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3

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

作者 | 幸凯

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以后将越来越严。

5月2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提出16条高压线,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规办学治校行为。这显然是在去年提出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后的一次升级。

对比去年,今年更新的清单明显更全、更细、力度更大,从12条扩展至16条,新增了包括考试安排、校规校纪、食品安全、校服采购在内的四项内容。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

“减负”核心地位提升、“升学率”排名要求后移、校园安全责任主体升级。

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

“减负”加码

去年,教育部首次发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列出了12条负面清单,其中4条谈的都是“减负”——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寒暑假补课、超纲课程、过量作业都被禁止。

今年,升级版清单中关于“减负”的规定增加至5条:

将“严禁频繁组织考试”纳入,明确初中每月考试不超过1次、小学一二年级禁止纸笔考试。大幅压缩了周考、月考等考试次数,直击“以考代教”的积弊。

此前,家长们对无节制考试诟病已久,这一条相当于直指“乱考卷”之风。一项调查显示,北京某小学取消月考后,学生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下降27%,家长微信群里“讨论错题”的消息减少60%,取而代之的是分享孩子制作的植物观察手账。

值得注意的是,与“减负”相关的条目在清单中的位置前移了。

去年的四条规定被排列在第7-10条的位置,今年的五条则被提位至2-6条,排序仅次于政治安全。

显然,国家更重视“减负”了。

“减负、减负”,一直被提起,从未消失过,为什么一减再减?

几个重要的原因或许能解释从未停下的“减负”步伐:

首先,升学难度升级,孩子们的压力减不下来。北师大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认为,一切以升学考试的教育体系,考试难度不断增加,造成学生负担加码,这是学生负担重的重要原因。说白了,虽然国家一直提倡给孩子减负,但中高考还是要选拔学生,要升学,还是得卷起来。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长们的压力减不下来。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学校,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更是明显。家长们心里担心自家孩子落人一步,就导致他们选择了“偷偷补”,结果就是越减负越得补课,陷入死循环。

再者,社会观念的转型也需要时间。在望子成龙的家长和期待青出于蓝的老师们面前,一直在强调的“减负”口号有时被误解为“放任教育”,甚至担忧减负会制造“学渣”。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家校协同困难,政策效果被稀释。

显然,“减负”还未成功,还得继续努力。

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_

升学率不再是“第一指标”

“减负”地位提升的同时,“升学率”排名要求后移,对优绩学生的评价导向发生了微妙变化。

去年,清单的第5条就曾禁止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和老师进行考核排名;今年,这一要求被后撤至第8条位置。教育评论指出,此举或将彻底打破“唯升学论”,促使学校和老师把精力更多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而不是过度关注分数。

上海在去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实施方案》中,就明确将“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素养”等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并新增“创新素养”测评考察学生素质,突出体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导向。

湖南省临淄区今年更强化了“三评一化”模式,将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标从60项精简至34项,重点保留安全规范、课程实施等基础性指标,同时增设“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进步幅度”等发展性指标,明确升学率不再作为考核依据。

逐渐地,以升学率、成绩为“第一指标”的时代也要结束了。

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_国家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

更关注校园霸凌

今年的通知还有个重点变化,家长们普遍关心的校园安全问题,责任主体从“教师”上升至“学校”,校长及管理层成为问责的第一目标。

对比两版清单,在校园欺凌的问题上,我们发现,主语悄悄地变了。

去年:“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或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

今年:“严禁学校漠视、纵容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

以往只强调“教师不得纵容”,而新规则将目光投向整个学校管理体系,要求学校必须主动防治欺凌。

换言之,如果学校发生欺凌事件,校方责任更难推脱,校长及学校管理团队将成主要问责对象。

抵制、防治校园霸凌,不只是强调教师个人的监管作用,更要求学校制度和管理“零容忍”。这一管理思路的变化彰显出国家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聚焦。

过去曾有校园霸凌隐患被忽视或事故后隐瞒现象,此次列入负面清单后,有了国家的严抓严打和学校的带头整治,家长们可以安心些了。

此外,对于家长们诟病的校服统一采买问题,这次通知也作了相关部署。

负面清单增设了对校服选购的规定,明确禁止“强制购买校服,利用购买校服牟利”的行为。不少省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重视校服采购的自由与合规了。

广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近日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或捆绑销售,严防校服采购中的腐败行为。该项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可以说,国家划定的这16条高压线,着眼于刀刃向内的改革,让教育回归守护成长的本质。

相关文章

花500为了张绝版拍立得?被欧阳娜娜们捧红的撕拉片营销“停产”骗了打工人十多年

花500为了张绝版拍立得?被欧阳娜娜们捧红的撕拉片营销“停产”骗了打工人十多年

最近,撕拉片火遍全网。 从鞠婧祎、欧阳娜娜到张凌赫、肖战,没有拍过撕拉片的明星仿佛会被内娱开除。一天一个小热搜,三天一个大热搜,所有明星仿佛约定般晒出几乎一样的拍照模板:只留上半身的大头贴,使用古早C...

刘郁:政治局会议,八大信号

刘郁:政治局会议,八大信号

刘郁 肖金川谢瑞鸿 黄思源(刘郁系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际经贸斗争”、“增量储备政策”、四稳等表...

给车机投放广告?深蓝汽车CEO:是我提的要求,我的错

给车机投放广告?深蓝汽车CEO:是我提的要求,我的错

5月27日晚间,深蓝汽车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发文称,“今日,我们关注到部分车主反映车机系统开屏的权益提醒信息影响了用车体验,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节点财经》了解到,就在此前,有车主在微博投诉称,深蓝汽...

股价下跌5%,速冻食品龙头安井港股首秀遇冷

股价下跌5%,速冻食品龙头安井港股首秀遇冷

7月4日,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02648.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A+H股双重上市企业。 本次全球发售中,安井食品共计发行3999.47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199.85万股,获44.2倍超...

透视代工风波 娃哈哈、今麦郎各有考题

透视代工风波 娃哈哈、今麦郎各有考题

企业的真正考验,不是顺境时的增长,而是逆境时的韧性。 5月15日,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的相关词条登上热搜。有网友发现,其购买的娃哈哈纯净水瓶身标注生产商为今麦郎。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一家拥有近30...

跑输行业20%!创金合信业绩垫底现“漂移顽疾”

跑输行业20%!创金合信业绩垫底现“漂移顽疾”

如今基金行业投研走向平台化、体系化,其整体业绩就是检验平台成色的唯一标准。 根据海通证券的最新数据,截止2025年6月底,创金合信主动权益基金近3年的绝对收益是-34.42%,在全行业156家公司中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