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杭州热电6月27日公告刚刚披露一则“大单”新进展,尽管公告称该项目对公司本年度业绩无重大影响,但杭州热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祥剑曾表示,该项目是“杭州热电首个中部地区投资项目,对政企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7月2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了杭州热电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暂未获得详细答复。
一年前首次减持后再次减持
此次减持的几个股东,曾参与了杭州热电重组改制之路。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杭州热电前身为杭州热电厂,成立于1980年,1997年改组成立杭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热电有限”)。
华视投资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2.5亿元,主营业务为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企业管理。
2017年4月,浙江省国资委、浙江省财政厅、浙江证监局联合下发通知,将热电有限作为第一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企业。
2018年2月,华视投资及三家持股平台均以人民币4.31元/元注册资本的价格认购热电有限注册资本。其中,华视投资认购1800万元注册资本,认购金额7758万元;三家持股平台合计认购2380.6452万元注册资本。
增资完成后,华视投资持股比例为5%,三家持股平台合计持股比例为4%。
2018年6月,热电有限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沿此工商性质至今。
在重组改制完成到上市3年锁定期内,华视投资及三家持股平台均未减持。但3年锁定期一过,华视投资及三家持股平台就开启了第一次减持计划。
杭州热电于2021年6月30日在上交所上市。2024年7月1日,公司公告称,华视投资、三家持股平台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3%、0.8998%的股份。
最终,华视投资全额减持,减持后持股比例从4.4989%降至1.4989%;三家持股平台合计减持0.88%的股份,减持后合计持股比例从3.5991%降至2.7131%。
此次减持,距离首次减持计划正好满一年。三家持股平台实施更高比例减持,而华视投资似乎选择直接退出。
根据公告,华视投资拟分别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99.7万股,占总股本的1.4989%。三家持股平台拟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037.11万股,占总股本的2.5922%。
针对减持原因,包括首次减持在内,公告原因均为各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未披露具体用途。7月2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杭州热电,相关人士表示“具体得问各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持股平台的部分份额由公司董监高持有。自去年9月起,部分董监高先后辞职。
在首次减持计划披露的持股平台董监高名单中,时任董事、总经理许钦宝,时任总工程师李川涛,时任副总经理高鹏,时任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徐佳,时任职工监事顾东杰均在列,而此次名单仅剩顾东杰。
而根据杭州热电公告,许钦宝和李川涛离职于2024年9月13日披露;高鹏离职于2024年10月18日披露;徐佳离职于2025年3月18日披露。
此外,尽管两次减持计划公告均在7月1日发布,但正好都恰逢股价阶段性高位。
首次减持结果公告分别于2024年9月30日、2024年10月8日披露。而自2024年5月至2024年9月中旬,杭州热电股价一路下行。9月18日开启反弹,10月8日恰好达到阶段性高点。
2025年至今,杭州热电股价刚经历一轮“过山车”行情。年初以来,公司股价一路上行,3月25日到达阶段性高点,最高报28.11元/股;此后开始回落,直到6月23日开始反弹,截至7月1日的7个交易日内上涨了8.79%。
面对股东集中减持,杭州热电在公告中表示将“督促相关股东严格依规减持,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子公司“大单”刚刚签订合同
定期报告显示,杭州热电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热力供应和煤炭经营。减持消息公布前,其刚刚披露一则“大单”新进展。
6月27日晚,杭州热电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湖北滨江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湖北滨江”)拟投资建设湖北滨江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近日已完成了招标工作,湖北滨江与承包人签订了承包合同,总价款4.91亿元,工期457天。
尽管公告表示,因为合同履行期较长,合同对公司本年度业绩无重大影响。但一位深耕能源领域的私募机构研究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项目如果成功运营,“可能成为政企合作样板,助力公司获取更多中西部园区能源项目”。
根据公开报道,此项目位于湖北黄梅县小池滨江新区,是当地规划建设绿色印染产业园的基础能源配套项目。
杭州热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祥剑曾在今年2月接待湖北黄梅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婷一行调研时表示,该项目是“杭州热电首个中部地区投资项目,对政企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杭州热电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运营优势,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努力打造‘数智化、低碳化、去工业化’标杆工程,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希望以本项目为契机,强化交流协作,为黄梅县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上述私募机构研究员称,园区企业依赖集中供热,退出门槛高,项目投产后可通过长期蒸汽供应协议锁定稳定收益。尽管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带来的弹性有限,但长期有望“缓解公司增长焦虑”。
现在的A股,热度实在太高了,每天成交额动辄2万亿,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大关,各种概念板块全面开花。 火爆的A股市场,AI是那个最强的存在。 光模块三巨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自4月初以来分别暴...
撰文丨潘几鹤 2025年,全球AI大模型竞速,进入价值深水区,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结合得愈发紧密。行业聚焦点,也从参数规模,转向性价比与价值、场景匹配。 领跑在前的中国AI科技公司里,手握AI应用爆...
8月17日,华友钴业(603799.SH)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大增62.26%,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截至8...
熊园、朱慧(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近半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定于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
股突破3800点后,上攻的动能明显减弱,是继续上行还是调整,市场陷入分歧。 不过,在这关键时期,国外投行仍然坚定看多。 高盛方面说,中国股市上涨的“一大推动力”仍然是拥有大量储蓄的散户投资者。投资者...
6月5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召开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在这一家喻户晓广告语的加持下,六个核桃曾一度成为三四线城市的送礼硬通货,公司业绩曾在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