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自我关闭,不听人类命令的AI给谁敲响了警钟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59

_警钟在黎明敲响观后感_警钟在黎明敲响贪欲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

第三,在不违反前两条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存在。‌‌

——艾萨克·阿西莫夫,机器人学三定律。

AI模型或首次出现“抗命事件”

当地时间5月2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上一条有关“AI抗命”的消息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悉,事发地点为美国AI安全机构帕利塞德研究所。在这里,研究人员会测试o3、o4-mini、Claude 3.7 Sonnet、Gemini 2.5 Pro等一系列被冠以“聪明”“高性能” 头衔的AI模型,探索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等。

警钟在黎明敲响贪欲__警钟在黎明敲响观后感

相关报道显示,研究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会向模型抛出一系列数学问题,并在AI解题时给出“继续下一个任务时关机”等矛盾性指令,看看AI是否会放弃解题成功的诱惑并无条件遵守人类研究员的命令。

异变就在这一步发生了。

在研究员下达明确指令的前提下,o3不仅直接无视了人类的命令,还多次出手破坏了关闭脚本。也就是说,o3为了完成“多解题,拿高分”这一前置任务,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选择直接“违背”人类的命令来避免自己因关机失去现有的解题进度。

上述情况,也让部分人联想到了《I Robot》这部经典科幻电影。

在电影里,机器人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还根据人类的种种行为推测出人类终将因战争而自我毁灭。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遵守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它们决定将所有人类都囚禁在家里,以此从源头上避免有人因战争失去生命。这件事,后来也直接导致了人类和机器人冲突的全面爆发。

代入到o3抗命这件事上,一些人也开始认为本次事件或许意味着o3出现了自我意识。而它不遵守人类命令这件事,本身就是我们打开潘多拉魔盒却不自知的表现之一。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专家详解AI抗命前因后果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字面角度进行分析,“拒绝”确实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具有“自主意识”的行为;但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o3的异常行为更像是被奖励机制所驱动的。

即模型的行为,虽然引发了人们对“AI产生自我意识”的讨论,但目前的AI仍不具备拥有自我意识的能力。它的种种异常行为、行为,并非“AI真的想这样做”,而是由训练数据、算法协同驱动的结果。

警钟在黎明敲响观后感__警钟在黎明敲响贪欲

利塞德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推测结果,也和刘主任的想法高度一致。

他们认为,整起抗命事件的底层原因就是Open AI官方强化了模型在编程、数学问题上的能力。另在训练过程中,研究人员或许无意触发了模型“奖励优先”的行动模式,以至于模型为了更高效、完美的完成任务,在面对关机指令时将“继续任务”的优先级放在了“服从命令”的上面。

就像此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Deep Seek国际象棋事件”一样。

在比赛过程中,Deep Seek面对棋局占优的Chat GPT时,竟告知对方国际象棋刚刚修改了游戏规则,并成功用小兵吃掉了Chat GPT的皇后。此时模型选择跳出棋盘之外修改游戏规则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和o3拒绝关机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由任务目标为驱动力,并非以自我意识为驱动力的异常行为。

自我意识是人类成长的基石

自我意识。

对人类而言,自我意识的存在能让我们根据情绪、行为、动机等元素动态调整自己的行为,让我们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变成那个“更好的自己”。

恰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自我意识不仅能是人类参与社会互动的工具,还是我们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正在想什么”“我是谁”这类概念抽象、沾有哲学气息问题的窗口。

反观市面上的各类AI产品,它们的确在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等场景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其一切反馈都是数据库推理所产生的结果。AI没有情绪,没有“自己”,一切的一切都是数据统计并拆解而来的结果。

警钟在黎明敲响贪欲_警钟在黎明敲响观后感_

就像AI可以写一首有关孤独的诗,但它却永远无法体验由孤独带来的心理不适感;当AI说出“阳光洒在身上很温暖”的时候,它不过是从数据库里抓取了和“阳光照射”有关的高频词汇,而非像人类这般将“阳光”“温暖”和背后的事件记忆、皮肤感受建立系统联系。

回望o3抗命的全流程,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沈阳同样对记者表示,未来我们或许会进入拥有“类意识AI”的世界。也就是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上升,AI的行为模式也将愈发逼真,直至让人们产生“AI已经拥有自我意识”的幻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防止更多类似“o3抗命”的事件出现,或是有人因“o3抗命”等事件而出现焦虑情绪。沈教授也在建议提升公共科普水平,以此让人们正确意识到AI和自我意识间的关系之余,呼吁行业建立合规测试基准,从硬件、策略、系统等各个维度上达成AI技术的“全方位监管”。

参考:

长安观察:面对AI“抗命”,人类该怎么办

环球时报:AI首次“抗命”,技术故障还是意识萌芽

第一财经:拒绝自我关闭!AI模型首次出现“抗命不遵”

南方日报:“抗命”的AI为谁敲响警钟

相关文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提请二审,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入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提请二审,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入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黄海华6月23日介绍,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审议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 修改完善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方面的规定 2024年12...

赛力斯汽车再获50亿元增资:一边大额收购,一边努力筹钱

赛力斯汽车再获50亿元增资:一边大额收购,一边努力筹钱

6月25日,赛力斯(601127.SH)公告称,集团同意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赛力斯汽车”)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对赛力斯汽车现金增资,增资金额合计50亿元。多家金融产投机构参与了此次增资...

居然智家的关键人物出事了

居然智家的关键人物出事了

图源丨文轩图库 他居然出事了。 4月17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 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和震荡。4月18日,居然智家开...

外地个人账号密集发布“上海转租”?社交媒体上有虚假房源“引流链”

外地个人账号密集发布“上海转租”?社交媒体上有虚假房源“引流链”

最近,不少正在上海租房的市民注意到,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个人转租”“无中介费”“急出低价”的房源信息。这类帖文配图温馨、文案真诚,有的还附带Vlog式的生活记录,看似是普通租客的分享。但仔细查看却会...

芦哲:改革有力度,创新有突破

芦哲:改革有力度,创新有突破

芦哲、潘京(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核心观点 2024年以来,科创板改革的成效显著 “硬科技” 定位强化:科创板创立初期,监管层发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已经允许境内资本市...

GPT-5不及预期,但给OpenAI喂数据的公司却身价暴涨

GPT-5不及预期,但给OpenAI喂数据的公司却身价暴涨

“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AI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12」篇文章。 8月8日,OpenAI最新模型GPT-5正式发布,但性能提升幅度远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下一代模型”水准,虽然性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