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全社会的各个行业,反内卷的浪潮铺面而来,来得急促且汹涌。
产能内卷行业,光伏、钢铁、汽车、水泥等行业纷 纷祭出大招,行业内形成了统一减产保价的共识。
光伏行业频传小作文,国内的光伏玻璃企业开启减产保价计划,从7月起国内的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30%。
中钢协下场呼吁,要加强自律,防止“内卷式”的恶性竞争。据传唐山7月4日-15日烧结机限产30%,有部分钢厂已经收到了通知。
水泥协会也在第一时间发出通知,要求所有会员企业推动水泥行业熟料生产线备案产能和实际产能的统一工作。
汽车行业的反内卷在5月份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到7月之后,反内卷共识进一步加强。7月1日起,比亚迪带头叫停价格战,开始执行新的价格政策。
只要是产能内卷的行业,都在下场重新整顿产能,甚至反内卷的风潮蔓延到其他行业。
像生猪行业召开了生猪生产调度会,提出了具体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了100万头。
民航行业也下场反内卷,在民航局6月26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里面,明确提出整治民航领域的内卷式竞争工作,这意味着极其便宜的机票将会退出市场。
总之,在全社会范围内各行各业开始了反内卷的反思和整治,形成了近几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去产能运动。
这股整治内卷的思潮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券商们连夜加班召开电话会议,系统性的讨论反内卷的市场主线。从7月2日开始,反内卷相关板块就出现了集体的上涨。
光伏板块的多晶硅期货价格单日上涨超15%,龙头通威股份涨停。港股重庆钢铁一度暴涨130%。
反内卷正式成为大A里一个长期可观察的概念。
控产能只是一个开始,围绕着反内卷,还会有更多的措施、政策、行动和实际效果出来。
全社会形成如此大的一股反内卷浪潮,和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密不可分。
在这场极高规格、具有方向性的会议上,提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重要方向。
尤其是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和反内卷、去产能深度绑定。
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难点和重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这是把反内卷、提质量、去产能放在了未来经济的重要方向上。这次会议是一次经济方向的转折点会议。
事实上,反内卷也不是第一次在会议上提出。
从去年7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反内卷以来,以后的重要会议上,几乎都涉及到反内卷的议题。
从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再到最近提出的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措辞越来越落地,决心越来越坚定。
可以这么说,反内卷、控产能几乎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坚定的反内卷去产能呢?
因为当下一些重要行业的内卷式竞争影响到了经济的复苏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当下的内卷式竞争主要是在两个维度上。
第一个维度就是无序的扩产能。
这个方面的无序一是分布在和地产、基建相关的传统产业上,二是在光伏、锂电池等新兴产业链条之中。
如光伏行业,卷成了麻花。从2023年到现在,光伏产业除了银浆,所有环节价格雪崩式下滑,最高下滑幅度高达80%。全产业链的价格普遍低于成本线。
2024年138家上市的光伏企业中,有56家出现亏损,亏损比高达40%。光2024年一年,光伏行业的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四大产业链产能几乎是全球装机规模的2倍。
如水泥产业,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只有50%-55%,严重低于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水平。
第二个维度是在低水平低效率的恶性竞争,形成了产业链条上的利润压榨。
这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体现的尤其突出。
5月份汽车行业的恒大论掀起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口水战,接着行业内爆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真相。0公里二手车、汽车金融链等等事件的爆发揭露了整个汽车行业链条上的利润倾轧。
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一方面对供应商在付款条件等方面进行拖延,另一方面大打价格战。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的利润仅仅4.3%,去年上半年,国内30家上市车企的净利润总共只有377个亿,加起来不到丰田一家企业利润的1/3。
这种无视需求的扩产能,抢占份额的低价恶性竞争,不仅仅是打乱了市场的竞争秩序,还影响到经济的复苏。
内卷式的商业竞争并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商品的价格一直下降,企业没有利润,无法进行创新,并且一些迫于经营压力进行裁员、降薪,影响到打工人的收入,经济无法进入到良性的循环之中。
而每家企业都是市场里的参与者和竞争者,光靠企业自己无法打破内卷循环。
这个时候,必须借助外力,用有形之手强有力的打破这种内卷氛围,阻断恶性竞争。
这一波整治内卷式竞争,去产能只是其中的一项。
这是当下反内卷浪潮中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
很多人都把这一波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和2016年供给侧改革相提并论。
供给侧改革是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核心目标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简称三去一降一补。在那一拨针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中,更多的是采取行政性的措施关停落后的产能、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产能以及各种不合规的中小企业产能。总体上是围绕着去产能来进行。
而这一次的整治反内卷行动,范围更大广泛,而且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更加注重制度性的建立。
你们好好的看看中央财经委员会里的措辞就能感受出来其中的不同。
这次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整治内卷行动结合在一起,涉及到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具体到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地方招商引资、健全财税体制、引导干部的正确政绩观和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以及干部征集考核体系等等方面的问题。
这一次的整治内卷行动,是和财税体制、政绩考核等方面结合到一起的,是全方位的。
而在这背后,其实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动作。
为什么我们之前会出现内卷式的竞争,是因为地方唯GDP论,是生产型的地方绩效考核机制,也是供给侧的思维定式。
在原有的机制下,各个地方和城市都是争先恐后抢企业,抢产能,抢规模,一窝蜂的上,最后造成了产能的大幅增加。
而这一次,就是从根子里,从机制上来纠正这种行为。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次整治反内卷行动。它其实是我国经济从地产+基建驱动转向新质生产力驱动过程中必做的改革动作。
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的新篇章,是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而这个过渡阶段时间不会短。
而经历了这个过渡,我们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健康的产业和经济结构。
6 月 10 日晚至今,已有 17 家车企作出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汽车供应链一直苦于“长账期压力”,这是第一次真正被摆到台面上寻求解决方案,车企给出的“60 天承诺”是否能够...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消息传来,苦“内卷”久已的锂业板块终于可以喘口气儿了。 就在今早,“宁王”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确认了宜春项目停产传闻。 2022年4月,宁德时代以8.65亿元代价成功拿下当时全球...
反内卷、促进物价的回升堪称当前股市的“关键一击”! 8月23日,三部门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 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不得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以排挤竞...
快递行业开启第二轮“反内卷”,与前次不同的是,此轮更聚焦轻小件托底价格,而非全面上调价格。另外,申通快递3.62亿元现金收购阿里旗下丹鸟物流全部股权,快递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胡楠/文...
8月1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开盘涨停,报81000元/吨。同时,A股、港股锂矿股集体爆发,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等个股涨停,赣锋锂业H股一度涨超20%。 消息...
近两年,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反内卷”。最显著的信号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报告之中。 这是因为,内卷式恶性竞争属于零和博弈,呈现低价、低质、低水平等特点,不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