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年内涨势如虹的银行股再度迎来大幅回调。截至当日收盘,A股29家上市银行下跌,厦门银行、齐鲁银行跌超2%,贵阳银行、渝农商行跌超1.5%。
前一日,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若实施完毕,这家持股16年的财务投资者将彻底退出杭州银行股东行列。
6月以来,除杭州银行外,齐鲁银行、长沙银行部分股东也选择减持套现。在市场情绪高涨、股价持续攀升之际,部分银行遭大股东减持套现,引发市场对阶段性顶部的担忧。
中国人寿清仓减持杭州银行
据杭州银行披露 ,股东中国人寿拟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078.94万股 。
截至公告披露日,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股份总数50,789,430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0.70%。
这意味着,如果按这一计划上限减持,中国人寿将“清仓”持有的杭州银行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此前曾三次减持,已合计兑现收益共30.42亿元,加上当前持股市值(按16.92元/股计约8. 6亿元)及历年分红测算,净投资收益率超180% 。
具体来看,2021年中国人寿首次减持5589.43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4.6-15.6元/股,减持总金额为8.43亿元,持股数量降至2.29亿股。
2023年,中国人寿再次减持1.19亿股,减持价格为12.05元/股,减持总金额高达14.29亿元,持股数量降至1.10亿股。
到了2024年,中国人寿第三次减持5930.28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1.84-14.42元/股,减持总金额达7.7亿元,持股数量仅剩5078.94万股。
如今,中国人寿再次宣告将“清仓式”减持,若后续落地,中国人寿将结束与杭州银行这段长达16年的合作共赢之旅 。
而作为5% 以下的股东,中国人寿减持为何还需要公告 ? 业内人士向表示,中国人寿是杭州银行上市前持股5%以上股东,在杭州银行IPO募集说明书中作出了公告承诺。
无独有偶,不久之前,持有杭州银行股权长达20年之久的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同样选择了清仓式转让杭州银行的股权。接盘的是新华保险。
银行股短期见顶?
伴随银行板块年内持续走强,市场对估值压力的担忧正逐步升温。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股大幅上涨已显著推升估值水平,截至7月16日,A股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已降至3.8%左右,较去年同期的5.01%大幅收窄,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估值中枢同步上移,中证银行指数市盈率(PE)攀升至7.4倍,创下2018年4月以来新高。
此外,银行基本面压力与估值走高形成对比。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行业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值得关注的是,当季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约1.58%,持续运行在1.8%的行业警戒线下方,反映出传统存贷业务盈利空间持续收窄。
方正证券近期研报指出,当前银行板块净资产收益率(ROE)已跌破10%关口,主要受信贷增速放缓和净息差持续承压双重拖累。
市场分歧在股价与基本面背离中持续扩大。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经历多轮上涨后,银行股的估值潜力正被快速消化,当前安全边际较年初明显减弱。天风证券分析认为,尽管股价表现与行业基本面存在阶段性偏离,但未来投资策略更需关注边际改善信号:负债成本优化趋势延续、资产收益率逐步趋稳、资产质量保持韧性需更加重视。
“未来行情将更多取决于个体银行的真实业绩兑现能力。”业内人士强调,在净息差未见实质拐点、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投资者需从资产质量、业务结构等维度精挑细选,重点布局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优质银行,避免盲目追涨。随着估值修复动能减弱,银行股或进入业绩验证驱动的新阶段。
部分内容参考自: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等
网易财经4月30日讯周三开盘,上证指数跌0.08%报3284.08点;深证成指涨0.14%报9863.5点;创业板指涨0.22%报1936.12点;沪深300涨0.02%报3775.83点;科创50跌...
“山河,何以长青?” 七十六载,一棵幼苗足以长成参天巨树,一家企业已然筑牢发展根基。作为新中国首批成立的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以“长青”为笔,书写“幸福长青”的答卷...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截至目前,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报悉数出炉——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增长1.4%。与往年业绩增减同步的特征不同,今年一季度各家险企的盈利变动出现了分化,有3家增长...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指引下,普惠金融作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正在中国大地焕发蓬勃生机。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
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和“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下,ESG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速融合。 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ESG和可持续发展已经融入到许多保险机构的发展战略。多数保险机构已经从战略层面加深对E...
近期,各大上市险企陆续发布一季度业绩。总体来看,市场波动影响多数险企业绩承压,但分红型保险(以下简称“分红险”)转型与多元渠道建设已初显峥嵘,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速。 自去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