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前夜,人形机器人开启供应链卡位战

客服微996438431天前财经知识5

2025年的夏天,科技圈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熟悉的、既兴奋又焦虑的气味。主角不再是手机或电动汽车,而是一个个“铁皮人”——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在工厂里小步快走,笨拙地拧着螺丝;中国的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公司的产品已经能完成后空翻、分拣快递等复杂动作。

这股浪潮究竟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序曲,还是AI泡沫下的又一场虚火?我们正处在人形机器人的“iPhone 1”发布前夜吗?

答案或许比想象中更复杂。

在九鼎投资看来,我们确实站在一个颠覆性产品诞生的前夜,但这个“iPhone 1”还存在成本高昂、可靠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它更像是一个信号,宣告着一个全新赛道的开启。而在这条赛道上,一场关乎未来万亿产业主导权的供应链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与美国的Figure AI等公司由AI和软件算法驱动的路径不同,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出更强的“硬件先行”和“场景驱动”特色。

我们认为,这并非弯道超车,而是一条植根于中国独特土壤的演进路径。在这场竞赛中,谁能率先打造出“能用、够用、便宜、能量产”的强大供应链,谁就可能掌握定义下一个时代的钥匙。

一、虚火还是前夜?中国选择了一条更“硬”的路

2025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期,也是名副其实的“量产元年”。这个判断的核心标志是,以特斯拉Optimus为代表的头部产品,已经基本完成了行走、抓取等基础功能的闭环,并开始在工业场景进行小批量试点。这就像第一代iPhone,虽有种种不完美,但它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这股热潮的底层驱动力是多重因素的深度耦合。我们认为,如果必须分配权重,那么:

有趣的是,在这场全球竞赛中,中美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美国,以Figure和特斯拉 Optimus为代表,更强调“软件定义硬件”,AI算法先行,试图先打造出机器人的“超级大脑”。而中国则更倾向于“硬件迭代倒逼软件”,通过不断优化机器人的“身体”,在实际场景中磨练“大脑”。

九鼎投资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本质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各自的技术优势不同。美国在AI算法、软件生态上独步天下;而中国则拥有全球最强大、最完备的制造业基础和电子供应链。

这会导向两种截然不同的产业终局吗?我们的答案是“不会”。

最终,软硬件必须协同发展,殊途同归。但路径的差异决定了阶段性的焦点和投资逻辑的根本不同。对于中国的零部件公司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更早、更深刻地思考成本和量产,而不仅仅是追求性能的“天花板”。

在九鼎投资看来,“能用、够用、便宜、能量产”,这十二个字,是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投资逻辑的核心。

我们在关注极致性能的同时,更看重企业能够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场景下,快速降本,快速规模化,并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

二、“淘金”逻辑:为什么重仓上游,以及在上游挖什么?

面对下游整机厂竞争格局的高度不确定性——谁能最终胜出,变数巨大——九鼎投资在现阶段选择向上游走,做那个“卖铲人”和“军火商”。

长期来看,整机厂和零部件都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但在中短期内,零部件和模组的确定性更强,风险相对较低。事实上,这也是业内的普遍共识。

但我们选择重仓上游零部件和模组,并非简单的防御性策略,而是基于对产业链价值分配的深刻洞察:

_量产前夜,人形机器人开启供应链卡位战_量产前夜,人形机器人开启供应链卡位战

(图片生成自ChatGPT)

那么,如果将人形机器人拆解成一个“人”,投资的“金矿”具体埋在哪里?

我们的答案是:“四肢”(关节/执行器),以及与“小脑”功能相关的感知层(传感器)。

我们认为,“大脑”(AI算法和芯片)是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整机厂也绝不会将“灵魂”假手于人,一级市场的投资机会不大。而“躯干”(结构件)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商业价值有限。

因此,“四肢”和“小脑”成为了价值高地。关节是成本的核心、性能的瓶颈和量产的难点;而感知层,尤其是力控和触觉,是实现机器人安全、灵巧交互的关键,且技术壁垒较高。

在投资倾向上,九鼎投资现阶段的重点是:押注在单一环节做到极致的“隐形冠军”,而非平台型公司。

因为技术路线还未完全收敛,百花齐放,平台型公司风险太高。而“隐形冠军”能在细分的垂直领域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等产业成熟后,平台型公司的价值才会凸显。

三、核心部件深度解析:关节、手和传感器的战争

1.核心关节/执行器:成本与性能的“致命”平衡

关节是人形机器人身上最昂贵的部分之一,也是整机降本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技术路线之争,比如:

(1)“电机+减速器”驱动方案

(2)电机直接驱动方案

在不同的路线中,现阶段最核心的矛盾是什么?是降本。

一个能把成本降低50%但性能只有80分的方案,与一个性能100分但成本高昂的方案,哪一个在当下更有投资价值?我们的答案是前者。

因为现有的场景不需要一个性能极其优秀的产品。早期规模化落地更加依赖于成本的快速下降。投资价值体现在能否实现“够用的性能+颠覆性的成本结构+可量产性”。

这意味着,对于关节供应商来说,终局不太可能是一家独大,而是多种方案并存,根据机器人不同部位的需求、成本目标和控制复杂度,进行灵活搭配。谁能率先在某条路线上实现成本和性能的最佳平衡,谁就能抢占先机。

2.灵巧手与传感器:通往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行走能力,“手”的操作能力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

因为在工业场景里,能体现人形机器人核心价值的主要是手。要实现来回移动的功能,用轮式也能解决。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核心是要用手工作,干一些原来的自动化设备干不了的工作。比如在狭小的空间内拧螺丝、插线束、贴胶带、装配零部件等,这些过去只能由熟练工人完成的精细活,正是人形机器人价值的体现。

也正因如此,灵巧手成为了技术壁垒和成本控制的“珠穆朗玛峰”。作为高度集成的精密模组,其内部密集搭载昂贵的微型电机、精密减速器、丝杠、精密齿轮、连杆(或腱绳)和各类传感器。目前行业主流灵巧手,成本均在数万元之上。其核心壁垒在于:

而在感知层,六维力传感器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它能让机器人感知到来自X、Y、Z三个方向的力及对应轴的扭矩,是实现精准力控的核心。但其国产化以及大规模量产之路也最为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

截至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原有市场规模较小,主要由ATI(美国)、Kistler(瑞士)等国际品牌主导。国内虽然涌现出一批初创公司,但大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进展相差不大,都处在“送样”和“小批量”阶段。

在九鼎投资看来,中国的六维力传感器供应商接下来要拼的,就是看谁能和真正的整机巨头建立合作,把技术稳定性和出货量做起来。

我们判断,对于六维力传感器领域的初创公司而言,想要在这场替代战中胜出,必须具备几个特质:深厚的技术背景、极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能进入头部客户的供应链)、卓越的工程化和降本能力,以及与客户协同迭代的快速响应能力。

四、投资哲学:在“无人区”如何下注?

在一个尚无稳定收入,甚至没有成熟产品的产业早期,传统的估值模型(PS、PE)完全失效。投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更像是一场豪赌。那么,PE机构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估值模型,并平衡高估值与高风险的?

我们认为,理想的投资标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在估值上则采用“场景倒推+现金流折现”的逻辑:未来的整个市场能做多大,这个零部件能占多少份额,它能分到多少蛋糕。

这场投资,在本质上是在为未来下注,关键在于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和团队的执行力。但最终,赌的是中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竞赛中的未来。

五、终局思考:谁将定义下一个时代?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iPhone时刻”——那款能走进千行百业的标杆产品——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业内的预测是:

而在此之前,九鼎投资认为,产业还需要跨越几个关键的里程碑:核心部件成本降至临界点、具身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核心场景实现规模化盈利,以及建立起强大且高效的供应链。当前,制约产业爆发的最大瓶颈,短期看是成本和技术,中期看是AI的泛化能力。

十年后,当我们回看今天,决定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地位的,最终会是什么?九鼎投资的答案是三者的合力:市场规模、制造成本和核心技术。

但长期来看,中国人形机器人必然会引领全球发展,也必然会诞生世界级的、不可替代的公司。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和最强的制造成本优势,这是技术发展的“肥沃土壤”和“基础保障”。

我们可以先依赖这两点,快速走量、占领市场,然后用市场换技术,反哺研发,最终孵化出具有全球统治力的核心技术和公司。

毕竟技术是可以弥补的,但市场规模和制造成本的优势,国外是模仿不了的。

如今,这场围绕“铁皮人”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它关乎的不仅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未来,更是一个国家在下一个科技时代的全球站位。而此时此刻,战争的胜负手,就隐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减速器、传感器和螺丝钉之中。

相关文章

机器人“赛”出圈!看科学竞技如何点燃资本热情

机器人“赛”出圈!看科学竞技如何点燃资本热情

8月15日,A股大盘迎来普涨,其中,机器人板块涨幅靠前。均普智能(688306.SH)、金田股份(601609.SH)、龙溪股份(600592.SH)、东阳光(600673.SH)、卧龙电驱(6005...

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发展全面推进 AI应用爆发或将进入临界点

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发展全面推进 AI应用爆发或将进入临界点

日前,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方面,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

100多款机器人首次曝光!这场大会藏着改变未来的秘密

100多款机器人首次曝光!这场大会藏着改变未来的秘密

8 月 8 日至 12 日,以 “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为主题的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节点财经》第一时间去逛了今年的大会,此次展会规模盛大,汇聚了 200 多家国内外...

万亿AI赛道,浙江押注第二城!|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万亿AI赛道,浙江押注第二城!|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在人工智能的万亿赛道上,浙江正将目光投向第二城——宁波。 在浙江最新发布的《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宁波被正式列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双核”之一,与杭州共同承担起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核...

商业健康险政策出台 赋能创新药械产业发展

商业健康险政策出台 赋能创新药械产业发展

日前,上海市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增强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能力,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满足市民群...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多地加码科技金融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多地加码科技金融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今年以来,多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11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