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均投资“风暴后”首次回归,董事长、首席投资官亮相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9

AI技术浪潮奔涌、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中小市值风格暖风劲吹……2025年的量化私募,正重新迎来净值回升的“赚钱时刻”。

在A股的结构性行情助推下,兼具超额收益潜力与工具属性的指数增强策略,表现尤为亮眼。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私募指增策略年内综合收益率已达25.07%,显著跑赢股票多头及市场中性策略,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公司2025年的业绩回升,本质上是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的结果。”近日,在与公司首席投资官马志宇共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表示。

2024年2月19日,因监控到公司旗下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深两市股票合计近26亿元,沪深交易所曾对灵均投资实施暂停交易的自律措施,传递出对量化行业监管趋严的明确信号。而此后一年,深度的自我反思,推动了这一百亿量化巨头合规治理与投资策略的重构。

当前在投研方面,灵均投资已将风控规则全流程内置化,从策略设计阶段即嵌入量化风控参数,到交易系统设置涨跌停报单的硬约束,再到全产品线集约化监控,构建起贯穿决策链的合规闭环。在复盘2024年春节前后的市场极端波动后,灵均也对策略回撤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稳定投资者体验。

蔡枚杰指出,在治理结构、风控体系等根本性问题得到改善后,今年下半年公司计划陆续打开申购,并借力差异化服务模式及AI技术赋能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而从长远来看,量化赛道永远面临“不进则退”的压力,面对行业和市场,从业者应始终保持清醒与敬畏。

穿越“风暴眼”:治理与风控变革

自2014年成立至2024年,灵均投资曾采用由马志宇负责投研、蔡枚杰统筹其余事务的“双引擎”管理模式。然而监管的自律措施如同一记警钟,让公司在核心环节中的管理协同信息滞后、交易过于集中等风险浮出水面。

“客户的质疑、团队的压力,都残酷而直观。”回顾灵均投资的这段“危机时刻”,蔡枚杰向记者坦言,“当时我们在交易平滑性、整体风控体系上确实存在明显不足,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决策初衷是维护持有人利益,也必须通过系统化的治理、精细化的管理,确保每个决策都能在合规的路径上精准落地。”

一场权责分工与治理框架的革新随之启动。据了解,如今灵均投资由蔡枚杰统管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聚焦于问题解决与制度统一;马志宇则专注投研技术突破,推动策略迭代与团队协作。

蔡枚杰认为,这一调整的关键在于“拉齐”公司文化,避免管理协同断层。

同步推进的,还有公司围绕“合规风控深化”与“系统能力提升”两大核心展开的投研体系升级。目标在于运用系统化手段,保障策略在严格风险控制下的持续有效性。

马志宇向记者进一步阐述了灵均当前在风控方面的内嵌化实践。他表示,这一操作首先在于风控规则的全流程内置化,即对于所有涉及交易执行、下单的策略,将风控参数完全嵌入策略逻辑中——这些参数由风控团队基于监管要求、交易所指引量化而来,确保策略从设计之初就符合合规框架,让策略在运行中自动遵循,避免人为干预的漏洞。

除在策略层面进行参数控制,公司的交易系统还内置了全维度的风控规则,形成“策略+系统”的双重防线,比如对涨跌停板报单的限制、对大额交易的拆分规则等,都通过系统硬性设定,确保任何交易指令都在合规范围内执行。

在全公司交易行为的集约化监控方面,灵均也不再按单一产品监控风险,而是将所有产品作为整体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跨产品的风险汇总分析,既能避免单一产品的交易行为对市场造成不当影响,也能从全局视角把控合规风险,与当前监管对“机构整体责任”的要求相契合。

“在当前的规模体量下,量化策略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选股能力。这意味着产品净值的波动主要与选股逻辑、市场环境的匹配度相关,而非短期交易行为。”马志宇补充道。

构筑策略优势与竞争壁垒

2025年以来,市场风格持续向中小盘及成长指数倾斜,这一结构性行情大幅助力了以指增为首的量化策略。

国联民生证券量化策略业绩周刊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多只百亿量化机构旗下的中证1000指增产品收益率已突破30%。其中,灵均投资旗下量化1000指增策略产品以超36%的年内收益领跑同业,其500指增产品同期收益亦突破28%,300指增产品同期收益亦近15%,居于百亿量化同策略产品前五。

对于这一业绩表现,马志宇将其归因于公司2024年启动的策略升级——强化中短期信号挖掘与多周期均衡配置。

据了解,灵均既往策略以大容量模型见长,侧重中长期信号研究。过去一年,公司在延续此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了1至2日短周期信号的预测精度,并引入动态调整周期权重的机制,优化了配置结构。2024年10月以来,伴随市场活跃度提升,策略对短周期信号的有效捕捉,显著放大了业绩弹性。

在投资体验优化层面,灵均则聚焦收益风险的平衡,将迭代逻辑核心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预测模型的持续升级,即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不断更新因子、优化算法。二是风险配置策略的动态调整。

眼下,针对市场对小微盘风险敞口的关切,马志宇强调称,灵均在各条产品线都保持了严格的风险控制,超额收益更多来自模型的有效性,而非市场风格的过度暴露。

在量化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与技术军备竞赛的背景下,蔡枚杰与马志宇认为,灵均的核心壁垒在于两大关键要素:长期积累的“精细度”和顶级人才的“转化力”。量化看似同质,实则最终比拼的是“深耕的精细性与完备性”,包括信号的丰富度和实战经验的内化。

同时,当前大模型与AI技术在量化领域广泛运用,但层次深浅差异显著。对量化私募而言,算力和技术是基础,但真正的差异在于人。机构对前沿技术的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相较于单纯的硬件投入,往往构成了机构之间更具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灵均投资蔡枚杰简历_首席投资经理_

灵均投资蔡枚杰简历__首席投资经理

相关文章

京基智农发布新品牌开辟第二增长极 以差异化布局万亿级IP运营赛道

京基智农发布新品牌开辟第二增长极 以差异化布局万亿级IP运营赛道

5月20日,京基智农(000048.SZ)举行新业务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IP产业,旗下应允之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应允之地”)以"IP矩阵-流量运营-二级市场管理"三位一体模式切入万亿级市场。这标...

华安基金万建军旗下基金规模4年从73亿降至22.99亿

华安基金万建军旗下基金规模4年从73亿降至22.99亿

基金业绩亏损,基金的规模也出现大降。然而,笔者发现,华安研究智选混合A基金规模的下降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该基金成立之初募集了73.02亿元,成立后不久基金规模就被大幅赎回,2021年4季度被赎回了4.5...

公募基金新规出炉,基金经理考核权重调整,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公募基金新规出炉,基金经理考核权重调整,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看到一组公开数据,截至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有163家,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达到31.93万亿元。30万亿以上的公募基金规模,如何进行规范运作,将会对整个A股市场的运行走向有着重要的影...

沃尔德2024年营收净利微增 拟使用不超过1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沃尔德2024年营收净利微增 拟使用不超过1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科创板日报》4月22日讯(记者 吴旭光) 沃尔德周一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沃尔德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12.54%;净利润为9917.56万元,同比增长1.85%;扣非...

思格新能源IPO倒计时:前有“同门”围剿,后有华为伏兵

思格新能源IPO倒计时:前有“同门”围剿,后有华为伏兵

01 招股书失效倒计时? 距离思格新能源的招股书失效,还有最快不到30天的时间窗口。 思格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核心产品为可堆叠式光储一体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

“苏超”进入关键期!宁镇扬“相近难相亲”?

“苏超”进入关键期!宁镇扬“相近难相亲”?

“雨停了,想开了!” 一场阵雨过后,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打开屋顶。高空视角下,穹顶一分为二缓缓向两侧滑动,就像舞台幕布徐徐拉开。 8月31日的“苏超”第十轮比赛,南通队主场再次发生变化,移至这座已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