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if椰子水母公司IFBH Limited(下称“IFBH”)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6月15日,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有意思的是,IFBH创始人是泰国人,总部位于新加坡,主要赚的是中国人的钱。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95.6%来自椰子水产品,超92%收益来自中国内地;if椰子水也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第一大品牌。
水芙蓉 摄
仅46名员工,还不在中国
if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瓶椰子水”,早在2017年就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早于椰子水品类的崛起。
椰子水的快速增长源于瑞幸咖啡“生椰拿铁”爆火之后,其开始成为现制茶饮的重要原料之一。随后,不含添加剂、低卡、相对健康的椰子水被称为“天然电解质水”,成为饮料界“新宠”。
快速增长的市场总能迅速吸引许多新玩家。
去年,许多新的椰子水品牌一涌而出,且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据记者观察,电商平台上不知名品牌椰子水最低只要9.9元就能买到1升装大规格。
今年“315”,真假椰子水的问题被摆在台面上,多家媒体报道,许多所谓的“天然百分百椰子水”来自代工厂,在低价竞争下,所用椰子品质参差不齐,为维持口味稳定,不少产品都悄悄放了不少添加剂。
事实上,市占率第一的if椰子水即便卖8元一瓶,也没有自己的生产线。
招股书指出,IFBH采取独特的轻资产模式——从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到产品的销售配送,都由第三方合作公司完成。公司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仓储、销售等重资产环节,仅负责品牌的开发、营销及国际分销业务,椰子水的采购工作也由代工厂商完成。
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公司拥有惊人的人效。
截至2024年底,IFBH在全球仅有46名全职员工,但公司去年实现了333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人一年能创造533万元的净利润。
并且,公司仅有的46名员工还不在其最大市场中国,而是分散在新加坡和泰国。其中,全职销售和营销人员20名;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合计15人;仓配管理团队6人,负责监督采购、生产和分销事项;产品研发团队仅5人。
市占率下滑
马上赢数据显示,椰子水品类去年增长显著,在整个即饮果汁的市占率从原本不到5%增长至超过10%。
诸多新玩家进入,对老玩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去年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占率(CR5)从约85%下滑至约75%。作为“老大”的if椰子水也面临挑战,其市占率由去年第一季度的60%左右下滑至第三季度的40%出头。
为稳固竞争优势,if椰子水开始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去年6月其官宣艺人肖战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公司全年广告开支激增141.37%至556万美元。
今年,if椰子水的竞争对手可能更多了。
目前,瑞幸咖啡、挪瓦咖啡已推出自己的椰子水产品,在美团、京东、淘宝闪购三方的外卖补贴下,不少主打现制茶饮店的冰饮椰子水已低至10元以下。
除了市占率的下滑,IFBH另一个风险点在于,其销售高度依赖于第三方合作伙伴。
去年,前五大客户贡献了公司97.6%的销售额,其中仅第一大客户就占了47%,如果大客户需求出现下降、合约不续期等情况,IFBH的业绩将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影响。
刚刚向港交所递表的石头科技,正值阵痛期。 一方面,石头2025年一季度业绩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态势;另一方面,自A股上市后,石头科技股价已经从最高点下跌近六成。 这些表象之下,还隐藏着更多隐忧。 根...
最近几年,国内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就在最近又有一家公司宣布冲刺港股上市,这就是知名的支付公司拉卡拉,面对着的拉卡拉的上市路,我们不禁想问拉卡拉能给香港带来什么样的新故事吗?...
前言: 2025年,港交所的铜锣几乎被排队上市的消费企业敲出了凹痕。从年初蜜雪冰城首日市值破千亿创港股纪录的盛况,到海天味业以2190亿港元市值登顶消费IPO榜首;从一天三家企业(周六福、圣贝拉、颖...
6月25日,赛力斯(601127.SH)公告称,集团同意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赛力斯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对赛力斯汽车现金增资,增资金额合计50亿元。多家金融产投机构参与了此次增资...
文丨泰罗 近期,云迹科技瞄准港股18C规则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宽容”,在今年3月科创板上市辅导终止后,投向港股市场的怀抱。 开年后,人形机器人在二级市场上火热,吸引了投资者超强的关注,云迹科技作为机...
近日,又一锂电龙头企业亿纬锂能(300014.SZ)抛出赴港二次上市的计划,着力点同样在于全球化布局。 然而细究来看,亿纬锂能奔赴港股背后有许多“不得已”。一方面,公司虽手握约134亿元现金,但肩负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