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自有住房曾是“美国梦”的核心象征之一,而现在,这一“美国梦”正日益脱离民众的现实生活。
近日,《卫报》援引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最新数据报道,2024年美国首次购房者人数降至110余万人,创下自1989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趋势不仅反映出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更折射出整个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首次购房年龄推迟
新冠疫情期间,受超低利率与财政刺激影响,美国住房市场曾迎来一波繁荣。这波上涨潮过去后,房价和抵押贷款利率依旧居高不下,令市场几近停滞。
目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4.25%至4.5%之间,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依然高达6.5%以上,几乎是五年前的两倍。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意味着即便利率略有回落,购房成本依然难以承受。
“高抵押贷款利率抑制了人们首次购房的能力”,房地产科技公司Redfin首席经济学家达里尔·费尔韦瑟(Daryl Fairweather)表示,“这对房地产市场是全方位的打击。”
购房门槛不断抬高,使得年轻人不得不推迟人生中这一关键的经济决策。根据NAR的数据,2023年美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攀升至38岁,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上世纪80年代的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为20多岁。
费尔韦瑟指出,这种延迟买房的趋势正在产生连锁效应。“这很可能意味着他们会更晚退休,因为买房意味着要承担一份30年的按揭贷款。人们发现,他们必须工作更久,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买方与卖方同陷困局
在通常情况下,当住房需求下降,房价也会随之回落,但现实并非如此。尽管潜在买家数量大幅减少,但2024年独栋住宅的房价中位数仍创历史新高,并持续攀升。
美国最大房产交易平台Zillow数据显示,2024年5月,美国独栋住宅房价中位数达到42.78万美元;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35.71万美元,三年间增长近20%。
根据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的报告,按照当前价格计算,一个家庭年收入需达12.67万美元,才能负担得起普通住房的月供。而在2021年,这一门槛为7.93万美元,三年间上涨超过五成。
经济学家指出,现有住房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加之新建住房速度迟缓,是导致房价坚挺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本打算换房的业主不愿放弃原先的低息按揭,选择“躺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僵局。
与此同时,新购房者也陷入困境:买房压力巨大,租房更为划算。约翰·伯恩斯研究与咨询公司(John Burns Research and Consulting)的分析显示,现在购买一套入门级住房的成本是租住公寓的两倍,这种情况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
房地产市场的“冻结”不仅困住了购房者,也让卖方陷入尴尬局面。由于难以找到愿意承担高额按揭贷款的买家,许多房主选择暂缓出售,进一步压缩市场交易量。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对买卖双方都极不友好,令人们对“住房作为财富起点”的传统观念产生动摇。
利率政策博弈
面对高利率所带来的房地产市场冷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度将矛头指向美联储,要求其降息。在一封手写信中,他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让美国损失了一大笔钱,还在继续这样做”。
美联储的立场则依然强硬。鲍威尔及其团队认为,特朗普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加剧了价格波动和通胀预期,降息反而可能推高通胀水平。
“这是我们确实感受到的一种风险。作为负责维持物价稳定的人,我们需要管理这种风险。”鲍威尔在上个月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强调。
尽管美联储在2025年仍可能有数次降息空间,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改善。高房价、高利率与供应瓶颈仍是压在市场身上的“三座大山”。
“买家们正在等待利率下降或房价调整的机会”,费尔韦瑟说,“整体经济的不确定性让人们不愿意去背负一份按揭贷款。”
“美国梦”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言,正变得遥不可及。
自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不少消费者反映充电价格更便宜了,但也有消费者反映存在明码标价不到位、收费标准不一致等现象。 4月中旬,《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实地探访了14个电动自行...
炸裂!没想到2025年还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全球竟有100多个孩子拥有同一个父亲。 这般疯狂之举,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马斯克,然而真相却是来自迪拜的富豪——Telegram(加密社交平台,又称“电...
“企业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可能面临着一个个等待翻越的山丘,其中第一个山丘就是信息披露。”在6月13日举办的2025 ESG与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发表题为《中国...
4月25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为400.19亿元,同比下滑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下滑45.60%;...
5月下旬,六大国有银行集体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活期利率仅0.05%。曾经靠高利吸储的中小银行也紧随大行降息步伐,大多将最高定存利率降至1.7%以下。 利率一降再降,但在...
高校毕业季,银行开启“花式”招聘,福利待遇“卷”出新高度。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多家中小银行火热开启了夏招模式,“六险二金”乃至“十险二金”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卷”,甚至出现了“父母领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