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十的连锁药店,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10

药店闭店潮开启

排名前十的连锁药店,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客观地说,药店这几年确实不好过。

据中康药店通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关店数约3.9万家,平均每天有107家药店倒闭,并且关店数呈现季度环比上升趋势。而一众上市连锁药店中,大半出现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2025年形势仍未能好转。国大药房母公司国药一致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59.83%,今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再度同比下降15.63;一心堂去年归母净利润下滑79.23%,今年一季度下滑33.83%;同期健之佳则分别下滑69.08%和35.85%。

究其原因,医药电商的兴起,令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极大改变。

“现在客户买药基本都直接在线上下单,而且很多都直接在网上囤半年、一年的量,只有特别急的,像什么开塞露、创可贴、儿童退烧药这种的,才会到店里买。”一名小型连锁药店店长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客户不到店,我们就没办法做附加服务、推销别的产品了。”

此外,广泛存在的线上线下“同店同药不同价”问题,进一步让线下药店客流量萎缩。

中国新闻周刊于前述海王星辰门店统计发现,太极桐君阁麻仁丸网售15.8元,门店标价25元;南洋克痢痧胶囊网售23.8元,门店标价29.8元;15袋3克装的“思密达”蒙脱石散价差最大,网上不同口味的售价仅25元左右,门店标价却达到了44.8元。

不过在湖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看来,业绩普遍承压的根本原因在于门店太多。据中康药店通统计,去年6月全国药店数已经突破了70万家。

回溯历史,连锁药店行业的爆发,主要有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在2017年。彼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两票制”“药占比”“零加成”等政策密集出台,为院外医药零售市场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间点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优化药店开设审批,在全国范围内对申请开办只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推动取消药品零售企业筹建审批,督促地方清理对开办药店设定的间距限制等不合理条件。

所谓告知承诺制,是指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此举大幅简化了开店流程。

政策助推下,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四大民营药房均迅速扩张,并陆续成功上市。

河南动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就国际一般规律,每家药店服务6000人方能实现盈亏平衡,“换算下来,中国的药店应为23万—25万家左右”。即是说至少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出清三分之二。黄修祥则认为,合理的药店数量应在40万家左右。

“海王系”之困

连锁药店行业里,有关“转型”的话题已经讨论了数年。

一般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走大健康、美妆等泛消费的路子,这条路貌似已被屈臣氏、万宁等美妆集合店的退潮所证伪;二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往DTP(Direct to Patient,直接面向病人)药房转型。

相比普通药店,DTP药房不仅要进行传统的药品销售和配送,还提供用药咨询、追踪进展等患者全周期服务。这要求药房除了执业药师,还要配备冷链、冷柜等新药特药所需硬件,综合成本较高。

2023年西普会DTP药房新发展峰会上,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广州医药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震就曾公开表示:“作为DTP药房的经营者,盈利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痛点。”

郑佩指出,连锁药店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来自原有的管理体制,即高毛首推机制和店员激励体系。“提成比例务必改变,这样非医保的大单品才能做起来;高毛体制也务必打破,否则供应商就没有费用空间提供线下终端门店的助销、推广工作,新的模式也就难以成功。”

无论往哪个方向转型,都需要钱,然而将视线从海王星辰身上挪开,放到整个“海王系”身上,会发现其多个板块均在承压,兄弟单位也掏不出钱来“救火”。

海王集团官网显示,其1989年创办于深圳,核心业务板块包括海王生物、海王星辰、海王优品等,其中海王生物为A股上市公司,主营医药流通,在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强”中排行第十。

虽然海王星辰与海王生物至今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但存在一定的业务往来。早在2015年,双方达成在药品配送、采购、DTP药房服务、网络营销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海王生物历年年报中亦显示,海王星辰是其主要客户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发现,“海王系”的自营产品在各个海王星辰门店中普遍占据主要位置,例如“金得菲”复方氨酚烷胺片、“海王牌”葡萄籽维E软胶囊、海王优品的分离蛋白固体饮料等,均陈列在靠近大门最显眼的货架处。

可是近年来,海王生物的日子也不好过。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王生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亿元、-16.9亿元和-11.9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9亿元。今年一季度,海王生物实现营收73.76亿元,同比下降8.81%;归母净利润2371.58万元,同比再度下滑44.38%。

2024年,广新集团旗下丝纺集团与海王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后者将其持有的公司3.16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丝纺集团。不过今年6月,海王生物宣布终止了控股权变更及定增计划。

黄修祥指出,医药商业公司的利润是非常薄的,面对医疗机构回款难,第三终端客户经营质量良莠不齐的现实情况,要全面梳理客户资源,把控财务风险。连锁药店也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果断对亏损门店、扭亏无望门店关停并转,争取先活下来,再图谋发展。

相关文章

长安与东风不再合并,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一级央企

长安与东风不再合并,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一级央企

红星资本局6月5日消息,今日早间,长安汽车(000625.SZ)、中光学(002189.SZ)、湖南天雁(600698.SH)、华强科技(688151.SH)、东安动力(600178.SH)、长城军工...

威高血净顺利上交所主板上市,山东富豪陈学利囊括四个上市企业

威高血净顺利上交所主板上市,山东富豪陈学利囊括四个上市企业

3月21日注册生效,5月8日开启申购流程,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高血净)已顺利完成招股申购,于今日即5月19日正式敲钟上市。自成立以来,威高血净始终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

多只热门个股官宣与无人物流车概念无关,中邮科技、德邦股份等领跌

多只热门个股官宣与无人物流车概念无关,中邮科技、德邦股份等领跌

红星资本局6月5日消息,随着多家上市公司公开撇清与“无人物流车”之间的关系,今日无人物流车概念股整体开始降温。 多只热门股股价开始回调,截至今日收盘,德邦股份(603056.SH)、合兴股份(6050...

“港股消费四姐妹”齐创新高,年轻人不愿意为白酒行业买单了吗?

“港股消费四姐妹”齐创新高,年轻人不愿意为白酒行业买单了吗?

“港股消费四姐妹”代表的是年轻人新的消费观念。今年以来“港股消费四姐妹”屡创历史新高,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正在深刻影响着投资市场。 “港股消费四姐妹”指的是泡泡玛特、毛戈平、蜜雪集团以及老铺黄金,这...

鑫元基金高管迎新:张鹏飞、杨晓宇出任副总经理,均来自南京银行

鑫元基金高管迎新:张鹏飞、杨晓宇出任副总经理,均来自南京银行

6月18日,鑫元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张鹏飞出任副总经理,杨晓宇任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 此次调整距总经理于景亮上任仅7个月。2024年11月,南京银行总行资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于景亮接棒此前离任的张丽...

贵阳银行80后董秘升任副行长,曾遭遇股东大会议案高比例反对票

贵阳银行80后董秘升任副行长,曾遭遇股东大会议案高比例反对票

2025年6月9日,贵阳银行董事会召开会议,聘任董事会秘书李虹檠担任副行长。 这位80后高管李虹檠,已是在一年出头的时间内再次获得晋升。 2024年1月12日,李虹檠由董办主任被提拔为董秘,从而进入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