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激进的券种配置,金鹰元丰A近3年最大回撤高达41.7%,幅度甚至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完全偏离“固收+”产品的风险定位。
激进的权益资产配置
金鹰元丰A的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15%左右,这一比例在“固收+”产品中并不算高,但问题在于其集中押注高景气赛道,未能实现有效分散投资,进一步放大了基金风险。
来源:Wind
客观而言,这种过度集中于成长赛道的策略,在市场环境向好时收益可观——2019-2021年,金鹰元丰A凭借激进的行业配置思路,分别实现17.43%、30.59%和34.21%的收益。
但2022-2024年,市场持续低迷,资金从追捧成长股转向青睐价值股,金鹰元丰A却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依旧重仓持有锂电、汽配、军工等成长类资产,最终导致基金亏损惨重,且业绩连续排名倒数。
基金经理决策短板
除战略层面的失误外,金鹰元丰A的基金经理在战术执行上也存在明显争议。『例如持股缺乏稳定性,每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更新比例高达六七成,但从业绩来看,频繁调仓换股并未为基金带来超额收益,反而可能因交易成本增加进一步侵蚀净值。』
2、如何快速识别风险、避开雷区
“固收+”的核心逻辑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增强收益”,识别其风险的关键在于穿透“+”的包装,看清资产配置的真实构成、策略执行的一致性以及管理人的波动控制能力。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避免“踩雷”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穿透查看资产配置结构
“固收+”产品通常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基础,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占比越高,产品风险通常越大。
投资者可通过产品季报、年报分析底层资产,优先选择持仓透明、信用债以高等级为主的基金。
警惕债券资产的“隐性雷区”
部分“固收+”产品为增厚收益,会配置低评级信用债(AA及以下)。2022年某基金因持有房企违约债,单月净值暴跌12%,这一案例凸显了信用下沉策略的高风险。
来源:某基金年报
通常基金的季报、年报中会列出持仓债券明细,部分还会直接提及债券评级,若未提及,可根据债券名称通过其他途径查询评级。
数据指标
指标可直接衡量“固收+”产品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和“波动控制能力”,帮助投资者穿透“稳健”外衣,量化风险暴露程度。
Calmar比率:衡量收益与最大回撤的比值,是识别“为收益牺牲风险”产品的核心指标;最大回撤:反映产品在熊市中的抗跌能力;年化波动率:体现产品日常波动的剧烈程度;下行风险率:聚焦产品下跌时的损失概率;夏普比率:兼顾总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
“固收+”的本质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强收益”,Calmar比率能有效识别“为收益牺牲风险”的产品,也是衡量“固收+”最常用的指标。
以具体案例说明:若A产品年化收益8%、最大回撤5%,其Calmar比率为1.6;B产品年化收益10%、最大回撤20%,Calmar比率为0.5。尽管B产品收益更高,但A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更优,更符合“固收+”的稳健需求。
总结:回归“固收+”的本质
“固收+”的核心是“风险可控”,而非“收益最高”。一个能在熊市将最大回撤有效控制的产品,远比短期收益亮眼但波动剧烈的“伪固收+”更值得信赖。
投资者需牢记,选择“固收+”产品时,应优先关注其风险控制能力,而非单纯追求高收益,才能避免陷入“收益增强”掩盖下的风险陷阱。
《科创板日报》4月18日讯(记者 陈美)4月1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期聚焦“跨界融合,领航未来: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顺利举行。上海杏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文溢在会上就股权投资对生物医药创...
原创 韬略哥 老铺黄金的火热涨势,被泼了一盆冷水。 6月30日,老铺黄金股价大涨14.94%,但7月2日下滑1.98%至988港元。其市值依然达到1706亿港元,超过周大福(1330亿港元)、老凤祥(...
《科创板日报》4月21日讯(记者 黄修眉)极米科技今日(4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该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收34.05亿元,同比下降4.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0.3...
01 问: 冯叔,我是一个苦逼的打工人,和身边的社畜朋友们一样,虽然日子凑合着还过得去,但总是过得紧巴巴的。好工作又不好找。挣钱怎么就那么难呢?你能能给我一点建议吗? 冯仑: 其实对我们个体来说,就业...
微成都报道8月18日,微成都注意到,IHG(洲际酒店集团)官网显示,成都海底捞皇冠假日酒店(下称“海底捞皇冠酒店”)即将开业迎宾。接近该项目的人士向微成都确认,该酒店为海底捞与洲际合作的项目。 图源...
两张海报,点燃江苏白酒江湖“内战”。 7月19日起,今世缘经销商团队在朋友圈密集发布两张海报,一张印有“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另一张印有“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