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自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1月1日)到2024年末的4年里,中部六省人口是如何变动的?
哪些城市增长最快,哪些下降最多?让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先看湖北:

湖北全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武汉人口增长最为显著,4年飙升了12%,增量148.3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但这个第一拿得有点“虚”。因为2020年武汉经历了疫情和人口流失,七普的时候武汉实际人口是下降的。疫情后流失人口回归,出现了人口暴增的统计奇观。
可能会有细心人“发现”:武汉官宣的2019年末的常住人口是1121.2万人,而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是1232.7万人,疫情第一年武汉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暴增了111.6万人。这样算起来,从2019年到2024年,武汉5年间的人口岂不暴增了260万?
这其实是个普遍现象,之前大城市都低估人口(有利于人均指标),七普的时候很多城市人口都大幅跃升。比如某一线城市2019年公布的常住人口是1343.88万人,1年后的七普就变成1756.01万人,岂不在1年之间暴增了412万?
过去4年里湖北只有两个城市有人口增量,武汉之外就是襄阳,但只增长了1.9万人。湖北有两个副中心城市——襄阳和宜昌,但宜昌的人口4年下降了2.3%,弱于省内很多兄弟城市。
可见搞省域副中心难度很大,尤其是一个省想搞两个或者三个,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湖北有三个地方人口下降幅度较大:神农架下降了13%,天门下降了6.4%,潜江下降了6.3%。它们就是中部六省里,人口降幅的前三名。
再看江西:

江西全省只有省会城市南昌有人口增长,这是过半中国省份的常态。
南昌4年里增加了41.5万人,人口增幅6.6%,在省会城市里算不错的。
4年里,江西全省一共流失了16.9万人。人口减少最多的是上饶,达14万人;降幅第一的是吉安,减少了2.7%。景德镇、赣州表现还不错,减少不多。
再看湖南:

湖南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省,全省4年里只有长沙有人口增长,增量为56.9万人,增幅5.7%,在省会里算是不错的。
其他地市都是下降的。其中永州拿下双第一,人口减少了27万人,在数量上第一;人口减少了5.1%,在降幅上第一。
从全省人口降幅看,湖南是中部六省里降幅最大的,4年少了1.6%的人口。
再看户籍人口第一、常住人口第三的河南:

河南有两个城市人口增长,分别是省会城市郑州和副中心洛阳,但增量差距显著。
郑州4年间新增了48.5万人,增幅3.9%;洛阳只增长了2.4万人,增幅0.3%。由此可见,副中心想分流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长,难度极大。
河南有4个城市人口减少超过20万,分别是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都在河南南部。其中周口减少了近40万,降幅4.4%。
近年来河南人热衷于去长三角谋生,在苏州、杭州外来人口中表现突出。在上海、南京也崭露头角。
再看山西:

山西也呈现“一省一城”的格局,只有太原有人口增量,增长了21万,增幅4%。
人口减少最多的是临汾,少了12.1万;人口降幅最大的是忻州,减少了3.2%。
最后看一下安徽:

由于能沾边长三角,再加上近年来产业转型进展较快,安徽人口态势明显好于其他5个中部省份。
过去4年安徽全省人口没有下降,而是增长了0.3%。全省有4个地市有人口增量。合肥人口增长了63.2万人,增幅6.7%。其增量在省会城市里仅次于武汉和杭州,位居第三。
有意思的是:安徽人口增长的4个地市中,1个是省会城市,另外3个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是南京的小弟。虽然南京人气不算太旺,但还是给马鞍山、芜湖、滁州带来了红利。
人口下降最多的是阜阳,减少了接近16万人;降幅最大的是亳州,减少了2.7%。
总之,在安徽靠着河南、山东、苏北的地市人口在减少;靠着苏南,尤其是南京的人口在增长或者微减。
从中部六省人口态势可以看出,人口正在持续向中心城市集中。虽然这6个省都有人口外流,但省城的人口竞争力不错,甚至超过了很多一线城市。
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正成为人口竞争的赢家。
主要原因是:跟普通地级市相比,省会城市丰富性更强,就业机会更多;跟一线城市相比,它们的性价比更高,房价负担相对较轻。
暑期临近,剧集市场的暗战也悄咪咪打响。 《折腰》与《藏海传》先后完结,这两部剧集在播出前均因外部原因而不被看好,最终播出效果却超出预期,特别是《藏海传》有着极强的长尾效应。基于热剧的提振效应,剧集市场...
“在美国的小城镇里,有着非常大的商机,比任何人,也包括我,所想象的要多得多。”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其自传《富甲美国》中的这句断言,正在当代中国县域市场得到全新诠释。 不过,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位零...
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一亩田,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19日周二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YMT。 一亩田的上市,标志着中国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首次亮相全球资本市场。 在普通消费者眼中,一亩田或许名...
技术持续进化,AI耳机成为继手机、手表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穿戴设备,迎来爆发式增长。 洛图科技(RUNTO)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耳机在电商市场销量达31.5万副,同比增长超过405.9%,成为耳...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相宁/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 回溯历史,朱江平创办了深圳市富泰和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泰和”),彼时其从国外引入精密零部件生产线及核心技术,在国内进行转化、吸收、提...
同舟不同命,有人搁浅,有人扬帆! 2024年,锂电行业的供需错配殃及了整个产业链。天赐材料、当升科技等多数材料企业遭受了利润下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不少龙头甚至还陷入了亏损之中。 然而,华友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