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导向,管理人与基民利益深度绑定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规模高歌猛进,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频现,折射出行业利益分配与投资者回报诉求的深层割裂。
与固定费率基金相比, 监管层为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定调“业绩导向”,将基金经理与基民进行深度捆绑。其深意不止于让基金经理尽量跑赢市场,更在于强化基金经理管理责任,对基金经理跨越市场周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提出严苛考验。
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最大的特点,是与持有时间与业绩基准“双重挂钩”,打破了过往“旱涝保收”的收费惯性,既能引导长期投资,又能敦促管理人勤勉尽责,尽显监管引导智慧。
挂钩持有时间理所当然,倡导长期投资早已是市场共识。长期持有基金不仅有利于稳定基金规模,方便基金经理优化资产配置、践行长期投资策略,更有可能切实提升基民回报。
挂钩业绩基准,才是真正的“撒手锏”。过往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业绩报酬计提多锚定绝对回报率,对相对回报率的考量有所缺失。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精准锚定业绩基准,不仅便于基民明确基金投资风格,告别被动揣测基金投资方向,还可有效约束基金经理为追逐规模或短期排名而进行“风格漂移”的操作,投资更趋省心。基金公司为打造良好口碑,会选派操作稳健、擅长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来掌舵此类产品,让投资者更容易选到优质基金。
另一方面,对于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说,在“水涨船高”的牛市收获市场β收益并非难事;能在震荡市乃至熊市中逆市稳守、创造超额α收益才是真本领。然而现实中,普通基民往往更容易被基金的历史业绩吸引,较难穿透迷雾甄别优质基金。管理费率挂钩业绩基准,可以从另一个维度,为基民提供更有效的识别依据。
科学的投研体系,天弘浮动费率的主动管理答卷
浮动管理费基金因其费率锚定业绩基准的特性,天然成为主动管理能力的“试金石”,获得首批发行资格的,均是在主动权益领域底蕴深厚的行业领军者。天弘基金便是其中典型,其近年来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的突破式进阶,正是一场贯穿投研体系的深度自我革新之路。
据天弘基金内部人士介绍,天弘基金的主动权益投研风格追求科学定量与艺术创造的融合并进。2024年,天弘基金以科学化、数字化为核心,着手对投研生产体系进行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升级,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可追溯、可复制、可预期的风险调整后超额收益。升级后投研体系的精妙之处,在于将“数据智能”融入投研全流程,并进一步发挥投研人员的创造力。研究端构建“个股定价赔率表”及“专家+算法”选股策略;投资端嵌入组合优化器与行为纠偏工具,实现全流程数据驱动。
市场反馈便是最好的注脚。自 2024 年以来,天弘基金主动权益投研管理水平持续精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天相投顾基金发布的公司主动股混三年期评级中,天弘基金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四个季度获得最高的5A评级。
本基金的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其中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取决于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期限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因此投资者在认购/申购/转入本基金时无法预先确定该笔基金份额适用的管理费水平。本基金采用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模式,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收益的保证。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如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8月7日,中国烹饪杂志社与北京特色街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北京特色美食街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报国寺举行。来自行业协会、专业媒体及北京特色街区的嘉宾等汇聚一堂,旨在深入挖掘首都餐饮文化底蕴,推动特色美食街区...
9月1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创业板指领涨,沪指窄幅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涨0.46%,深成指涨1.05%,创业板指涨2.29%。 板块方面,黄金概念、CPO、创新药、存储芯片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证券、...
罗志恒 马家进 孙文婷 (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6月5日,中美元首开启特朗普本届任期执政以来的首轮通话,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团队继续落实好日内瓦共识,尽快举行新...
随着4月结束,券商的业绩也披露完毕。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全行业的经营情况。 从数据上来看,券商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强化,头部券商赚取了行业大部分利润。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和银河证券5...
总经理职位空缺三年后,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人寿”)近日正式宣布,由牛增亮出任公司总经理,自2025年7月10日起生效。 此次人事调整并非孤例,华泰人寿现有12位高层管理人员中,已有...
4月24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03%,创业板指跌0.68%。银行股维持强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收盘价齐创历史新高。当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股凭借“低估值+高股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