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今天的A股有惊无险,上证指数在跌了50个点之后,尾盘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这再次证明:从大盘角度看,当前是不折不扣的“鸟笼行情”。
“鸟笼经济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重要人物提出的。当时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准备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这个理论的大意是:
经济好比一只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得太死经济就无法发展,所以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让它飞”。
但“飞”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在笼子里飞”。这个“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笼子”要大小适当,还要在适当的时候调整笼子大小。
后来这个说法被引入到股市。回顾30多年的A股发展,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大盘就处于“鸟笼”中。
最近,这种特征更为明显。下图是上证指数最新的日K线。
可以看到,近期几次冲击3900点都没有过去。把几次高点连线,就会发现像一个“平顶山”。
这是自然走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是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博弈的结果。
所以,3900点就是当前“鸟笼”的上沿。如果逼近3900点,银行、券商板块就会遭遇抛盘。
今天的走势,这证实了“鸟笼”下沿的位置,大约在3700点附近。
前两天我曾在文章里讲过,最新一次冲击3900点不果之后,上证指数可能下破3750点。今天就实现了。
破了3750点,就可能破3700点。破了3700点,趋势就可能走坏,人气可能星散。
所以今天银行股涨幅第一,拉银行股护盘的迹象非常明显。
工行银行、建设银行的涨幅都超过了3%,对稳住大盘作用显著。
近期股市“有形之手”调控的方式就是:当市场热点快要扩散,可能破3900点甚至4000点的时候,就抛售银行股;反之,当市场有危险的时候,接近鸟笼下沿的时候,就拉银行股。
银行股市盈率、市净率都很低,长期持有分红率也不错,进可攻、退可守。
昨天,证券掌门人在发布会上提到了“加强逆周期调节”。有形之手的“抛”和“拉”,何尝不是一种逆周期调节呢。
这一切的原因是:希望市场走慢牛行情,不希望太快、太急。
当前,3900点到4000点就是鸟笼的上沿,下沿在3750点到3700点附近。
但上沿也不太可能长期不变,股市有“久盘必跌”的说法。10月或者11月,会攻破4000点吗?不妨拭目以待。
“鸟笼行情”下,谁最受益?
是当前的主线:科技股,尤其是人工智能概念;包括芯片、算力、机器人等板块。
有人说这波行情是“水牛”。这有一定道理,“水”主要不是来自货币政策,而是财政政策,来自国债、地方债的大规模增发。
但如果你只把它看做是“水牛”,可能就狭隘了,它还是“AI牛”。也就是人工智能这个新风口,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世界性行情。
“鸟笼行情”下,行情需要放慢脚步,热点就很难扩散。再加上AI领域不断有重大事件的催化,想转移到其他板块就比较难。
以今天为例,英伟达宣布将投资OpenAI上千亿美元,这带动了英伟达股价大涨,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
前几天,还有英伟达参股英特尔;OpenAI要搞智能硬件,并向立讯精密等中国企业发出合作邀请;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上海宇量昇DUV新品被中芯国际测试;中国在模拟芯片领域对美国企业反倾销等。
可以说,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常有大消息,想凉下来都难。
再加上脱钩替代、自主可控等大趋势确定,国内相关产业确定性越来越高。即便价格偏高,仍然难以出现深幅调整。一旦跌幅稍大,就有新资金接盘。
但另一方面,由于鸟笼行情迹象明显,科技股上获利丰厚的投资者也日益焦虑,需要充分震荡以消化获利盘。
此外,主力资金开始玩“高切低”,去发掘尚未充分炒高的科技企业。最近几天,涨幅榜前列几乎每天都能跑出这种新面孔。
对于当前的行情,你是怎样看的,目前收益情况如何?
储能赛道,又热了起来。 日前,两部门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5-2027年三年内全国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随着全球 AI 产业迅猛发展,北美云厂商在加大算力投入上达成共识,资本开支持续扩张,大模型训练、 AI 推理等应用对算力的需求高速增长。 随着AI产业趋势被市场认可,此前困扰市场的AI资本开支是否具有...
佘诗曼“打卡”深圳山姆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深圳山姆港客会员北上消费热度减退,“跟去年同期比,深圳山姆目前的港客差不多少了近50%,不过,港客占深圳山姆的销售比重也不大,过去的销售占比就在...
6月18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04%,深成指涨0.24%,创业板指涨0.23%。 板块方面,PCB、CPO、军工装备、AI眼镜等板块涨幅居前,美容护理、草甘膦、稀...
作者|郑皓元 实习生|胡若葭 主编|陈俊宏 江南布衣(03306.HK)于9月8日披露2024/25财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5.48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为8.98亿元...
《科创板日报》9月7日讯(编辑 宋子乔) 特斯拉曾透露正在内部评估整合数千片AI5晶片,以供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训练。该评估似乎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当地时间9月7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