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六部门推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75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为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树源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意见以金融创新构建消费全链条支持体系,通过19项举措形成“政策引导—金融供给—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政策以增强消费能力为基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稳定就业市场,并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金融供给侧改革是核心突破点,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1.5%低利率激励信贷投放,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同时推动债券、股权多元化融资,支持消费产业链企业技术升级。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_大力发展消费金融_

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意见各项政策实施落地,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意见指出,要夯实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为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意见明确,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支持其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效。

在信贷支持方面,发挥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金融需求。

在债券市场融资方面,意见提出,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在股权融资方面,意见明确,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此外,为拓展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意见还指出,要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合理确定贷款综合利率水平。规范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聚焦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群体促进扩大商品服务生产和消费。鼓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消费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开发符合各类消费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政是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举。”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记者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金融支持来提振和扩大消费,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的增长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从而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要“精准滴灌”,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此次意见明确了金融支持消费的重点领域: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在推动扩大商品消费方面,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方式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力度,完善内贸险服务,扩大外贸优品消费。

为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意见明确,要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结合服务消费具体场景和特点,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重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业态融合,助力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的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养老托育、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推动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居民高质量服务消费需求。

在助力培育新型消费方面,意见明确,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期限和利率,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可以看到,消费重点领域呈现结构性特征,也就是商品消费围绕以旧换新构建全链条服务,服务消费聚焦基础与改善型需求双轮发力,新型消费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与线上场景融合。风险防控机制贯穿始终,通过大数据动态评估信用、监测资金流向,防止违规流入房地产或资本市场,并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以防范多头借贷。”唐树源说。

加强基础金融服务

为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助力优化消费环境,意见提出,要继续优化支付服务。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有效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

同时,意见明确,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支持征信机构依法依规深化对消费领域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精准识别各类商户、消费者信用状况,打造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专业化信用产品和服务,以信用建设推进信用贷款投放。

此外,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贯穿于金融业务全流程、各环节,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规范产品营销宣传和销售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意见实施落地,强化跟踪监测,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在国际经验视角下,我国的政策强调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既定向解决供需错配,又联动产业转型。长期价值在于重构 ‘金融—产业—消费’生态,例如再贷款推动养老产业上下游发展,资本市场消费板块的积极反应已彰显政策效应。”唐树源表示,随着政策落地,消费市场有望实现供需双向升级,金融机构需要把握机遇优化服务,监管部门则需要确保政策精准滴灌,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

相关文章

10个试点地区获批 我国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10个试点地区获批 我国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一揽子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民营经济彰显强大韧性

一揽子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民营经济彰显强大韧性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文/图)近期,多项与民营企业相关的数据陆续发布,多维度展现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在这背后是一系列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各地各部门的同心协力以及民营企业强大的韧性。...

八部门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

八部门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

红星资本局5月21日消息,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增长2.4%!我国外贸韧性强劲,何以超预期?

增长2.4%!我国外贸韧性强劲,何以超预期?

从单月数据来看,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深圳明确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深圳明确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深圳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支持深圳加...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半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信贷结构不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