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的恩怨,从张黎刚创立爱康国宾至今一直如影随形。即便是2016年6月美年健康宣布放弃收购爱康国宾。
张黎刚的回旋镖?
2018年,张黎刚炮轰体检行业乱象,指责同行。在2018年底举行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公开批评体检行业乱象,以一场震撼行业的演讲,亲手撕开了体检行业的遮羞布。
张黎刚当时指责行业造假行为,称部分体检行业同行存在“用护士冒充医生做超声检查”以及“抽了血不做化验、直接倒掉伪造结果”等严重违规操作,根源在于检出癌症概率仅千分之三,导致机构为降低成本而造假。虽然没有直接点名美年健康,但外界普遍将其指控与爱康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年健康关联解读,引发行业震动。
不曾想,自己当年射出的那支回旋镖,现在似乎飞了回来。
当年张黎刚在会上着重强调,爱康国宾始终坚守“客户至上、以质取信”的经营理念,将服务质量与诚信视为企业立身之本。“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的演讲也让台下掌声雷动。但其言外之意,其他体检行业同行存在的问题,爱康国宾不可能出现,这种踩着竞争对手的言论,却因其敢于揭露行业内幕而一度被视为体检行业的“吹哨人”,在引发行业地震的同时,爱康国宾也凭借张黎刚的坦诚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
这位行业黑幕的揭竿人,如今陷入舆情漩涡。患癌的执业律师张某某直言称:“张黎刚当年揭露的黑幕,可能就是爱康国宾自身问题。”
执业律师张某某和爱康国宾的纠纷,让爱康国宾和张黎刚再次被推到公众视野的聚光灯下,张黎刚在媒体说明上的发言或是行业实情,但公开场合从爱康国宾这样一家全国知名的体检机构董事长嘴里说出,却引发巨大争议,或将整个行业推向风口浪尖。
体检行业的高毛利
目前爱康国宾称已经向张某某提起诉讼,但张某某则称没有收到起诉,并要求爱康国宾把其在爱康国宾的十年超声检查公布出来,包括给其检查的人员名单和资质等。对此爱康国宾没有做出回应。
张某某的遭遇或非个案。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8月,涉及爱康国宾的投诉已达1222条,其中不乏“体检报告错误”“漏检误诊”的案例。据媒体报道,一位常州消费者在爱康国宾4年3次体检未发现肾异常,2024年体检后一个月内确诊肾癌晚期,最终不幸离世。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8月4日广州一位用户投诉称把其HPV体检弄错,阴性呈阳性,后其高度重视后去医院检查确诊为阴性,给其心理造成创伤。
为什么体检行业屡次曝出问题?或是业绩压力所致。因爱康国宾已私有化退市,其财务数据无从查询,仅以美年健康等上市体检机构作为参考。
美年健康作为国内体检龙头,旗下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奥亚、美兆四大品牌。分院总数达576家,是爱康国宾的3倍多。2024年美年健康的体检客单价672元,相比2023年620.8元提升了8.2%。2024年个检收入占比突破24%,高附加值服务需求增长带动整体价格上行,团体客户占收入比重为76%。
尽管客单价提升了,但2024年美年健康的收入有所下滑。由2023年的108.9亿元降至107亿元。42.78%的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0.01个百分点,而净利率则由2023年的6.14%降至3.82%,降幅明显。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骤降至24.04%,净利率则降至-16.97%。
美年健康的净利率下降甚至到一季度的负值,和其三费支出巨大有直接关系,2023年和2024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5.63亿元和25.46亿元,也就是营销、打广告的支出巨大。而同期研发费用只有6265万元和5496万元。研发占比不足1%,分别只有0.57%和0.51%,且还呈下滑趋势。
另外一家体检上市公司瑞慈医疗近三年的毛利率为39.04%、41.75%和39.39%。参考美年健康和瑞慈医疗的毛利率,可以推算出作为国内三大体检巨头之一的爱康国宾毛利率约为40%,这表明几百元体检项目仍有较高利润空间。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称,体检行业普遍存在销售费用高、净利率低的问题,部分体检机构甚至通过降低产品配置来吸引用户,进一步加剧了获客成本与盈利压力之间的矛盾,也容易加剧消费者与体检机构的矛盾。
爱康国宾的舆情危机或只是体检行业的样本之一,体检行业或是时候给自己来一次体检了。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元方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动下,体检已从单纯的疾病筛查工具演变为全民健康管理的核心入口。同时,随着AI等新技术的发展,在科技的赋能下,体检的效率不断提高,普惠化的程度亦在持续加深。 作为行业龙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