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74天,小鹏MONA M03 MAX版本终于面世。
5月28日,小鹏MONA召开发布会,旗下车型M03升级上市。新车加推4款全新版型,分别为小鹏MONA M03 502长续航Max、M03 600超长续航Max、M03 515长续航 Plus、M03 620超长续航Plus。至此,整个M03系列官方指导价在11.98万—13.98万元。
吴迪摄
新车与去年发布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AI智能化的赋能。小鹏MONA M03 Max版车型搭载了最新的小鹏AI图灵智驾系统,硬件上配备2颗Orin-X芯片,最高算力为508Tops。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发布会上介绍,“算力是检验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第一标准。算力小,跑不动大模型;模型小,用不好大数据。”
同时,MAX版本车型在标准版基础上增加了1颗毫米波雷达和4颗车外摄像头,支持自定义泊车、车位到车位、智能出库等多项辅助驾驶功能。在智能座舱方面,小鹏MONA M03 Max搭载了AI天玑系统5.7.0版本,车机系统相比2024年上市的小鹏 MONA M03新增超300项功能。
将高阶智驾下放至13万元后,这场发布会的热度丝毫不弱于半年前MONA M03的那场发布会,也更像是那场发布会的续集。
上市当晚临近11点,小鹏官方微博发文,“小鹏MONA M03加推Max、Plus新版型,上市1小时大定12566台!超过去年上市同期,其中Max版订单占比83%。”
自去年9月开启交付以来,小鹏MONA M03仅用7个月时间在今年3月31日完成第1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小鹏汽车旗下最快达到这一成就的车型。
根据车主指南数据,今年前4个月,小鹏MONA M03累计销量达到6.1万辆,占据小鹏整体销量的47%,如今MAX版本的加入将在未来加速小鹏MONA的整体销量。
订单暴涨意味着公司的交付压力再次提升,产能能否撑住成为关键。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小鹏必然要跨过频繁陷入交付压力当中,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整体的迭代。
左宇摄
会后的群访中,何小鹏的笑容一直维持在脸上,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以及MONA未来的发展动向,何小鹏也是言无不尽。
根据小鹏官网,515长续航版本售价为11.98万元,而502长续航MAX版本售价为12.98万元,两者仅差1万元,但辅助驾驶配置上确实有巨大差距。
因此,当小鹏MONA M03 MAX版本售价出来以后,不少业内人士讨论,这是否会挤压到另外两个非MAX版本的售卖,MAX版本与非MAX版本之间的比例又是如何。
何小鹏认为,在过去,大约25万元级别是辅助驾驶的分水岭,对于该价格之上的车,消费者选择高阶智驾的比例会更多,价格越便宜的车,消费者选择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比例相对会少,但未来不一定如此,“我觉得再等7天、30天、90天,就会看到这个数据的变化。最开始一定是Max比例比较高,但30天、60天后,Max比例会稍有下降。”
对于版本定价的背后逻辑,何小鹏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前大家在卷纯电公里数,相差100公里的两款产品可以相差很多钱,但当下阶段,这样的定价是合适的,同理AI赋能的定价也是这样的商业逻辑。”
将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车型售价降到14万元以内后,小鹏这款车也被称为中国版Model 2。早在2020年9月,特斯拉宣布2.5万美元的新车计划,业内将该车命名为Model 2,以特斯拉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低价车型让全球车迷都翘首以盼。然而,四年过去,承诺仍未兑现。
如今,特斯拉的野心,被小鹏汽车抢先一步实现,小鹏MONA M03 MAX版本也成为全球首家把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带入到2万美元以内的车型。
但在当下阶段,这样的定价往往会被认为是一种“内卷”的行为。对此,何小鹏坦言,当下价格“内卷”还不是最激烈的,下一个五年中间的某一两年会更加的激烈,“我觉得现在是开胃菜”。如此环境下,何小鹏认为公司要做到三点,其一是不要卷价格,应该卷科技;其二是走出中国,走向全球;其三是走向新质生产力、走向具身智能。
何小鹏认为,“卷以前那些能力并不够,还是要向科技走,向全球走,向创新走,这才是将来的趋势。”
近来,小米汽车的红火已经不是车圈的新鲜新闻,就在最近小米YU7发布,几乎是一上线就成为了热搜,但是就在小米汽车如火如荼的时候,却出现了多家车企截胡小米汽车订单的消息,让人不禁想问现在的商战都是这么朴实...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宝马汽车可谓是绝对的头部巨头,但是最近几年,宝马汽车的日子似乎过的也并不容易,就在去年宝马加入价格战之后,如今宝马的价格似乎又在下行,大名鼎鼎的宝马5系最低跌至了26万,持续降价的...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温颖颖 谁能想到,燃油车“老大哥”丰田的销量又要破纪录了。 据日媒报道,丰田汽车告知主要零件供应商,因新车销售强劲,将把2025年全球...
9月16日,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上市钟声,收报234港元,市值358亿港元,成为激光雷达行业中首家完成“美股+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 这次IPO募资规模达到41.60亿港元(约5.35亿美元),...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今年4月,我国汽车市场在政策调控、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多维交织中,呈现出“稳中有变”的发展态势。“价格战”热度显著下降、智能驾驶宣传回归理性、隐藏式门把手安全争议引发行...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 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