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全线爆发!等了七年,新周期要来了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7

_7月医药股票还会涨吗_7月2日医药股为什么跌

今天A股热度较高的,有三个板块——

贵金属、汽车和医药。

贵金属就不多说了,前面已经讲过很多遍逻辑,在不确定的年代,黄金的收益是确定性最强的。

汽车板块的上涨,则源自一条行业利好消息:

在近期的一个行业会议上,中汽协领导表示,“反内卷和行业自律”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重点。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给很多车企巨大压力,尤其是合资车企、初创车企,亏损和破产传闻不断。

价格战的背后,一是产能过剩,二是部分龙头企图以成本优势,加速行业的清场。

老实说,按君临的经验,这种尝试引入政策力量来“反内卷”的手段——

效果不能说没有,但也是很微弱的。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的努力已经证明,技术落后的企业不被卷死,过剩产能不退出,整个行业是很难迎来新生的。

因此,过度强调“反内卷”其实意义不大,不如鼓励“收购兼并”,让大鱼吃掉小鱼,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效果会更好。

看过去几年的数据,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占比一直在持续提升,2020-2024年分别为:

38.4%、44.4%、49.9%、56%、65.2%。

到今年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达70.7%,全年有望进一步提升7-8个百分点,至73%左右。

按这个速度,26-27年将进一步提升至80%、88%左右。

由于电动车的基础设施越发完善,而外资品牌又固守燃油车,两年后中国车企的市占率提升至9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当合资车企、亏损车企逐渐式微,它们的产能和份额都被四大(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四小(理想、小米、零跑、小鹏)+华为系瓜分,价格战或许才会告一段落。

相比起汽车板块虚无缥缈的短期政策效应,医药股的爆发要更值得期待!

过去几年,医药和白酒、地产、新能源堪称是“最惨的四大行业”之一。

不过,今年二季度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医药股在复苏!

相比起其它几个惨兮兮的行业,医药股在近期明显得到了更多市场资金的关注,人气大幅上升。

在上一篇对生物制品板块的分析中,我们指出整个行业现阶段仍处于“两极分化”状态。

一边,是上个周期的龙头赛道,疫苗板块,仍然被产能过剩的阴霾所笼罩着。

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康泰生物、沃森生物等龙头个股跌幅普遍在80%以上,至今仍未能看到反转希望。

另一边,是重组胶原蛋白、创新药等赛道成功站在了新风口上,翻倍个股络绎不绝。

过去一年,生物制品板块内,涨幅超过20%的个股占比仅四分之一,正是这少部分龙头拉动了行业指数的突破新高。

放大到整个医药赛道,逻辑是相似的。

我们看今年以来的A股行业涨幅排名,医药股整体表现不算出色。

毕竟年初是资源股在领涨,春节后又是AI和人形机器人表演的舞台,医药股都凑不上热闹,自然暂时落后。

但不要灰心。

自二季度以来,君临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关税打击了出口板块,市场的主线渐渐向消费和医药转移。

这两个板块的含金量,正在逐渐的升温!

单说医药股内部,分化也在加大,今年以来涨幅第一的是生物制品+15.81%。

其次是化学制药+13.72%、医疗服务+8.49%、医疗器械+7.83%、医药商业+4.69%、中药-1.25%。

当中药还在年内负收益区间,跟白酒地产为伍的时候;

生物制品和化学医药两大板块的涨幅已经逐渐接近互联网服务(+11.89%)、电机(+20.57%)等年内大热的科技股板块。

既然上一篇写了生物制品,我们今天再捋一捋化学制药板块。

东财化学制药板块里,有146只个股,近一年获得正收益的个股有92只,占比63%。

对比一下生物制品板块,同期正收益的只有40%。

一年涨幅超过20%的个股,化学制药占比32%,同样大于生物制品的25%。

这说明化学制药赛道的普涨格局要更明显。

我们再看行业内市值前十的龙头,仅有第十的丽珠集团收益为负(-7.19%),其余9家都实现了正收益。

其中,三家涨幅在40%以上(信立泰、海思科、艾力斯),三家涨幅在20-40%之间(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新和成),合计6家涨幅在20%以上。

这个分布格局再一次说明,化学制药赛道已接近于全行业复苏,而不是生物制品的局部火热。

这里面,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十大龙头中涨幅第一的信立泰。

过去一年,信立泰的股价上涨了51.75%。

从业绩来看,公司Q1营收-2.64%,净利+0.03%,非常平庸。

即使放大到过去两年,要么负增长,要么个位数波动,同样没什么看点。

既然业绩这么一般,为什么股价却领涨全行业呢?

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其创新药转型的重仓押注。

信立泰是我国高血压仿制药的龙头,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需求长期稳定增长,但近年受到集采压制,增速几乎停滞。

信立泰于是选择向创新药转型,跟行业老大哥恒瑞医药走上了同一条路。

翻查资料可知,2018年我国首次推出医保集采政策,导致2019年公司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也是在2019年,公司开始大力投入创新药研发,当年研发投入大幅飙升至7.63亿元,占营收比例的17.08%。

但创新药的研发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这是一条九死一生的漫长之路。

根据业界数据,创新药从立项研发到批准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平均7.2年,并且整体成功率只有7.9%。

也就是说,信立泰当初立项的研发药物,可能超过90%都已经夭折了。

而从2019-2025年,已经整整过去了6年多时间。

如果有那么一部分项目能够存活下来,2025年,也将陆续进入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事实如何呢?

细数信立泰的研发管线,2025年处于NDA上市申请阶段的重磅新药,就至少有5个。

分别是——

1)阿利沙坦氨氯地平(0107):2类新药,首个国产ARB/CCB类2类复方制剂,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已提交NDA上市申请但尚未受理,上市后将丰富心血管领域产品线,覆盖更多高血压患者。

2)复格列汀:1类新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的特点。已提交NDA但尚未受理,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均为进口,信立泰的苯甲酸复格列汀片是国内第四款申报上市的同类药物。

3)沙库巴曲阿利沙坦(S086):1类新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和高血压。高血压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慢性心衰正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预计心衰适应症2025年上市。

4)沙库巴曲阿利沙坦氨氯地平(0130):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期和3期同时开展,2024年NDA,预计2025年上市。该药物不仅能降压,还有抗心衰和心、肾双保护作用。

5)PCSK-9抑制剂(0003):1类生物药,治疗顽固性高血脂,2023年进入2/3期临床,预计2025年NDA,2026年上市。

另外,预计还有3个重磅新药明年进入NDA上市申请阶段:

1)阿利沙坦吲达帕胺(0108):2类新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3期临床结束。为ARB/利尿剂类复方缓释制剂,上市后将与信立坦协同,提升公司在慢病领域竞争力。

2)XIa抑制剂(0104):1类小分子创新药,用于深静脉抗血凝和房颤等4个适应症。2023年部分适应症进入2/3期临床,预计2026年NDA,2027年上市。

3)抗抑郁复方(0114):1类全新机制的快速抗抑郁药,用于AD激越两个适应症,2023年部分适应症进入2/3期临床,预计2026年NDA,2027年上市。

也就是说,今年将是信立泰历史上最重要的新药上市年份。

过去6年多的漫长投入,终于快要到回报期了。

我们翻看化学制药板块内的公司,就会发现,很多个股的业绩依然低迷,甚至负增长的也比比皆是。

但股价,却率先开始上涨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创新药的新周期或许真的要来了。

相关文章

很多人看不懂信号,新的国家战略呼之欲出

很多人看不懂信号,新的国家战略呼之欲出

近期,在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反内卷的浪潮铺面而来,来得急促且汹涌。 产能内卷行业,光伏、钢铁、汽车、水泥等行业纷 纷祭出大招,行业内形成了统一减产保价的共识。 光伏行业频传小作文,国内的光伏玻璃企业开...

光伏链成“反内卷”先锋:减产护价之下,行业寒冬要终结了?

光伏链成“反内卷”先锋:减产护价之下,行业寒冬要终结了?

可以确定的是,光伏链会成为这一轮“反内卷”的先锋,为全国各行业蹚出一条通过市场化手段缓解过度竞争、推动产业链价值逐渐回归的道路。 7月2日,光伏玻璃生产企业亚玛顿董秘在投资者回复中证实,光伏玻璃行业...

竞争加剧,美团硬核“反内卷”

竞争加剧,美团硬核“反内卷”

近两年,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反内卷”。最显著的信号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报告之中。 这是因为,内卷式恶性竞争属于零和博弈,呈现低价、低质、低水平等特点,不仅影...

这次会很猛?“反内卷”浪潮席卷A股!最新概念股名单火线来袭!

这次会很猛?“反内卷”浪潮席卷A股!最新概念股名单火线来袭!

A股掀起“反内卷”浪潮!近期,国家政策导向开始点名整改恶性竞争、价格战、产能过剩等现象频现的行业,钢铁、建材、光伏等领域被重点关注。与此同时,A股市场中,不少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上市公司股价开始走强...

耿直boy,刘强东!

耿直boy,刘强东!

平台抽成越来越高,惩罚原因五花八门,在算法驱赶下,外卖员为避免超时惩罚,闯红灯、逆行的行为司空见惯。劳动外包模式下,外卖员穿着大平台的衣服,却得不到平台的保护……而京东在用自身的模式向市场证明,餐饮外...

车企账期承诺:薛定谔的“60天”

车企账期承诺:薛定谔的“60天”

6 月 10 日晚至今,已有 17 家车企作出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汽车供应链一直苦于“长账期压力”,这是第一次真正被摆到台面上寻求解决方案,车企给出的“60 天承诺”是否能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