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优等生”宁波银行,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根据财报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宁波银行实现单季营收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长10.8%,相较于第一季度,两项增速均实现提升,整体成绩超出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其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11%,增长态势稳健。不良贷款率维持0.76%,连续18年不良率低于1%。
上半年,面对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等多重经营挑战,该行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策略,深耕差异化经营,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拟首次实施中期派息,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进一步增强自身投资价值。

营收利润双双“提速”增长
第二季度,宁波银行整体业绩增长动能表现突出。
2025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71.6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8.23%。
拆分来看,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10.3%,明显高于第一季度5.6%的增速;归母净利润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8%,较第一季度5.8%的增速提升5个百分点。从业绩表现来看,第二季度各项增速均较第一季度显著提速,释放出业绩回暖的积极信号。
探究数据背后的驱动因素,实则是该行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精神,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结果,这背后离不开规模的稳步扩张,即行业常说的“扩表”。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达34,703.32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07%;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在助力更多实体客户发展的同时,该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该行持续升级商业模式,打造多元化利润中心的策略优势逐渐凸显。
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30.77%。除了公司本体涵盖的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外,子公司层面还拥有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这些利润中心如同多台发动机,既各自发力驱动业务增长,又彼此协同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了该行的综合竞争力。
资产质量依然优异
宁波银行始终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不断加强全流程风险管理,推动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8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业内较好水平。
其中,不良贷款率这一指标自该行2007年上市以来,已连续18年低于1%,这一数据凸显出该行在实现贷款规模增长的同时,仍能严格把控贷款质量。用当下流行的说法来讲,就是“既要发展,又要质量,更要稳健”,这份成绩实属不易。
该行374.16%的拨备覆盖率,可覆盖近4倍不良贷款,这一指标同样处于上市银行前列,表明其风险缓冲垫依然厚实,能够为企业经营的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
负债端优化同样成效显著。
截至6月末,该行客户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较年初增加2,400.69亿元,增长13.07%。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布局,该行在吸引客户存款方面成效明显。
与此同时,该行加强对高成本存款产品的管控,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二季度末活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提升4.5个百分点,达到35.2%;此外,应付债券、同业负债成本均较年初有所下滑。综合多重因素,即便在负债规模上升的前提下,该行上半年利息支出仍同比下降1%。

横向对比来看,宁波银行1.71%的存款成本率在上市银行中处于低位;这一优势使其在行业息差收窄周期中,仍能保持1.76%的净息差,该净息差水平同样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最后,截至2025年6月,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资本充足率15.21%,两项指标均远超监管要求,资本实力稳固。
结语
放眼全行业,宁波银行这种“低风险、高韧性”的经营特征,使其在行业息差收窄周期中,能够展现出更强的抗波动能力。截至今年中报,该行业绩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连续18年保持增长,这份长期稳健的表现实属难得。
同时,该行今年还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分红比例达13.41%,以实际行动积极回报投资者。二级市场方面,宁波银行A股股价年内已上涨21%,投资者对该行的关注度正持续提升。
财报发布后,平安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等头部券商均给予积极点评。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随着政策发力、宏观经济活跃度提升,公司经营策略的阿尔法优势将再度凸显,业绩增速有望重回两位数区间并跻身行业前列,建议积极关注。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
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仍为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随着入市政策的持续松绑,险资、被动资金以及公募基金等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就会持续存在该逻辑在强化分红、驱动长期资金...
日前,中国联通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财报,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的业绩也随之出炉。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收78.99亿元,同比下降14.77%;实现净利润15.04亿元,同...
港股上市银行甘肃银行(2139.HK)官宣迎来新行长。 根据9月15日该行公告,委任石海龙为该行执行董事、行长,待监管核准之后将正式走马上任。石海龙9月起已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上一任行长王锡真已调任华...
利差业务和负债端成本所展现的积极信号有望在未来持续体现,稳健的资产质量水平同样给予银行拨备更多的弹性空间,2025年银行盈利平稳增长无虞。从中长期看,影响银行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仍是国内经济修复进程,盈利...
一份典型问题的官方通报首次证实,桂林银行原董事长吴东已被查,开除党籍、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半年前,桂林银行在年报中披露吴东届中辞任,不久其又被罢免人大代表职务,但官方口径中并未明确吴东的去向,直至此次...
杭州银行中报营收增速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下其他非息收入改善;在资产质量平稳、高拨备基础上,拨备继续反哺利润保持高增长,或继续处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 本刊特约 方斐/文 7月17日,杭州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