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本月以来,脑机接口概念题材持续发力。
8月8日,脑机接口板块高开,创新医疗(002173.SZ)涨停价开盘,三博脑科(301293.SZ)、翔宇医疗(688626.SH)涨超10%,南京熊猫(600775.SH)、伟思医疗(688580.SH)、佳禾智能(300793.SZ)、博拓生物(688767.SH)、 麒盛科技(603610.SH)等跟涨。
“政策+市场”共振
所谓脑机接口,是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人类对脑机接口的研究已经跨越了半个世纪。早在20世纪70年代,专家便提出了脑机接口的概念,主要为了帮助患者重新行走、恢复运动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逐渐出现突破,大量的动物实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形成了多种技术路径。
据行业人士分析,目前多国为期十年的前期投入已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和产业从应用萌芽期迈入普及期,有望在十年内实现“应用解决方案效果良好,多类解决方案走向成熟”的目标。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与脑机接口公司合作开发“使用大脑信号操纵苹果设备”的技术标准。本周一公布的一段展示视频,首次演示了这项技术的进展。视频显示,作为这场未知试验的参与者,患有渐冻症的马克.杰克逊在2023年成为首批植入Stentrode的患者。他现在仅凭意念,就能在iPad的屏幕上选择目标,打开应用程序并撰写信息。
反观国内,此次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脑机接口领域已经公开披露的全球投融资交易笔数超过1000笔,超过300家脑机接口企业获得投资。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增长率为18.8%。预计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61.4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年内已诞生6只翻倍股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脑机接口板块一共有36家上市公司。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8月7日收盘,今年以来,32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其中,ST华通、荣泰健康、汉威科技、创新医疗、倍益康、翔宇医疗6家公司涨幅超过100%。
翔宇医疗于8月2日接受9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与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转化。脑机接口技术与康复设备研发是高度融合的,需要掌握不同专项技术的研发人员协同合作。公司上海、南京、西安等十大研发中心以及电疗、上位机、康复机器人、软件等二十多个事业部,协同研发脑机接口相关产品。
翔宇医疗表示,公司战略重点是尽快实现公司自研的脑机接口产品与公司自有康复装备紧密连接,推出成熟、完整的脑机接口整体解决方案,协助院端打造脑机接口专业治疗中心。首先与顶尖三甲医院、大型综合医院等进行合作,打造区域内的首家脑机接口应用标杆。然后逐步向普通三甲、优秀二甲医院延伸。适当时机让技术下沉到二级以下医院、社康中心,甚至部分便携版本进入家庭市场。
三博脑科于8月5日接受13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密切关注脑机接口相关技术发展趋势,聚焦医疗领域的脑机接口应用,主要关注侵入式、半侵入式或介入式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应用。公司前期对国内一些具有前瞻技术和核心优势的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创新公司进行了考察和技术交流,目前正在推进合作事宜。此外,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设立脑科学创新基金,与公司一起进行相关产业投资和业务协同的布局,不断提升公司的临床诊疗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科技赋能。
8月7日,三博脑科表示,公司下属院区福建三博此前完成了一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此次试验标志着我国在精准控制、神经重建和智能康复领域取得关键进展,为脑卒中、截瘫、渐冻症等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与康复希望,并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创新医疗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6次。公司旗下拥有建华医院、康华医院、福恬医院和明珠医院四家医疗机构,提供综合医疗服务。据此前披露,博灵脑机C端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陆续实现上市销售。此外,全诊医学AI医疗大模型预计2025年增加约100家医院合作,力争实现收入4000万元,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新经济IP 科创债ETF跑步入场。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发售,其中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锚定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廖群系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上月发的拙文提到,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即2006-203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为...
近两年,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反内卷”。最显著的信号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报告之中。 这是因为,内卷式恶性竞争属于零和博弈,呈现低价、低质、低水平等特点,不仅影...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在10万平方米展区内,粮食产业上演“更新进行时”。7月12日至14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粮交会)在沈阳举办。中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全麦面包、杂粮米糊等全谷...
作为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下称《政...
2024未来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昌发展产业生态伙伴交流会于5月21日在北京昌平区召开,主题为“拾光而来,聚势同行”。会议围绕未来健康、智造、信息、能源等产业展开探讨,涵盖主题分享、圆桌论坛及签约合作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