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国补”被薅光?最惨的是这些企业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2

“想着在618换部手机,结果页面显示国补没了!”

今天早上,来自广州的张辰(化名)打开某东界面,看到满屏的“国补告急”,心凉了一截。

_国有企业补助补贴_国补和地补是什么

他同时还发现,如今想抢到“国补”,全靠手速。要么就是找朋友在有“国补”的地区拍下,再转寄回来,要么就只能等待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广东地区,全国各地在6月以来都出现了“国补告急”。

6月10日,郑州市商务局一纸通知引发关注:自6月11日12时起,暂停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补贴资格券申请。

早在6月初,重庆、江苏、广东、湖北等地已陆续收紧补贴。比如南京在6月1日起暂停线上国补,改为按月分配额度至商户,实际额度仅够月初几天销售;而无锡苏南代理商6月补贴额度提前耗尽;武汉、重庆则直接取消国补,开放时间待定。

_国有企业补助补贴_国补和地补是什么

至于国补暂停原因,平台和商家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资金耗尽”的,有的称“系统升级”,但深层矛盾指向了政策执行的“结构性”问题。

_国有企业补助补贴_国补和地补是什么

国补“弹药”仍有1500亿

当前,消费者担忧“国补会不会退出”“什么时候可以继续享受政策红利”。

其实,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地方商务部门最近密集发声辟谣了: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12月31日,当前调整仅为阶段性措施。

尽管有些地方尚未明确国补恢复的具体时间节点,但在外需呈现疲软态势且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内需作为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愈发凸显,国补政策将会存在很一段时间。

国有企业补助补贴__国补和地补是什么

事实上,政策层面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是2024年1500亿元的两倍。

截至6月,中央已下发两笔共计1620亿元,剩余1400亿元待发放,叠加地方10%配套资金,国补“弹药库”仍有1500亿元以上余量。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直达补贴约1.75亿份。具体来看: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412万份;

·12大类家电销售7761.8万台,覆盖4986.3万消费者;

·手机等数码产品售出5662.9万件,5352.9万消费者参与;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

·家装厨卫焕新订单5762.6万单。

另外从宏观数据来看,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创下了2024年初以来新高,其中仅国补就额外拉动0.5个百分点。

若以5月零售总额4.1万亿元计算,相当于国补直接带动约205亿元消费增量。

显而易见,国补刺激消费市场的效果非常明显。其本质是用财政资金撬动市场活力,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第二批国补资金在7月重启,叠加下半年“双11”“双12”等消费节点,全年消费增长有望超预期。

翻译成白话就是:抢不到国补的,先不要着急,消费券会陆续发放,如果不太急用,可以先等等。

_国补和地补是什么_国有企业补助补贴

部分中小企业尝不到甜头

国补政策的本意是拉动内需,但在执行过程中,受益的往往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除了刚刚提到的“各地补贴告急”外,国补变成了部分商家敛财的工具。

今年2月,中消协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明确提到,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比如部分商家将国补异化为“涨价工具”,先抬高商品原价再打折,甚至伪造交易记录套取补贴。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受理的投诉中,“国补商品价格虚高”“售后不兑现”等问题占比显著上升。

更扎心的是,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中,纳税销售额需达到500万元/ 年的门槛,将不少小品牌、小企业拒之门外。

国补和地补是什么_国有企业补助补贴_

就算达到了门槛,一些隐形的条件也让商家“很难受”,比如补贴款结算周期给商家造成较大资金压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多数省份存在补贴款滞后支付问题,商家需先垫付15%的补贴款,回款周期长达数月,部分商家垫资金额达数百万。冗长的结算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家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不太知名的企业来说,参不参与国补都是两难。

比如在南京某家电卖场,一台原价3000元的品牌冰箱,叠加国补与平台券后降至2000元,而不太知名的品牌同规格产品售价1500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花500元买大牌更放心”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这种选择背后,是国补对市场竞争的重塑。头部品牌凭借规模效应摊薄成本,能将15%的国补转化为数百元的降价空间,而中小企业既无法满足补贴门槛,又被挤压价格生存空间。

所以说,中小企业更难了。

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马太效应”,它源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把这个词放在国补加持下的消费市场,同样合适: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当下,国补几乎成为大厂的“专属武器”,有实力的商家更是利用“平台券+国补+满减”把中小商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而现实国情是,中国中小企业对 GDP 的贡献率超过 60%,就业占比超 80%,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

而一个巨头垄断的市场,从不是健康的市场。

只有中小企业活得好,就业才能稳定,收入才能增长,消费才有持久动力,这是经济良性循环的根基。

你想想看,头部企业垄断市场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就像当年打车软件、外卖平台玩的“补贴-垄断-涨价”套路,当市场只剩几家巨头,定价权就全在它们手里了。

今天你为大厂低价叫好,明天你可能就得为垄断高价买单。

以最近汽车行业闹得沸沸扬扬的“价格战”为例,大家都在集体讨伐比亚迪,为什么?

因为过低的价格会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品质量。

比如,亏损企业可能会削减研发预算,导致技术创新停滞,长期来看竞争力下降。此外,低价竞争可能迫使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形成垄断,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电子产品行业也是一样的逻辑。

国家层面肯定也观察出了这些微妙的现象。所以在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本意是政策需要从“刺激消费”转向“培育健康市场生态”,让“小而美”的企业与巨头共同生长。

而头部企业应主动告别“以价换量”的短视思维,把“价格战”变成“价值战”,而不是拼命去挤压中小微企业的存空间。

在电商这场博弈中,多元共生才是长久之道。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岂不乐哉。

相关文章

催债令来了!国家急了,严禁机关国企当“老赖”,什么信号?

催债令来了!国家急了,严禁机关国企当“老赖”,什么信号?

作者 | 剑书 发现没有,当前国家摆在最高优先级的一件大事,竟然是给中小企业还清欠款。 就在6月1日,国务院下达“铁命令”——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生效,其中明文规定: 机关、事业...

被中方反制的2家欧盟小银行,什么来头?

被中方反制的2家欧盟小银行,什么来头?

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中方决定将欧盟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两家银行列入反制清单,并采取以下反制措施:禁止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AI应用第三波浪潮已启动,这次会轮到谁?

AI应用第三波浪潮已启动,这次会轮到谁?

今年以来,我们知道 DeepSeek爆火之后,第一波启动的是谁呢? 第一波启动的是政务市场、央国企。 所以,大家要基于这上面来做政务的优化再开发。 由于这个市场是经由国家政府号召、自上而下来启动的,...

国家持续加力 解决中小企业拖欠账款问题

国家持续加力 解决中小企业拖欠账款问题

攸关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 作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拖欠账款是近几年中小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也正越来越大。 【新条例】 前几天,参加了一场关于6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中小企...

刚刚!中国经济的王炸来了

刚刚!中国经济的王炸来了

所有人都将在6月1日以后,迎来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利好! 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已经完成修订,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困境的解决方案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但是很可惜,市场里讲的人并不多。...

牛文文:不要大办公室,不要层层管理,创业要先保利润活下来

牛文文:不要大办公室,不要层层管理,创业要先保利润活下来

在2010年年底的时候,我的高管团队都走了。 他们走的时候,我怀疑人生。 这个时候,你就会反思,你就会痛苦。 我找过雷军,找过周鸿祎。他们告诉我,哎呀,这太正常了。 雷军告诉我,创办一个新公司,两年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