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震荡让不少家居企业老板的日子不好过。有人破产,有人被调查,甚至还有人离奇身故。
但在一片哀鸿中,浙江嘉兴的法狮龙老板沈正华却逆势而上,通过转让股权套现8.5亿,成功“上岸”。
他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幸运”老板的故事。

房地产寒冬下的家居行业:有人翻船,有人上岸
房地产行业的低迷,直接波及了与之紧密相关的家居行业。
红星美凯龙的车建新因公司破产而陷入困境,富森美的刘兵被留置调查,居然之家的汪林朋更是离奇去世。
这些老板的遭遇,表面看是个人问题,实则是行业大环境恶化的结果——房子卖不动了,家居企业自然难以为继。
然而,就在同行们焦头烂额之际,法狮龙的沈正华夫妇却悄然启动“登陆计划”,通过转让25.3%的股权套现8.5亿,轻松上岸。
更让人羡慕的是,即便转让了部分股权,沈氏家族仍持有公司45%的股份,牢牢掌握控制权。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操作,堪称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
有人可能会问:只是套现一部分股权,怎么能算“上岸”?
其实,这里有个简单的商业逻辑。假设你花100元进货摆摊,卖掉25%的货就收回全部成本,剩下的销售都是纯利润,这算不算上岸?当然算!沈正华的操作也是如此。
法狮龙上市前的净资产仅4.2亿,如今仅转让1/4股权就套现8.5亿,相当于原始成本翻了一倍。
更重要的是,家居行业目前并不景气,收购方愿意花这么大一笔钱,显然不是为了行业前景,而是看中了法狮龙的“壳资源”。
可以预见,后续还会有更大的资本动作,而沈正华家族早已稳坐钓鱼台。

从供销社到上市公司:沈正华的“水到渠成”人生
沈正华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步步“水到渠成”的结果。
他的起点并不高,1988年,17岁的他通过考试进入供销社工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而沈正华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成为部门负责人。
90年代,供销社改制,沈正华抓住机会承包了电器部,主营灶具、油烟机等家电。当时正值家电普及潮,生意火爆,他每年轻松赚50万,甚至闲到每天只需到店里转一圈,其余时间靠看碟打发。
这种“躺赚”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直到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海盐当地一家叫“友邦”的集成吊顶企业迅速崛起,两年内跻身行业前十。沈正华敏锐地嗅到商机,于2005年创立了法狮龙的前身。
集成吊顶技术门槛低,竞争也不激烈,沈正华通过参加展会、砸钱营销,很快让法狮龙成为行业知名品牌。
法狮龙的崛起,离不开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随着楼市火爆,装修需求激增,沈正华的吊顶生意越做越大。和卖家电时一样,他再次踩准了时代节拍,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相比同行友邦吊顶2014年就上市,法狮龙直到2020年才登陆A股,这时房地产已开始降温。
沈正华后来也坦言,刚上市时本想大干一场,没想到2021年后交房率骤降,传统吊顶业务大幅萎缩。
幸运的是,他赶上了IPO的末班车,如果再晚一点,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为了应对行业下行,沈正华尝试转型,比如拓展工装市场和集成墙面业务。但工装利润低,墙面业务规模小,终究无法扭转颓势。
2024年,法狮龙首次亏损,2025年上半年亏损继续扩大。面对这种局面,沈正华果断选择套现离场,展现了一个老练商人的敏锐嗅觉。

成功秘诀:眼光、时机与风险意识
沈正华的故事,看似是运气使然,实则隐藏着三个关键成功因素:
1.眼光独到:无论是90年代承包电器部,还是2005年转型做吊顶,他总能抓住行业风口。
2.踩准时机:上市虽晚,但恰好赶在房地产寒冬前,为后续套现铺平了道路。
3.风险意识强:行业下行时,不盲目坚持,而是果断套现,确保利益最大化。
相比之下,许多家居老板在行业巅峰时过于乐观,未能及时抽身,最终陷入被动。而沈正华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渔夫,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海,什么时候该回港。
8.5亿的股权转让,可能只是沈正华“登陆计划”的第一步。按照A股的惯例,买壳方不会甘心只做二股东,后续很可能通过增发或收购进一步控股。
而沈正华家族手握45%的股权,无论是继续套现还是参与资本运作,都能游刃有余。
沈正华的故事,是时代洪流中一个小人物的逆袭,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生存智慧的缩影。
从供销社员工到上市公司老板,从“躺赚”到套现8.5亿,他的每一步都看似轻松,实则暗含深意。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或许只有像他这样“看得清、跑得快”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1982年,《银翼杀手》在美国上映。洛杉矶的雨夜天际线中,名为Spinner的警用飞行汽车穿梭于巨型全息广告之间。这个融合了复古轿车与直升机座舱的飞行器,构成了许多人最早对低空飞行的幻想。 40年后,...
昨夜,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 道指 涨0.21%报40752.96点, 标普500指数 涨0.63%报5604.14点, 纳指 涨1.52%报17710.74点。 道指 、 标普500指数均 八连涨...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日,多地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降准降息落地,后续存款利率将开启新...
当地时间7月21日,英国生物医药巨头阿斯利康(AZ)宣布,计划到2030年斥资500亿美元扩大在美国的制造和研发能力,预计这项投资将在美国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关税大棒下的新布局 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
又一互联网大佬盯上了上市公司控制权。 近日,A股上市公司易明医药发布公告称,北京福好拟斥资6.62亿元收购实控人高帆持有的23%股份,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高帆变更为北京福好。股权穿透显示,北京...
英国新任商业与贸易大臣彼得·凯尔于9月10日访华,他将在北京出席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这是两国2018年以来首次贸易会谈。 自英国工党政府去年上台以来,已有多位官员先后到访中国。此前,英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