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出海的同时,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已在海外多个国家或地区建厂,推动当地化生产。此前,这些动力电池企业已实现全球化合作,为奔驰、宝马、大众汽车、特斯拉、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全球化车企提供动力电池。
这使得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贡献了全球过半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据SNE数据,今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有6家为中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以及蜂巢能源。
动力电池出海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的关键一环。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动力电池玩家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在当地建厂成为重要选择。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动力电池产业海外本土化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甚至还面临与新能源汽车出海建厂不同的难题。
到海外,再造“宁德时代”
从最早的把电池卖出去,到当下主动走出去并扎根当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在迅速深化海外布局。在这其中,实现本土化制造是不少玩家完成海外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在今年2月,中创新航首座海外电池工厂在葡萄牙锡尼什市开工。官方介绍称,这座工厂是行业首座零碳数智化(AI)超级工厂,涵盖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生产环节,将生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
中创新航将这座工厂视作在欧本土化生产的主阵地,斥资约20亿欧元(约合165亿元)打造,一期年产能达15GWh,预计于2027年开始交付电池产品。
今年上半年,总部位于惠州的亿纬锂能宣布在欧扩张取得关键进展——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已收到建筑许可决定,公司已经开始全面推进建设工作,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是亿纬锂能在欧洲的首个电池工厂项目。9月,该项目的机电设备正式进场,标志土建工程进入关键阶段。亿纬锂能表示,这座工厂专注生产大圆柱动力电池,产品将直接供应给宝马集团位于同一城市的德布勒森工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时代周报记者制图
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海外布局更加广泛。宁德时代欧洲区总经理对外称,该公司在匈牙利的新工厂预计于2026年年初前投产。据悉这座工厂投资金额达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4亿元),客户为宝马、Stellantis和大众汽车等欧洲大型车企集团,规划年产能为100GWh。
此外,宁德时代斥资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建成的德国工厂已建成投产,规划产能14GWh,主要面向欧洲车企客户。宁德时代还在西班牙投资约4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9亿元)建厂,计划2026年底投产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50GWh,配套Stellantis的欧洲车型。
国轩高科、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速海外布局。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还分别依托海外股东,各自在大众集团所在地德国、日产汽车所在地日本等地建厂,借力外部力量出海。
据时代周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已在海外超13个国家布局制造工厂,整体规划产能接近400GWh。这个数字超过了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全球339.3G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
至此,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出海已形成研发、制造、销售及投资的全链条布局。
既是蓝海,也有挑战
动力电池产业出海,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业内人士看来,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不仅利于其全球化发展,包括获得更多海外客户、降低海外市场准入难度等,也与自主品牌车企海外本土化生产相辅相成。尤其是后者纷纷在海外建厂来减少贸易壁垒的当下,动力电池企业和自主品牌车企能够相互促进发展。
这也是中外产业交流、共建的新范式,颇受当地政府欢迎。在上述多个工厂开工或奠基的时候,不少当地政要还出席见证。

2025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 图片来源:SNE Research
不过动力电池产业出海也面临多维度的考验,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基础设施、文化与环境等层面。
在成本层面,按照国海证券测算,海外建设单GWh生产线的成本至少是国内的3倍。同时以德国、匈牙利等地建厂投入计算,单GWh产能投资高达6亿-9亿元。加之海外人力及其他生产要素成本更高,导致本地化生产意味着总体成本上升和利润率下降。
因此,上述多个工厂投入资金均接近甚至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而颇高的海外建厂成本也成了后来者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成本的增加也体现在时间和效率上。电池厂从审批到投产耗时也不尽相同,国内可能需要1-2年,海外可能长达3-4年。这不仅意味着厂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漫长的建设周期还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此外也有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早先计划海外建厂,但经评估后认为海外建厂难度与收益不匹配,开始考虑替代方案。“以前倾向于海外建厂,现在发现行不通,正在讨论怎么干更合适。”国内某动力电池企业从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称,其所在企业正在大幅调整出海策略。
该人士所在的企业评估认为,相对于国内有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海外几乎是从0做起,出海的成本几何式递增。同时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出海方案中,当地文化、环保等观念与国内大相径庭,难以复制国内的建设效率和成本。
此外,欧洲主要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态度摇摆不定也给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出海面临的挑战十分多样化,但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都是常态。“只要谋发展、必然有困难。”一位浙江的动力电池企业从业者对记者说:“但动力电池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再进一步。”
多年之后,迈瑞医疗的历史将会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2025年就是那道清晰的分水岭。 在迈瑞这一年的中报里,有条不太引人注意,却又至关重要的信息:它在国际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49.8%。超越本土营收...
“我想请教机器人领域的袁总和赵总,如今各大厂的模型都在持续迭代,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非常顶尖的模型,直接被硬件能力很强的公司采用,一下子取代创业公司多年来的成果?” “目前模型迭代速度极快,包括MCP等...
作者|溪云 剑书 265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乾隆皇帝给后宫分荔枝——皇后1个,令贵妃1个,舒妃1个,庆妃1个……连他的亲生母亲钮钴禄氏(甄嬛原型),也只分到2个。 这就是“乾隆赐荔”,列入中国荔枝...
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前言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从1.0到3.0的演变: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1.0(关贸总协定)和冷战后中美驱动的全球化2.0(WTO)推动了经贸繁荣,但美...
这些名字,或许还没像索尼那样家喻户晓,但它们正在全球市场的毛细血管里悄然扎根。 它们不靠“便宜”或“代工”打开市场,而是用顶尖的技术、聪明的设计,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一、影像之路:从追赶到并肩 要...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021亿港元的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业界调侃,“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宁德时代拿下港股最大IPO之后,又一家锂电池巨头——欣旺达,也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 回顾欣旺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