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税应该是融化的冰块。”贝森特7日在财政部办公室如此说道。
8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正式生效,美国数十个贸易伙伴被征收更高的关税。耶鲁大学估计,目前美国实际平均关税税率达到18.6%,为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
负责与中国、日本等国进行关税谈判的贝森特解释说,特朗普政府利用关税想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平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截至2024年底,该账户赤字高达1.18万亿美元,位居主要经济体之首。贝森特曾警告这一规模的赤字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日经亚洲评论》认为,贝森特用冰块来比喻关税,似乎是在暗示“对等关税”有可能被降低甚至废除。
他表示,在40年至50年的时间里,美国贸易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大量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如果制造业回流美国,进口减少,贸易就能重新平衡。贝森特还打起了日本的算盘,日本储蓄率很高,美国消费率很高,“因此,也许在日本,你们会开始消费更多,我们也会开始制造更多”。
贝森特没有给出“纠正全球贸易失衡”和降低关税的时间表,只是回答说“这很难知道,而且每个国家都会有所不同”,“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实现平衡”。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日经亚洲评论》
谈及仍在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贝森特预计大部分谈判将在10月底前完成。在他看来,与中国的谈判对美国来说最为重要,但“困难重重”。
贝森特搬出老一套,炒作中国“很多生产都低于成本”,用美国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对手”来定义中国,还称中国“与西方经济体和亚洲民主国家不同”,企图挑拨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他宣称,中国在向价值链上游移动,“这可能非常令人担忧”。贝森特拿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巨大优势来“提点”日本,如果中国转向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保持领先的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日本可就不妙了。
对于中美贸易谈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多次回应称,在经贸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说到不久前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贝森特称其为“黄金工业伙伴关系”。日本接受了美国15%的关税,并承诺了总价值5500亿美元的投资与贷款方案。美国目前在货物贸易上对日逆差为690亿美元,贝森特相信,日本政府提出的“非常好的提议”,会让美日贸易“实现平衡”。
不过,协议中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的部分尚未执行。贝森特称,这部分可参考英国协议的进度。《日经亚洲评论》称,美国对英国的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0%,但在5月8日达成协议后53天才适用新关税,按此推算,日本汽车关税预计将在9月中旬降低。
除了实现“贸易平衡”外,特朗普政府还将关税作为外交施压手段。贝森特直言,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特朗普威胁印度若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在现有25%关税基础上再加征25%,使总税率达到50%。
贝森特回避了是否要对各国实际执行关税协议的情况进行定期审查的问题,只是强调关税的核心目标是“走向平衡”。他援引美国关税“鼻祖”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观点回答说,关税既能为财政创收,也能保护本国产业,而特朗普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外交政策谈判”的功能。
而如果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纠正贸易失衡,外汇政策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贝森特表示,所谓“强势美元”并非指汇率水平本身,而是通过良好的经济政策保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作为维持“强势美元”的一项举措,贝森特提出要改善美国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我们出现贸易逆差,资金以金融形式回归,主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无论是政府债券、私募股权,还是‘七巨头’股票。”贝森特说,“现在,我们正努力做的是拥有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并继续使美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不仅对投资组合资本,还对制造业。”
对于特朗普政府想用关税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计划,诸多经济学家都持不看好的态度。英国《金融时报》经济专栏作家泰吉·帕里克此前曾撰文指出,特朗普若想让人们支持他的计划,必须要让人相信——美国能够且应当把劳动密集型工厂岗位带回本土,而关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
美国要复制发展中国家工厂的规模与专业化程度,需要两大要素——工人劳动力和资本。但帕里克表示,现实却是残酷的,如今鲜有美国人愿意投身制造业。2024年,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仅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工厂工作优于现有职业。特朗普所谓的“中产阶级”多数已转向非实物生产领域,而本届美国政府还对移民持敌对态度。
文章分析称,至于资本,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迫使企业在美国设厂是有其局限性的。考虑到产能转移至美国的高昂成本,投资者需要三大保障:充足劳动力、稳定的本土供应链,以及明确的关税政策期限——而当前这些条件无一具备。
熊园 刘新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事件:北京时间6月6日20:30,美国公布5月非农就业数据。 核心观点:过去两个月的数据表明,当前关税水平尚不足以导致美国经济...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6.3,创2022年2月24日以来新低。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下跌了10.8%,这是自1973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回顾今年美元指数走势,年初美元指数曾经一度突破110,...
赵伟 陈达飞 王茂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截止到5月中旬,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经降至16%左右,但仍处历史高位。目前已进入数据验证期,如何观察美...
5月22日周四,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初值均好于预期,且录得扩张。由于与贸易相关的担忧有所缓解,即便关税导致的价格压力持续上升,美国本月的商业活动和产出...
潘向东 系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该文是潘向东博士5月份在“世纪名家讲坛”上发言的部分摘录) 你见过几个以前在浦东土地被征迁,获得一笔大额补偿的人,还愿意去郊区租地回到以...
特朗普还是怂了。 就在CCTV6播放了多部美国大片,甚至还传出要播《纽约,我爱你》后(实际没有播出)。5月11日下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终于达成共识。 中外媒体的一致评价是“好于预期”,在此之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