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期,A股市场掀起“回购潮”,不少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计划。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行为表明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信心传递能够稳定投资者情绪。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4月14日晚,工业富联发布公告称,拟使用不低于5亿元(含)且不超过10亿元(含)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每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TCL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李东生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7亿元至8亿元。
根据Wind万得数据,上周(4月6日至12日)共有134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达49.73亿元。而2024年同期有72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总金额为9.55亿元。上周实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去年同期的1.86倍,回购总金额为去年同期的5.21倍。
同时,多家公司还释放增持的消息。鞍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鞍山钢铁拟以1亿元至2亿元增持公司A股流通股份,增持资金为鞍山钢铁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4月9日,五粮液收到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五粮液集团公司计划以5亿至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据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4月17日消息,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优质上市公司提供回购增持贷款方案超180个,完成项目审批超过20笔,金额超40亿元,涉及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等多个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行业,支持央国企、民营企业强化市值管理,助力提振市场信心。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回购增持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行为,其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并降低股价波动。通过回购股份,公司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股份数量,提高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从而稳定股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除此之外,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也加大了入市力度,稳定市场预期。
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也连续发布公告称,增持中央企业股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月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并明确表示“近期将继续增持”。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中长期资金投资期限长,注重长期收益,有助于平抑市场短期波动、提升市场稳定性。持续流入的资金为市场提供稳定流动性,促进交易活跃和市场健康发展。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随后,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险企迅速表态,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张雪峰认为,回购增持潮和中长期资金入市在短期内对市场信心和股价有积极影响,可能推动市场企稳回升。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市场生态、提升A股市场的稳定性和吸引力,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张新原提醒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谨慎,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当前的IPO市场中,企业的经销模式因涉及多方主体、交易流程复杂,成为监管财务审核的重点领域。 界面新闻从券商处获悉,近日,上交所发布的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5年第3期(总第28期)》中着重...
上海国资与中信集团即将联手入股一家上市公司。 7月25日,熙菱信息(300588.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何开文、岳亚梅将以18.77元/股的价格,向上海盛讯、上海金中易转让19.00%...
中国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史可能会有几个绕不过去的时刻。比如2025年蛇年春晚通过一场表演让大众对人形机器人建立了感知。 又比如4月19日的北京亦庄马拉松,一群铁疙瘩歪歪扭扭地冲向终点,它们没有“意念...
图源:辛选集团 辛选“老板娘”初瑞雪,加速交接工作。 8月22日,其夫辛巴的原快手账号,清空所有作品,名称和头像更换为初瑞雪。 六天前,坐拥过亿粉丝的辛巴宣布,因身体原因退网,由初瑞雪接管辛选集团,...
红星资本局7月28日消息,今日早间,恒瑞医药(600276.SH;1276.HK)宣布将旗下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以及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打包转给GSK公司,按照协议...
关税战之下,交通银行可能是瑟瑟发抖的那一个。 你敢信,在经济环境愈发不明朗、个贷偿债能力受到冲击的2024年,交行居然敢把消费贷同比增速干到90%以上!规模更是“三连跳”,从2022年的992亿,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