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

客服微996438433天前财经知识17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

作者|行健 碎叶冬青

编辑|剑书

结婚人数断崖式下跌,连锁反应比想象得更加剧烈。

这两天,“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的消息,连续冲上热搜。地方各显神通,催生娃的时代到了。

比起之前“意思意思”的1000元红包、1500元奖励金等方式,最近最猛的“催生奖”浮出水面——又是广东“土豪”出手了,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道南岭村直接推出“现金+落户+股份”综合奖励模式:

自2025年1月起,南岭村正式施行《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根据《方案》,双方或一方为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妇,婚姻关系至少保持1年,凭合法结婚证即可申领2万元一次性奖励。如果新人双方均为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则共计可申领4万元奖励。

4月23日,南岭村再添“生育补助方案”,明确夫妻一方为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的,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可获得1万元、2万元、3万元的奖励。

这意味着,符合相关条件的家庭,若一路升级完成“结婚+生育”,累计最高能领取10万元的丰厚奖励。

为什么结婚这件事,越来越着急,地方不惜重奖也要扭转结婚生育意愿?

为什么生育上升为一把手工程,成了关键的“国之大事”?

婚姻大变局背后,是社会转型的潮水汹涌,一系列意外的事,正在接连发生。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

不久前,国办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明确要求:

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信号,说明结婚、生育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一把手工程”,国家急了,力度前所未有。

为什么着急?

最新的数据是,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创下近40年来新低,同比下跌高达20.5%。

“断崖式”下跌,显示出形势迫切。其跌幅比去年前三季度(16.6%)、上半年(12.7%)进一步扩大,信号强烈。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

仔细看看数据,对比巅峰期的2013年,短短11年时间,中国人的结婚对数足足下降了54.7%。

这是真正影响中国未来20年的大事,与就业、养老、消费等密切相关,极为重要。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

为了改善婚育环境,各地“八仙过海”,纷纷出招。第一招,就是发钱。

山西吕梁的政策是,从2025年1月1日起,在该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在婚姻登记窗口直接领取。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则在2023年4月就推出13条优化生育政策,包含为每对在当地登记结婚的夫妇提供价值1000元的礼包;同年8月,浙江衢州市常山县宣布,对在当地初次登记结婚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的夫妇,给予1000元奖励。

不过,比起广州白云南岭村的做法,这样的奖励力度,只能说是“毛毛雨”。

接下来,各地可能要在结婚补贴上,开始比学赶超了。

第二招,则是拼命减少结婚的障碍,比如江西就推广“低彩礼”“零彩礼”,移风易俗,誓要把阻碍结婚的“彩礼问题”打下来。

最近山西大同的“订婚强奸案”为何要判处强奸成立,原因有很多,违背女性意愿是最重要的,但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背景就是:

国家不希望彩礼成为结婚的障碍,要把彩礼的意义,尽可能淡化,性质上向赠与靠拢。

江西的全南县,就在这方面狠下苦功,全县把妇联主席、村支书、德高望重人士组织起来,变成“喜事管家”,对本村办喜事的嫁娶礼金、桌数、办事天数、待客范围、程序流程等制定具体标准,纳入村规民约。一旦发现“高价彩礼”,还要进行劝导。

据说,这样一来,全南县嫁娶费用平均下降2.8万元,“低彩礼、零彩礼”家庭明显增加,占比高达73%。境内瑶族村低(零)彩礼比例更是高达90%,彩礼几乎被消灭了。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

第三招,则是营造更好的结婚氛围,特别是拼命放婚假。

最近几年,全国已经有26省份宣布“延长婚假”。前不久,#山西明确婚假30天#的消息冲上热搜。甘肃的婚假也达到了30天。

紧随其后的是新疆、黑龙江、河南,分别达到23天、25天、28天,也相当不错了。

大部分省份的婚假,都已经延长到了10天以上,福建、青海、吉林、重庆等婚假是15天。浙江、安徽、江苏、海南、贵州等省份是13天。

在陕西和宁夏,登记前参加婚检的新人,婚假最多也可以到13天。

另外,北京、上海、天津、辽宁、西藏的婚假都是10天。

现在,最“头铁”的省份还剩下这几个,依然坚持执行3天的婚假: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对此,当地网友早已怨气冲天,狠狠破防了。

有个在广东河南网友,生动展现了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河南老家的朋友婚假一个月,去马尔代夫和日本旅游,回来假期还有剩。自己3天婚假凑上周末,也就跟老公回了趟他家,时间紧紧巴巴。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

以至于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增加广东婚假的天数,3天实在太少了。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

一般来说,越是生育率高的省份,生育待遇相对就差一点。像广东的出生人口、结婚人数,那都是全国第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东真的是“为国结婚生娃”,贡献巨大,却休着最短的假,实在有些不合理。

该考虑改变一下政策了。

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结婚趋势呈现先升后降的过程:

在2011-2014年的最高峰,每年结婚人数都超过1300万对,但到2022年已经不足700万。

这是时代变化,扭转趋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

结婚人数的持续下降,真的已经到了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时候。

过去一谈到年轻人不结婚,很多人总说“房价太高”“丈母娘要求高”,现在2024年房价都已经跌回2016年的水平了,结婚人数呢?

直接“腰斩”,完全没有回暖的意思。可见,不要什么都怪到房价头上,“房价影响结婚”未必成立。

结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首先还是人口结构带来的影响。毕竟,曾经的两波铺天盖地的“婴儿潮”,已经逐渐转化为“老人潮”。

看看下面这张图,就可以清晰感受到正在消退的“人口冲击波”:

1997年是最后一个超过2000万新生儿的年份,这批“孩子”如今也已接近30岁了。生育期的尾声,渐行渐近。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

可见,结婚人数、新生儿人数的下降,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需要有更大的耐心、更强的力度才能扭转。

其次,经济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短期的结婚率有所影响。

这几年经济承压,就业相对比较困难,连过年拜年都不敢说“财源滚滚”了,怕别人误会。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在收缩,这与2020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结婚数量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外,性别失衡、学历结构变化等,也限制着结婚意愿的提升。

有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20年,30-44岁未婚女性的比例,从0.8%上升到 5.6%,足足增加了6倍之多。而同年龄段未婚男性的比例,也从 5.5%上升到 12.7%。高学历女性难以找到“适配”伴侣,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__破防了!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

从经济社会的稳定安宁、长远发展来看,婚姻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大事,关系到全民福祉。

当生育问题上升到“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时候,说明形势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开动脑筋,想出更多好办法,让结婚回归喜悦亲密、生育找回天伦之乐。

从根本上来说,一定要真正为年轻人考虑,设身处地解决一个个难点堵点,打通障碍,才是长远之道。

鼓励结婚,依然路漫漫。

相关文章

稳就业稳经济迎组合拳,新一轮政策红利即将到来

稳就业稳经济迎组合拳,新一轮政策红利即将到来

国新办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回应外界关切,引发广泛热议。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外部环境动荡下,国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