近乎停滞。相比之下,宝马和奥迪也在经历转型阵痛,但奔驰的成本结构更为沉重,使其在价格战中处于不利地位。

更关键的是,电动化转型的滞后让奔驰错失了先机。尽管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36款新车型,其中17款为纯电车型,并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但目前其电动车销量占比仍不足20%。而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蔚来ET5等车型已在性能、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全面超越奔驰EQ系列。

以EQS为例,这款对标特斯拉Model S的旗舰电动轿车,售价高达百万人民币,却因车机系统卡顿、充电效率低、智能化体验落后而饱受诟病。消费者开始质疑:花同样的钱,为何不买一辆更智能、更快充、更具科技感的新势力车型?

成本困局:德国制造的“贵族包袱”

奔驰的困境,本质上是“传统豪华车企模式”在全球新能源时代下的结构性矛盾。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企业,奔驰长期依赖高成本、高溢价、高利润的运营模式。其研发体系庞大、管理层级复杂、工会力量强大,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据财报显示,奔驰每名员工的年均薪酬及福利支出超过12万欧元,远高于中国新势力车企的平均水平。

这种“贵族式”运营在过去燃油车时代尚可维持,但在电动车时代却成为沉重负担。电动车的制造逻辑是平台化、规模化、软件驱动,利润率普遍低于豪华燃油车。若不能有效压缩成本,传统车企将难以在价格战中存活。

例如,特斯拉通过一体化压铸、电池自研、直营模式大幅降低制造与销售成本,单车毛利率长期维持在18%以上;而奔驰电动车业务至今未能实现盈利,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的12.3%下滑至2024年的8.7%。

在此背景下,裁员成为不得不做的“止血”手段。50亿欧元的年度成本削减目标,正是为了支撑其电动化转型所需的巨大研发投入。

如果说成本是“外伤”,那么技术落后则是奔驰的“内伤”。

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核心领域,奔驰已明显掉队。尽管其MBUX系统曾一度引领行业,但近年来更新缓慢,交互逻辑陈旧,语音识别准确率低,OTA升级频率远不及新势力品牌。

奔驰车辆维修_修奔驰什么意思_

更致命的是,奔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迟缓。其L3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 Pilot虽已获德国批准,但仅限于特定高速公路场景,且硬件成本极高,难以普及。相比之下,特斯拉FSD、华为ADS、小鹏XNGP等系统已在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领域实现大规模商用。

与此同时,奔驰在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的转型上进展缓慢。其自研操作系统MB.OS原定2024年上线,但因开发难度大、测试不充分而多次推迟,导致新车型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底层系统,严重制约了功能迭代速度。

一位内部工程师向媒体坦言:“我们还在用十年前的开发流程做智能汽车,而对手已经用互联网思维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中国市场的“双刃剑”:依赖与竞争并存

中国市场曾是奔驰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2020年,奔驰在华销量近78万辆,占全球总量近三分之一。但如今,这一市场正从“增长极”变为“竞争修罗场”。

一方面,奔驰仍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输血。为应对本土化需求,公司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由北京奔驰主导研发,试图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偏好。

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正在瓦解奔驰的品牌护城河。比亚迪仰望U8、蔚来ET9、理想MEGA等车型不仅在配置上碾压同级奔驰S级、GLE,更在智能化、服务体验、补能网络上建立全新标准。

更令奔驰警惕的是,连“老头乐”都能在美国走红,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出海能力已从低端渗透到高端。而奔驰引以为傲的“豪华感”,在年轻一代消费者眼中,正逐渐被“科技感”和“用户体验”所取代。

此次裁员,是奔驰“2025战略”和“电力驱动(Electric First)”计划的关键一步。公司希望通过组织瘦身、成本压缩、产品聚焦,重新夺回市场主动权。

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到上世纪风靡全球的S级轿车,奔驰始终代表着人类对出行极致的追求。然而,当汽车产业进入“软件定义硬件”的新时代,昔日的王者正面临被颠覆的风险。

此次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既是危机,也是转机。它标志着奔驰终于意识到: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没有哪家企业能靠历史光环永续辉煌。

康林松的“3万人离职计划”或许能换来短期成本节约,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奔驰能否在2027年之前,打造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动智能车型?能否让“三叉星徽”再次闪耀在科技前沿?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次裁员将成为其涅槃重生的起点;如果失败,这或许将是德国汽车工业黄金时代的最后一幕谢幕。奔驰必须换一种方式“奔跑”——从依赖发动机的轰鸣,转向依靠代码与数据的驱动。

作 者 |元方

相关文章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

红星资本局7月23日消息,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三菱汽车称,考虑到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

83岁老汉卖自行车,要IPO

83岁老汉卖自行车,要IPO

折叠车王勇闯港股 作者 |余寒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中国折叠自行车领域里的“隐形冠军”,要上市了。 近日,投资观察网获悉,深圳市大行科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已向港交所...

一汽奥迪步入“黄昏”?人事频动与降价出新,最缺的还是新能源爆款

一汽奥迪步入“黄昏”?人事频动与降价出新,最缺的还是新能源爆款

几乎与此同时,一汽奥迪对外宣布已完成营销体系变革。一汽奥迪提到,“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主旨,打破惯性、革新思维,为品牌发展注入全新势能。” 然而,这些积极举措的背后,是其在豪华车市寒流中面临的巨大压...

总被说“活不下去”的丰田,又成了全球第一

总被说“活不下去”的丰田,又成了全球第一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温颖颖 谁能想到,燃油车“老大哥”丰田的销量又要破纪录了。 据日媒报道,丰田汽车告知主要零件供应商,因新车销售强劲,将把2025年全球...

81亿债务压垮!Jeep国产败局已定,下一家是谁?

81亿债务压垮!Jeep国产败局已定,下一家是谁?

接下来就是无止境的销量下跌。公开数据显示,2019—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分别为7.39万辆、4.05万辆、2.01万辆。 2021年9月,因产能闲置,Stelantis集团关停了广州工厂,后该厂被广...

玛莎拉蒂三十多万甩卖,顶级豪车为啥卖不动了?

玛莎拉蒂三十多万甩卖,顶级豪车为啥卖不动了?

这年头,咱们还没等挣上买豪车的钱,豪车就先降价了。 以往标价至少65万元起的车型,如今经销商报价已跌破37万元,折扣幅度大跳水,甚至比同年份二手车还便宜。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