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掌阅科技等出品的仙侠题材短剧《遮天》上线。
掌阅科技CEO孙凯称,《遮天》投入成本在百万级别,其中AI技术占比在30%以下。
据他介绍,AI大模型在怪兽建模和打斗场景渲染上表现出色,能细化表情、情绪等。此外,AI可以用1/10时间,达到传统方式60-70分的水平,更匹配短剧效率优先的特质。
“短剧效率高,能按月甚至更短周期制作,结合AI提升效率,能以较快速度连载出视听化IP产品。”
若算上时间成本,孙凯称,AI与传统制作成本差不多。
市值约90亿元的掌阅,率先在短剧中使用AI,是想先跑通商业模式。
“对于《遮天》这类大IP,出发点不是来验证技术,更多是在验证AI能否实现商业化。”
孙凯表示,使用AI技术过程中,团队前期有磨合,但这是必要的学习过程,且能形成差异化优势。
掌阅正在尝试多个类型的AI短剧,接下来每个月,要投放3部AI或类 AI短剧。
公司之所以重投短剧,在于其已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掌阅称,将持续大力发展短剧业务,短剧业务在收入中的比例将继续提升。
孙凯解释,广告主商业化预算减少,阅读市场的增长,没有短剧高。
在他看来,公司做短剧有三大优势:一是庞大的原创内容生态,能精准识别哪些IP具有改编短剧的“爆款”潜质,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和开发主导权;二是将AI技术深度融入短剧业务全链条;三是能将开发的短剧价值最大化,并反哺IP和阅读平台。
掌阅也在加速短剧出海。今年上线海外短剧平台iDrama,从内容上看,第一种是国内短剧,通过翻译字幕翻译出海;第二种是配音;第三种是本土剧。
孙凯表示,本土剧仍在积累阶段,自制项目已经启动,预计今年将会推出海外本土自制真人剧。
暑期临近,剧集市场的暗战也悄咪咪打响。 《折腰》与《藏海传》先后完结,这两部剧集在播出前均因外部原因而不被看好,最终播出效果却超出预期,特别是《藏海传》有着极强的长尾效应。基于热剧的提振效应,剧集市场...
过去几个月,红果正加大对编剧的绑定,以“截流”整个短剧行业的内容源头。 继4月底更新了剧本激励计划之后,单剧本保底提升至5万~12万元,编剧分成比例全部提至20%,全面实施“全生命周期”分账。 5月底...
当弹幕视频网站资深用户小明看到《亮剑》原班人马拍短剧的消息,他的脑袋里瞬间冒出两个小人左右互搏:其中一个发誓要带上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冲进平安县城救秀芹,另一个指着演员阵容说,没有李云龙的独立团,狗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