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抛500亿投资计划,美的集团“破圈”提速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3

美的集团公布重磅投资规划。

再抛500亿投资计划,美的集团“破圈”提速

近期,美的集团(000333.SZ)副总裁王建国在“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透露,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至少500亿元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作为一家自白电业务起家的行业巨头,美的集团此次官宣的投资方向显然比家用电器更具“科技感”,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的集团今年来首次“出圈”,早在年初,公司就被曝出开始实行简化工作流程、反对无效加班等内部管理举措。到了5月,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出面接受访谈,在谈及“反内卷”的同时,还正面回应了与小米等公司间的竞争问题,吸引了诸多目光。

管理提效,业务转型乃至宣传方式的转变背后,是美的集团的业务焦虑。目前,美的集团赖以起家的家电行业已经处于一片红海,行业龙头在进行存量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小米等新入局者的挑战。而被公司视作第二发展曲线的B端业务,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

“焦虑”的美的

目前看来,美的集团的业绩表现仍然亮眼。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47%;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家电仍是美的集团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一改往年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单独列示的成例,选择将两个科目中的部分业务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年内,智能家居业务贡献营收2695.32亿元,同比增长9.41%,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6.20%。

具体到单品上,2024年,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等9个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行业第一。

家电业务表现优异,美的集团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事实上,这种焦虑首先源于家电市场规模触及天花板后,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的压力。

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的销售规模基本触顶。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国内家电零售规模创下8910亿元的新高,但此后4年持续低位震荡,直到2024年大规模国补开启,市场规模才突破2019年纪录,达到9071亿元。

身处存量市场,美的集团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作为国内家电行业曾经的“卷王”,美的集团曾多次实现对竞争对手的赶超。但如今,除了要应对格力、海尔等传统竞争对手,公司还面临着小米等科技公司的跨界竞争。

小米等公司入局空调行业,已经对美的集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家用空调产品的线上市占率为33.2%,虽然仍排名第一,但比率已较上年同期的34.5%下滑了1.3个百分点。

在今年5月的一次访谈中,方洪波也提到,我们所有的领域小米都进入了,空调、洗衣机全做了。并称小米的愿景是三年之内成为大家电行业的前三名。方洪波表示,“我当时差一点就想问,美的、格力、海尔,你想把哪一家挤下去?”

在家电业务增长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美的集团B端业务始终未能完成对C端业务的赶超,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焦虑”。

美的集团在B端业务上布局广泛,通过并购及内部培育,公司目前已形成了能源、智能建造、机器人等多条To B业务条线。按照美的集团的长期规划,To B与To C的业务收入,要在营业收入中各占50%。

但目前,美的集团B端业务的营收占比仍相对较低。2024年,公司B端营收的收入为1044.96亿元,营收占比约为25.67%,规模不到家电业务的一半。此外,该业务的收入增速为6.87%,低于家电业务的9.41%。

加速转型

对于多次推动美的集团开展转型的方洪波而言,当下的公司再度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对过去的美的集团而言,变革是通过“关停并转”的方式重构业务线。如今公司的举措不止于此,还要针对问题补短板。

在C端业务上,方洪波提出的战略是“向上走”与“向下走”并行。他在此前的访谈中表示,“我现在的策略很简单,即第一条曲线,我要往上走,促进产业转型,找到附加值高的产品。同时我今年要改变策略,要往下走。我不能坐视小米蚕食这个市场而不反应,我要往下走,拼成本,要跟他们干。”

从年报中看,美的集团C端业务“向上”走,主要是通过COLMO和东芝两个品牌推进高端战略。而在“向下走”方面,美的集团提出 “以简化促增长”,一方面缩减SKU,另一方面推动工作减负与“减员增效”。

出海同样是美的集团未来要重点布局的方向。早在2021年,公司曾表示,要在2025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突破400亿美元,但如今公司的海外营收仍远低于这一目标,且自有品牌占比不高。为了推进海外业务的发展,公司于2024年9月在港上市,以加码在海外市场的融资。今年4月,公司又斥资10亿欧元,收购了欧洲厨电巨头Teka,进一步拓展全球化布局。

当然,B端业务是美的集团未来布局的核心部分,公司将B端业务视作业绩增长的新引擎。方洪波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未来两块业务各占50%的时候,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能形成增长接力。”

前述的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正是美的集团B端业务布局的重心。事实上,公司已对相关业务布局多年。2020年及2023年,公司先后收购了合康新能(300048.SZ)与科陆电子(002121.SZ)两家上市公司,布局新能源行业。今年3月,公司还首次公开了人形机器人整机,并宣布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目前看来,美的集团已经在上述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期,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副主任奚伟在采访中称,在医疗、机器人、储能等关键领域,美的集团已经从之前的技术研究转向以产业为引导的前沿研究。不过,想要将研发成果转变为可落地的产业项目,美的集团或许需要投入更多。

相关文章

大模型

大模型

从AI六小龙缩减为AI四小强后,四家明星大模型创业公司终于都要上线自己的推理模型了。 在智谱AI、月之暗面和阶跃星辰相继上线自研推理模型后,近期虎嗅爆料MiniMax筹备半年多的文本推理模型也即将发...

江苏银行葛仁余:算法董事长的“赛点时刻”

江苏银行葛仁余:算法董事长的“赛点时刻”

导语:江苏银行充分证明了用技术与速度打开增长曲线的独特优势。不过,数字化也同时加速风险的累积与显化。 盛夏的周末夜晚,南京奥体中心灯火通明。2025赛季“苏超”联赛的焦点战,吸引了全省球迷的目光。 赛...

AI抢走程序员饭碗?未来只有两种人能活下来!

AI抢走程序员饭碗?未来只有两种人能活下来!

朋友在软件行业打拼,让我分析一下AI对行业的影响。 我说你要么考公要么跑路。 AI对软件行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曾经的巨头搞不好面临破产危机。 反而是一些做运维和人力外包的软件企业,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

R2来之前,DeepSeek又放了个烟雾弹

R2来之前,DeepSeek又放了个烟雾弹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5月前后,DeepSeek的动作倒是频繁,却都不是大家期待的R2。不过,一系列前菜已经给R2做足了铺垫。 5月14日,一篇DeepSee...

六小龙开抢大模型第一股

六小龙开抢大模型第一股

“六小龙里已经有五家在筹备上市了。” 某头部创投机构合伙人李铮(化名)向字母榜(ID:wujicaijing)透露了这个消息。继智谱传出IPO消息之外,近日媒体爆料稀宇科技(MiniMax)正考虑在...

雷军不掩饰AI野心了

雷军不掩饰AI野心了

搞定汽车和芯片后,雷军下一个攻关目标会是什么?小米在最新一季财报中给出了部分线索。 5月27日晚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小米公告称由于进一步增加了对AI业务的投入,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小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