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82位基金经理离任,为近10年同期最高水平,行业总人数创新高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5

红星资本局6月30日消息,今日A股半年度收官,从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主要股指全线上涨。其中,沪指上涨2.7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国证2000指数涨超10%。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182人,已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离任名单中还有不少有影响力的公募“老将”“顶流”。从产品来看,年内已有超2500只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

不过,从总人数来看,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为4042名,同样是近10年来最高水平。同时,行业去“明星化”加速,团队化运作成主流。

离任人数为近10年同期最高

含多位公司“顶流”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共有182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99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历年同期情况看,这一数据创出近10年来最高水平。2016年至2024年同期,离任基金经理数量分别为72人、81人、84人、116人、127人、140人、137人、142人、160人。

从管理人角度来看,大型公募总人数较多,离任基金经理数量也较多。其中,嘉实基金旗下有12位基金经理离任,排行业第一;华夏基金紧随其后,5位基金经理离任;国泰基金、招商基金、广发基金、中银基金、南方基金、永赢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华泰证券资管均有4位基金经理离任。

上半年182位基金经理离任,为近10年同期最高水平,行业总人数创新高__上半年182位基金经理离任,为近10年同期最高水平,行业总人数创新高

上半年离任基金经理数量较多的公司 截图自wind

离任的基金经理名单中,不乏颇有影响力的公募“老将”。以嘉实基金为例,2月26日,知名基金经理洪流卸任了4只基金的管理,此后离职;往前的2月24日,金猛也卸任了所管全部基金。资料显示,洪流拥有25年证券从业经历,任职基金经理接近10年;金猛管理基金年限也超过6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离职前,洪流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Wind数据显示,其管理嘉实阿尔法优选、嘉实品质优选的任职回报分别为-48.66%、-45.40%,回报排名已在业内靠后。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除了因业绩不佳黯然离场,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变化、考核压力加大、薪酬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选择主动离职、寻找新出路的“顶流”基金经理也不在少数。

例如,宏利基金王鹏、华商基金周海栋、南方基金王士聪、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等绩优基金经理均在年内相继离任,其中不少人在基民当中有着“台柱子”、“宝藏基金经理”的称号。

以周海栋为例,这位市场上少有的“双十基金经理”(从业超过10年、年化收益超10%)在1月份便传出离职消息,3月份官宣卸任。业绩方面,华商新趋势优选是周海栋管理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自2015年5月起管理,截至今年3月份卸任已管理接近10年,任职期间回报率高达368.34%,排在同类第一。

基金经理总人数也创新高

行业去“明星化”加速

从总人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基金经理4042名,同样是近10年来最高水平。与今年年初的3953人相比,上半年基金经理数量净增长89人。相较于2020年初的不足2200人,五年多时间,总人数即将实现翻倍式增长。

一边是离任人数创新高,一边是基金经理总人数大突破,公募基金行业的基金经理生态圈似乎正上演着新一轮变革。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以来,行业去“明星化”加速,团队化运作成主流,除了应对“老将”离职,也是基金公司出于培养新人考虑,以及加强投研团队间的协作。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已有共计2525只产品(包括2025年新发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变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有703只出现基金经理变动,其中有244只为增聘共管,占比接近35%。

例如,3月25日,广发基金刘格菘旗下广发小盘成长(LOF)同时增聘陈韫中、吴远怡共管。这次增聘之前,陈韫中、吴远怡这两位管理年限未满五年的基金经理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其中,由吴远怡独自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广发价值核心,是去年底为数不多同时重仓了泡泡玛特(9992.HK)、老铺黄金(6181.HK)这两只大牛股的基金(不包括QDII产品)。

不过,共管模式也未必都能达到“1+1>2”的效果。申万宏源金工研报指出,不少多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权益产品可能仅为“以老带新”,并未实际达到拓宽投资宽度和深度的目的:部分基金产品名义上配置多名基金经理,实际决策权可能高度集中于单一核心经理。

相关文章

规模跌落至1800亿!老牌公募长信基金,怎么了?

规模跌落至1800亿!老牌公募长信基金,怎么了?

2003年,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市场合计规模仅1633亿。就在这一年,长江证券联合武钢集团等地方国资共同组建了长信基金,成为国内首批券商系公募之一。 在这一年里,同时成立的还有广发、招商...

主动权益基金日渐“被动化”?类指数化操作成基金经理共识

主动权益基金日渐“被动化”?类指数化操作成基金经理共识

类指数化策略在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正日益流行和高效。 随着公募行业近几年力推ETF等被动产品,工具化产品的流行趋势也外溢到主动权益类产品中,使得公募业绩排名榜越来越多地突出特定行业主题的基金产品特征。...

6000亿平安基金背后的权益类困境

6000亿平安基金背后的权益类困境

在公募基金行业中,券商系与银行系两大派系长期主导着行业格局。 相比于靠投研能力“打天下”的券商系公募,银行系公募走得更为容易:其依托母行庞大的客户基础、遍布全国的网点渠道以及天然的信用背书,在规模扩张...

这些港股,公募出清后资金大举抄底!

这些港股,公募出清后资金大举抄底!

基金出清的低位股,或成为公募QDII和外资抄底的对象。 五一长假期间,尽管A股基金产品无法通过港股通南下市场“参战”,但港股市场指数飙升显示出资金进场明显,尤其是基金低位出清的品种领涨港股通涨幅榜。...

“真金白银”表态!基金公司自购潮再起

“真金白银”表态!基金公司自购潮再起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密集发布自购公告,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这一轮自购资金大多投向新发产品,既有基金公司对自身投研能力和产品未来表现的信心,也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 业内人...

净利下滑 汇添富、华泰柏瑞“反击”在路上

净利下滑 汇添富、华泰柏瑞“反击”在路上

大市场酝酿大变革,挑战无限、机遇亦无限。 2025开年以来,公募基金业竞争格局加速分化。一方面规模稳步扩展,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国内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35.08万亿元,首破35万亿元大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