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出了个200亿造假大案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73

A股又一公司财务造假被实锤,已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

9年造假近200亿,虚假业务形成闭环

背靠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的*ST高鸿,最终还是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8月9日,*ST高鸿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4年7月31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经查明,高鸿股份(披星戴帽前的股票名称)从2015年至2023年连续9年,通过参与、组织开展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9年累计虚增营收198.76亿、虚增营业成本198亿、虚增净利润7622.59万。

其中,通过笔记本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收累计185.48亿,通过组织开展IT系统等产品的虚假贸易累计虚增营收13.28亿。

笔记本虚假贸易通过高鸿股份子公司高鸿科技与南京庆亚实控人江庆进行,业务资金、合同、物流单据流转形成闭环,无实际货物流转,相关业务不具有商业实质。IT系统虚假贸易更是有多家子公司参与,包括高鸿数据、高鸿恒昌、高鸿鼎恒、高鸿鼎远,但通过IT系统业务虚假贸易造假主要是从2018年开始的。

造假案件_a股造假案例_

(*ST高鸿公告截图)

这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对于相关责任方的处罚是,高鸿股份罚款1000万,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罚款75万-700万不等。

看了一下高鸿股份造假期间的业务结构,2015年其IT销售业务收入49.23亿、占比66.31%,企业信息化业务收入21.16亿、占比28.50%,到造假最疯狂的2021年,IT销售业务收入57.09亿、占比66.79%,企业信息化业务收入25.96亿、占比30.36%。

可见,长期以来,高鸿股份这两项业务占比都超80%以上,是高鸿股份的核心业务,但其造假行为就发生在核心业务上,并且造假规模巨大,特别是2021年虚增的超56亿营收占当年报告营收的49.38%。

造假增发,构成欺诈发行

当然,财务造假只是高鸿股份违法的一方面,还有一面是它在造假期间增发上市构成欺诈发行,从而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

8月9日,*ST高鸿还发布了一份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早在2024年5月初第一个交易日,高鸿股份就因2023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1年-2023年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变成“ST高鸿”。

被ST后的高鸿股份,2024年财务报告又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高鸿股份在被ST时曾出现连续8个跌停板的极端行情,股价短暂止跌之后又继续极端杀跌,从2024年5月6日被ST到2024年7月11日止跌上涨,期间出现了23个跌停板。

a股造假案例_造假案件_

(*ST高鸿股价走势截图)

面对这种行情,投资者得多崩溃!

到今天,针对高鸿股份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已经确认其连续9年造假的事实,同时公司在2020年的非公开发行中使用了2018年至2020年的虚假财务数据,非公开发行最终募资12.5亿,构成欺诈发行,根据相关规定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从而股票又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_造假案件_a股造假案例

(*ST高鸿公告截图)

在A股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今天*ST高鸿的股价直接一字跌停。

不过,奇怪的是,在7月15日预亏的业绩预告前后*ST高鸿的股价曾短暂炒了一波,随后还走出了8天6跌停的行情。

造假案件_a股造假案例_

(*ST高鸿股价走势截图)

这到底是单纯的市场炒作行为,还是有人提前跑路?从成交量上看,*ST高鸿股价呈现涨时无量跌时放量的异常情况,似乎说明以出货为主。

对于*ST高鸿来说,诱多出货的伎俩已经不算高明,2015年高鸿股份进行收购时其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人还曾参与内幕交易。

巨额套现、强制退市,5万股东懵了

*ST高鸿股价短期的这种诱多出货现象,即使真有内部人提前知道消息跑路,其实也还只是小规模的,更大规模的跑路来自股东的减持套现。

高鸿股份在A股已经是“老人”了,1998年其前身“中国七砂”就登陆A股上市,2003年重组之后改名“高鸿股份”,至今高鸿股份的股东们已经累计减持套现近10亿,其中套现最多的就是第一大股东电信科学,累计套现超4亿。

其中,还有一个投资者更加熟悉的身影——景顺长城基金,它也曾“笑纳”超3800多万。

a股造假案例__造假案件

相关文章

重大违法退市!证监会九次警告拦不住,数万股民仍在拼命买

重大违法退市!证监会九次警告拦不住,数万股民仍在拼命买

股市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未必出得来——这话放在当下的*ST苏吴身上,再贴切不过。 一边是证监会连续九次发出退市警告,苦口婆心提醒“危险,勿近”;另一边却是数万股民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地往...

“鸭脖大王”股票将被ST

“鸭脖大王”股票将被ST

绝味食品(证券代码:603517)9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合计处以850万元罚款。 同时,根...

边造假边拿高薪,要退股民血汗钱了!

边造假边拿高薪,要退股民血汗钱了!

一边是财务造假留下的巨额窟窿,一边是高管拿走的高额薪酬,A股市场上这种畸形现象终于迎来司法重拳。 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们,你们曾经不该拿的高薪,马上就要退股民的血汗钱了。 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一纸征...

中宏人寿深圳分公司财务造假,监管处罚折射保险行业隐忧

中宏人寿深圳分公司财务造假,监管处罚折射保险行业隐忧

作为中国首家合资险企,中宏人寿近30年历程,似乎是外资险企叩开中国市场的缩影。 发展至今,有高峰也有低谷,曾年度净利润突破10亿元,也曾陷入“盈利三连降”的困境。如今,深圳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

对抗证监会,拒绝公安局,胆大妄为的企二代,把股民推进了死胡同

对抗证监会,拒绝公安局,胆大妄为的企二代,把股民推进了死胡同

紫天科技,这个名字乍一看很唬人,紫色有神秘、超自然的意思,再配上“科技”二字,感觉这家公司干的事情一定挺高大上的。 但实际上,既不高,也不大,更不上。 先看资料,紫天科技全名福建紫天传媒科技,归属文化...

协同发力出重拳 严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协同发力出重拳 严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近日,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此外,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