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
这是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多数了一个0。
小米汽车官宣
现在的汽车界,喜欢玩“小定”“大定”的概念。
小米YU7的“锁单”,指的是用户在支付定金后,过了犹豫期没有退定金,车企就会默认用户确定购买,这时工厂就会按照用户的配置进行生产。
由于车子是个性化定制,一旦排产定金不退。
可见,锁单的含金量很高,基本上等同于订单。
开售18小时内锁单量就突破了24万台,表明小米YU7极受市场的欢迎。
在小米YU7热销的拉动下,#小米集团开盘即跳涨8%,股价一度突破61港元,收盘58.95港元,市值攀升至1.53万亿港元。
小米集团股价
作为链主企业,小米股价上涨,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股价上扬。
A股市场,小米汽车电池包供应链体系的电工合金、小米汽车供应商模塑科技、和而泰涨停。富特科技、赛轮轮胎、创新新材、飞龙股份等供应链企业涨幅居前。
激光雷达龙头企业发布微博官宣,小米YU7全系标配自家的激光雷达。
禾赛激光官宣图片
小米YU7,谁是最大赢家?
正解局早在去年的3月,就在《小米汽车火了,北京赌赢了》一文中分析过,北京市成为小米汽车的最大赢家之一。(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当时的核心观点是,北京市在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逐渐掉队,小米汽车成为“扭转乾坤”的最大希望。 一年多过去了,当时的观点,还成立吗?
再来看看数据。
2024年,北京汽车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这个增速,在全国中极其罕见。
2015-2024年北京市汽车产量
再看小米汽车,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13.5万辆汽车,据此推测,产量也在13.5万辆左右。
小米汽车的13.5万辆,占到了北京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近一半,而且与去年相比全是净增量。
3倍增速,小米汽车居功至伟。
综合财报数据推测,2025年1-5月小米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13.2万辆,已接近去年的总产量。
在小米汽车的拉动下,1-5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6万辆,同比增长1.5倍,依然保持高增速。
2023年9月,北京市经信局发布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
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将超30万辆。
彼时,这个数字看起来难度不小。
现在,已然不成问题了。
小米汽车2025年的产量,必然超过30万辆。
仅小米汽车一家,就能完成北京全市的KPI了。
目前,小米SU7的月销量稳定在2.8万辆左右,小米YU7已经手握24万辆的订单。
小米SU7月销量
可以说,小米汽车能卖多少,取决于能产多少。
随着小米汽车第二工厂的投产,明年的产量有望突破70万辆。
再设想一下,如果明年小米汽车继续投放新车型,产能全部放在北京,后年的产量可能就会突破100万辆。
2024年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
参考2024年的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排行榜,100万辆意味着,北京仅靠小米汽车,有望杀进全国前五。
届时,距小米汽车下线第一辆汽车,仅4年时间。
北京,捡到宝了。
作者|碎叶冬青 近日罕见一幕发生,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5月20日,六大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高达25个基点。其中,活期利率降至0.05%,1年期降至0.95%,3年期1.25%。 终...
当地时间7月17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在唐宁街会见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 这是默茨今年5月出任德国总理后首次正式访问英国。双方会晤前签...
40度的天,英伟达CEO黄仁勋又穿着他的皮衣来中国了。 前两天,皮衣里像焊了空调的黄仁勋与雷军合照,为小米汽车站台。紧接着,他在昨天接受央视采访时突然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 到了今天又...
创新药行业的估值已经修复,甚至部分创新药企业的估值已经产生了泡沫。 尤其是最近上市的创新药企业,很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 6月23日,创新药企业药捷安康在港上市,上市首日,其股价大涨超78%。此后数...
7月23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37%,创业板指跌0.01%。 板块方面,超级水电、美容护理、保险、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海南、军工、特高压...
老实讲。 无论是从道路安全,还是企业风控的角度看。 眼下各车企集体将“智能驾驶”改名为“辅助驾驶”的举动,都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各车企组队改口辅助驾驶 月初,话题“小米汽车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登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