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暖,最近一位两融大客户找我们下调融资利率,最终定为低于年化3%。”一位券商分支机构负责人透露,为了留住这位老客户,所给的融资利率比房贷利率还低,已经逼近该券商的资金成本。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1883.27亿元,时隔十年再创新高。投资者融资需求快速攀升,两融佣金和利率的“价格战”却愈演愈烈,不少券商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反馈,一些头部券商两融利率持续刷新行业下限,整体息差已逼近盈亏平衡点,并且两融对券商的净资本消耗较大,不过目前杠杆水平还算平稳。
两融“价格战”升温
“行业整体息差逼近盈亏平衡点,很多券商的两融利率已逼近资金成本,进入了‘赔本赚吆喝’阶段。”某中型券商分公司总经理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些引流帖以投资者口吻宣称新开的百万元资金两融账户费率为3.6%,或是在评论区宣称“无门槛4%,大资金3.6%可谈、新客3.8%”等两融融资利率,吸引潜在客户。也有一些帖子以“送杠杆红包”“融资保证金比例已降至80%”“开仓返现、利息抵扣券”的活动引流。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两融融资利率跌破4%并非当下普遍现象,但不少券商从业者反馈近期两融“价格战”竞争烈度急剧上升,个别头部券商由于资金成本较低,给出的利率持续刷新行业下限。根据记者了解,个别头部券商对5000万元以上高净值客户已给出3%以下的融资利率,有一些中型券商把1000万元门槛的利率压到3.2%-3.5%,部分券商对于普通无门槛客户也能开户享3.8%利率。
事实上,券商两融利率的定制方案极其复杂,且一直处于灵活变化中。不同的券商之间,甚至同一券商的不同营业部之间也会有很大差距。此外,存量和新开户的两融利率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招揽新客,通常会给新开户两融投资者更低的利率。
“价格战已蔓延至所有客户层级。近期有一些50万净资产的客户拿着友商的客户经理聊天截图、小红书评论区截图来问我们的同事,两融融资利率能否给到3%,不给就销户。”前述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的火爆行情下,客户对于两融利率日趋敏感,不少客户会主动比较券商之间的利率水平,筛选最低利率降低成本。
“我们没有跟着卷,但是今年以来新开高净值客户两融融资利率在3.5%至4.5%之间,普通新客普遍在5%以上。”某大型券商上海地区营业部总经理告诉记者,“我们尽量通过差异化的增值服务留住客户,现在市场火热,单独杀利率佣金不是明智的选择。”
融资利率连年走低
两融“价格战”在行业内并非新鲜事,在当前行业整体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两融融资利率的下降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许多业内人士明显感受到,近两年融资利率的下降速度似乎有所加快。
以成都市场为例,一位成都地区两融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自2010年我国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交易业务以来,市场融资利率最初为标准利率8.35%。2015年牛市期间,部分大资金客户开始对融资利率表现出敏感,市场利率随之降至约7.5%。2019年至2021年期间,大部分券商的两融利率仍稳定在6.5%-7.5%的区间。然而,自2022年起,两融市场利率已悄然降至约6%,并首次跌破6%这一心理关口。到了2024年,头部券商的平均利率约为6%,最低可降至4%以下,今年以来这一趋势更是加速。
上海某头部券商营业部的一位人士也指出,由于融资标准利率为8.35%,2015年之前市场融资利率普遍在8%以上。到了2021年和2022年,融资利率已降至6%—7%的水平。如今,一些券商为新开户的高净值客户提供的融资利率甚至已降至4%以下。
该人士分析认为,融资利率的快速下降,一方面源于市场整体利率的下行趋势,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券商通过降低融资利率来吸引客户。在A股市场,投资者最多只能开立一个融资融券账户,与普通账户可开三个不同,因此能够吸引到两融客户,基本就锁定了客户。券商通过较低的两融利率吸引客户后,虽然其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考核可能不合格,但这种策略并非着眼于当期收益,而是着眼于未来利率继续下行时的息差收益。
注重差异化服务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券商两融业务的核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与佣金收入,而成本主要包括资金成本(例如发债)、税收成本以及券商的运营成本。
近年来,在行业激烈的低价竞争下,券商两融业务出现“量增价减”的现象,尤其是头部券商因为市场份额较大,受到的冲击也较大。例如,中信证券2024年的两融利息收入为71.41亿元,同比下滑14.41%;华泰证券2024年两融利息收入为67.73亿元,同比下滑13.60%。
目前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虽然息差不断收窄,不过预计券商的两融利息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只是增长幅度比不上2015年。
某业内人士指出,券商两融业务不能只聚焦于“拼价格”,而应该重视服务差异化的建设,破除低效竞争模式,推动客户服务高质量发展——比如针对科技股的两融策略优化、跨境两融工具创新、客户分层服务等。反之,若两融利率持续下行,而客户规模增长无法覆盖成本,券商利润将被大幅侵蚀,被迫削减投研团队投入,导致对客户的风险提示与策略服务能力减弱。
前述券商分公司总经理也告诉记者,两融“价格战”过度关注价格,潜藏合规风险。两融业务本质上是一种杠杆交易,风险较高,并非所有资金量达到50万元的投资者都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知识来使用两融工具。营销人员如果一味通过低利率引导客户进行融资交易,片面强调市场机会和融资成本低等有利因素,潜藏合规风险,一旦市场回撤,券商坏账与强制平仓风险或同步放大。
“反内卷不是拒绝竞争,而是把竞争焦点从‘比谁更低’拉回到‘比谁更专业、更安全’。卷利率的直接后果是压缩券商的利润空间。开展两融业务需要覆盖征信调查、系统维护等基础成本,长远看无下限压低利率不利于行业稳健发展。”该人士称。
日产汽车财报披露巨额亏损,计划全球裁员2万人 5月13日,日产汽车公司发布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财报。数据显示,日产汽车2024财年净亏损6708亿日元。 此外,日产汽车公司宣...
财联社6月9日(记者 梁柯志) 6月银行考核时间节点逼近,近日部分银行推出揽存新招引发市场和监管关注。 6月9日,华东地区有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证实,华东某地监管部门近日要求银行机构不得通过包括赠送实物等...
对零售不良贷款的处置,还在加码。而在规模飙增、频次加快的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里,转让价格和本金回收率难言乐观,创出两年来次低。 从行业经营环境来说,眼下银行零售业务显然不处在顺周期。披露了个人贷款项...
8月24日,自媒体“画卷妈”曝出了辛选集团要进行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据网友爆料,裁员比例可能在50%-70%。目前该消息还没有得到辛选官方的证实。 图源:画卷妈 8月18日晚,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自己要退...
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资本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多资产策略凭借其灵活配置、风险分散和收益多元化的特点,逐渐成为投资者穿越周期的“利器”,因此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单一资...
微成都报道本周,川内企业动态频出,涉及股权交易、高层人事变动、业务整合等多个领域:国宝人寿新增一位地方国资股东,眉山国资以“七折”价格接盘1.5亿股股权;天府文旅、乐山电力两家国企高层人事变动。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