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 系华福国际CEO兼首席全球资产配置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洪灏 著名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洪灏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5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1571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一、疫情后投资增速上升与消费不足
自2022年疫情后,中国的投资增速显著上升,尤其是在“三条红线”政策实施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与此相对的是,中国通过大规模投资实体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巩固了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并保持了约5%的GDP增速。尽管如此,这些投资导致了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尤其在疫情后的全球经济恢复和产业链修复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等于储蓄”这一等式揭示了中国在投资和储蓄方面的独特特点。尽管中国的投资水平相对较高,但传统文化中“未雨绸缪”和“养儿防老”的观念使得中国的储蓄率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这导致了高储蓄与投资的并存,而缺乏强劲的内需。结果,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2021年贸易顺差达到了历史新高,月度规模接近990亿美元。这一贸易顺差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也反映出尽管投资力度巨大,但消费需求并未同步增长。
尽管政府采取了包括消费券在内的刺激措施,促进了短期消费回升,但这些措施通常是一次性的,并未带来收入的永久性增长。如果收入未能持续增加,消费也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因此,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区分变得模糊,且长期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仍需收入结构的根本性改善。
如果收入不能永久性增加,预期不能永久性迁移,则消费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尽管收入信心在长期均值附近波动,2020至2022年间略有下滑,但由于社会失业率较低,整体收入预期保持一定正向,尤其在2022和2023年初。然而,中国消费者信心一直维持在疫情后的历史低点,反映了疫情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长期影响,即“疤痕效应”。此外,中国家庭的储蓄率持续增长,同时,银行家信心也保持高位。尽管M2增速有所回升,表明货币流动性回暖,但个人储蓄习惯未发生显著变化,反映出收入未发生长期性增长。
总体来看,尽管一季度通过刺激政策推动了消费回暖,这一回暖更多是预期性政策的结果,而未能带来收入的长期变化。如果中国的投资继续保持强劲,而消费持续疲弱,将导致中国外贸盈余和经常账户盈余的持续增长。
二、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与美国关税战的宏观经济影响
作为全球主要出口国,中国长期保持经常账户盈余,这意味着中国在投资账户上积累了大量海外资产。尽管央行通过贸易盈余持续积累外汇储备,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储备规模并未显著变化,维持在约3.2万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通过出口创汇的资金可能滞留在海外,估计约有2至3万亿美元的美元资产积累在国外。由此,中国大量积累海外资产的现象,也揭示了美国宏观账户的变化。过去几年,美国资本市场吸引了大量外部资本流入,而中国也积极参与美股资本市场的上市,这解释了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另一面,即中国在不断积累海外资产。
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贸易顺差和海外资产积累背景下,尤其是对于美国这样的全球主导国家,失衡问题显著。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提高关税、增加税收、提高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来压缩美国需求,从而限制中国出口,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定程度的贸易再平衡。然而,实际效果是,美国进口成本上升,但通胀并未大幅波动,这表明美国厂商承担了关税压力,而非美国实体经济。关税加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但对美国经济的实体影响较小,可能进一步加深美国的财政赤字。与此同时,中国的外贸盈余可能会继续保持,因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和高储蓄率。中国积累的海外资产,尤其是美元流动性,可能不再流向美国国债,而是转向其他市场,如黄金、加密货币以及中国离岸市场,例如香港股市。
尽管美元一度被预测将走强,但随着美元周期转弱,中国的储蓄习惯和相对经济优势将使中国离岸市场从中受益。进行结构性改革,使得消费占主导地位,是任重道远的一项任务。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消费和投资的格局。
2025年4月,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宇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1亿元,同比增长4.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93.51万元,同...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二次元游戏(下称“二游”)赛道再度火热,多家游戏厂商动作接连不断。 腾讯作为全球第一的游戏厂商,虽然长期被质疑缺乏“二游基因”,但显然并没有放弃这一市场。近日,腾讯旗下魔方工作室研发...
特朗普长期以来对风电场怀有强烈敌意,曾将其嘲讽为“丑陋、杀鸟的怪物”,甚至是本世纪最大骗局。 近几周来,他采取了更激进的措施限制风电建设,包括阻止项目获得农村发展商业贷款,叫停丹麦沃旭能源公司在罗德岛...
复苏来得如此之快! 2025年,CXO行业的至暗时刻似乎已经过去。 行业老大哥药明康德率先交上优异的成绩单,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高达89%。康龙化成、凯莱英也接连赶上,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3...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已进入一场没有退路的淘汰赛。当价格战的烽火从年初烧至年尾,每一个参与者都面临着同一个灵魂拷问:如何活下去,并活得有自己的模样? 8月28日,岚图汽车给出了它的最新答案。全新...
【IPO】2025年至今,A股共计完成55个IPO,华电新能以超过180亿元募资额,成为今年最大的IPO,其首日大涨125.8%,多数打新者已选择落袋为安。 华电新能(600930)此次IPO发行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