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洗牌,有人破产,有人身故,浙江老板却套现8.5亿成功上岸

客服微996438434天前财经知识7

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震荡让不少家居企业老板的日子不好过。有人破产,有人被调查,甚至还有人离奇身故。

但在一片哀鸿中,浙江嘉兴的法狮龙老板沈正华却逆势而上,通过转让股权套现8.5亿,成功“上岸”。

他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幸运”老板的故事。

_世越号成功上岸_直播行业洗牌

房地产寒冬下的家居行业:有人翻船,有人上岸

房地产行业的低迷,直接波及了与之紧密相关的家居行业。

红星美凯龙的车建新因公司破产而陷入困境,富森美的刘兵被留置调查,居然之家的汪林朋更是离奇去世。

这些老板的遭遇,表面看是个人问题,实则是行业大环境恶化的结果——房子卖不动了,家居企业自然难以为继。

然而,就在同行们焦头烂额之际,法狮龙的沈正华夫妇却悄然启动“登陆计划”,通过转让25.3%的股权套现8.5亿,轻松上岸。

更让人羡慕的是,即便转让了部分股权,沈氏家族仍持有公司45%的股份,牢牢掌握控制权。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操作,堪称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

有人可能会问:只是套现一部分股权,怎么能算“上岸”?

其实,这里有个简单的商业逻辑。假设你花100元进货摆摊,卖掉25%的货就收回全部成本,剩下的销售都是纯利润,这算不算上岸?当然算!沈正华的操作也是如此。

法狮龙上市前的净资产仅4.2亿,如今仅转让1/4股权就套现8.5亿,相当于原始成本翻了一倍。

更重要的是,家居行业目前并不景气,收购方愿意花这么大一笔钱,显然不是为了行业前景,而是看中了法狮龙的“壳资源”。

可以预见,后续还会有更大的资本动作,而沈正华家族早已稳坐钓鱼台。

直播行业洗牌_世越号成功上岸_

从供销社到上市公司:沈正华的“水到渠成”人生

沈正华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步步“水到渠成”的结果。

他的起点并不高,1988年,17岁的他通过考试进入供销社工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而沈正华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成为部门负责人。

90年代,供销社改制,沈正华抓住机会承包了电器部,主营灶具、油烟机等家电。当时正值家电普及潮,生意火爆,他每年轻松赚50万,甚至闲到每天只需到店里转一圈,其余时间靠看碟打发。

这种“躺赚”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直到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海盐当地一家叫“友邦”的集成吊顶企业迅速崛起,两年内跻身行业前十。沈正华敏锐地嗅到商机,于2005年创立了法狮龙的前身。

集成吊顶技术门槛低,竞争也不激烈,沈正华通过参加展会、砸钱营销,很快让法狮龙成为行业知名品牌。

法狮龙的崛起,离不开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随着楼市火爆,装修需求激增,沈正华的吊顶生意越做越大。和卖家电时一样,他再次踩准了时代节拍,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相比同行友邦吊顶2014年就上市,法狮龙直到2020年才登陆A股,这时房地产已开始降温。

沈正华后来也坦言,刚上市时本想大干一场,没想到2021年后交房率骤降,传统吊顶业务大幅萎缩。

幸运的是,他赶上了IPO的末班车,如果再晚一点,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为了应对行业下行,沈正华尝试转型,比如拓展工装市场和集成墙面业务。但工装利润低,墙面业务规模小,终究无法扭转颓势。

2024年,法狮龙首次亏损,2025年上半年亏损继续扩大。面对这种局面,沈正华果断选择套现离场,展现了一个老练商人的敏锐嗅觉。

世越号成功上岸_直播行业洗牌_

成功秘诀:眼光、时机与风险意识

沈正华的故事,看似是运气使然,实则隐藏着三个关键成功因素:

1.眼光独到:无论是90年代承包电器部,还是2005年转型做吊顶,他总能抓住行业风口。

2.踩准时机:上市虽晚,但恰好赶在房地产寒冬前,为后续套现铺平了道路。

3.风险意识强:行业下行时,不盲目坚持,而是果断套现,确保利益最大化。

相比之下,许多家居老板在行业巅峰时过于乐观,未能及时抽身,最终陷入被动。而沈正华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渔夫,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海,什么时候该回港。

8.5亿的股权转让,可能只是沈正华“登陆计划”的第一步。按照A股的惯例,买壳方不会甘心只做二股东,后续很可能通过增发或收购进一步控股。

而沈正华家族手握45%的股权,无论是继续套现还是参与资本运作,都能游刃有余。

沈正华的故事,是时代洪流中一个小人物的逆袭,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生存智慧的缩影。

从供销社员工到上市公司老板,从“躺赚”到套现8.5亿,他的每一步都看似轻松,实则暗含深意。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或许只有像他这样“看得清、跑得快”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相关文章

百年人寿高管集体“落马”背后:深陷“三无”危机的资本迷局

百年人寿高管集体“落马”背后:深陷“三无”危机的资本迷局

随着地产经济低迷,百年人寿的问题积重难返。尽管大连国资介入后试图通过战略转型和资产盘活实现“重生”,但历史遗留问题仍需长期化解。近日,公司干部会议上高层宣布了一项重大事件——前董事长何勇生、前总经理单...

晶澳科技,与香港投资人的一桩陈年旧案

晶澳科技,与香港投资人的一桩陈年旧案

赶碳号向来佩服王家卫,总能用最简单的话,把最复杂的事讲明白。电影《一代宗师》里,他借叶问之口说,“功夫,就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倒下。” 武学之道,无非一横一竖,胜者生,负者死。 光...

智元机器人被传IPO背后,百万UP主和华为前大佬的资本版图有多大

智元机器人被传IPO背后,百万UP主和华为前大佬的资本版图有多大

一个B站百万UP主不做视频和网红,还能做什么?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稚晖君"给出了答案——从科技网红转型为机器人创业者和上市公司高管。7月8日晚,这家由他参与创立的公司斥资21亿元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

小红书围墙“倒退”,估值却飙到2500亿,资本魔术还是规则重写?

小红书围墙“倒退”,估值却飙到2500亿,资本魔术还是规则重写?

设计:岚昇 华尔街的资本猎人们正为一场罕见的“逆向豪赌”疯狂加注。 小红书估值三个月内从260亿美元窜升至350亿美元(约2500亿人民币),老股东却攥紧股份不肯松手,任由报价炒到历史峰值。 更吊诡...

《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

《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史大郎 “谁在栽赃,谁在陷害”。 最近,电视剧《以法之名》很火,这句出圈台词名场面,至今仍是短视频的流量密码,剧中的万海案错综复杂,但在里面可以看到不少现实原型...

连抛48座万达广场,王健林回款500亿

连抛48座万达广场,王健林回款500亿

图源:视觉中国 作者丨李惠琳 谭璐 编辑丨谭璐 王健林,加快抛售资产。 最新打包卖出的,是48座万达广场的100%股权。 收购方除了老朋友太盟珠海,还有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等王健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