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北大教授,创业2年,吸金24亿,美团、“宁王”押注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1

出于对人工智能的兴趣,2016年在斯坦福读博期间,王鹤的研究方向从半导体元器件转到了计算机视觉。他之前在物理学等方面的背景,让他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如何让AI帮助机器人看懂世界、跟世界交互,并建模仿真世界解决机器人背后的数据等问题,也就是近年来机器人领域的热门概念——“具身智能”。

2021年,王鹤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建立具身感知与交互实验室。作为国内少有的研究具身智能的年轻科学家,王鹤由此被众多投资人发掘。2023年5月,他联合前ABB集团机器人专家姚腾洲创立银河通用,以“合成数据驱动+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技术路径,专注于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的研发,为商业、工业、医疗等场景提供跨领域泛化能力解决方案。

成立2年多来,银河通用累计完成超24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开行、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上海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深创投、蓝驰创投、经纬创投、启明创投、纪源资本、光源资本、IDG资本等重大投资平台及知名机构,也得到美团、宁德时代等产业方的投资,并多次获得老股东复投。最新一轮是在今年6月,银河通用正式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融资,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作为具身智能赛道融资与估值的头部玩家,银河通用已初步实现通用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应用:公司当前已签约100家智慧药店。据王鹤透露,团队正将机器人解决方案拓展至广义的智慧零售场景,涵盖数码产品、景区文创等商品。“今年下半年,大家可能在很多城市的核心景区、闹市区,看到银河通用机器人经营的便利店。”王鹤说。

进阶

2023年,入职北大不久的王鹤还没有考虑创业的事情。随着具身智能概念在大模型的助推下逐渐兴起,不少投资人找到王鹤,希望他来主导创业。2023年3月,Google推出了号称既是多模态又能操纵机器人的PaLM-E模型,“在今天看来,PaLM-E不是真正端到端的具身模型,但它出来以后,让大家思考具身可以跟多模态大模型搭在一起,做成一个通用机器人的系统。如果再不创业,可能就晚了。”王鹤说。

王鹤坦陈,当时自己存在两个短板,一是过去没有硬件量产的经历,“具身智能终究要落地到产品应用上的”;二是他并不懂商业融资相关事务。

北大创业导师__北大教授走红

摄影:邓攀

在投资人的引荐下,王鹤很快找到了几个有硬件经历和商业运作能力的合伙人,一致的兴趣让他们迅速达成共识,“要做就立刻开始做”。王鹤表示,从2023年4月诞生创业的想法,到团队组建、注册公司,并完成第一轮天使融资,全程只花了一个月。

2023年5月,银河通用机器人成立。创业之初,王鹤和团队的想法是,把动作模态跟多模态大模型结合在一起,打造一个看得懂、听得明白又会干活的通用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个想法在当时非常大胆且独特,因此在项目初期,王鹤用已有的技术成果就能吸引到投资人的投资。据王鹤透露,公司刚成立,蓝驰和经纬的种子轮融资就打进来了。

但随着公司逐渐发展,产品落地成了能否融资成功的关键。王鹤回忆,他当时经常会被投资人挑战,被询问产品的方向以及落地的可能性。

在第二轮融完后,公司当时的估值仅为8000万美元,但依然有很多天使投资人对他说,如果再早一点认识他,(以更低的估值)他们就愿意投了。“如今具身几乎是最热门的投资赛道,但在2023年上半年,很多人都觉得它风险很大,告诉投资人它是值得投的方向,在当时非常困难。”王鹤透露。

接下来的融资经历中,王鹤和团队受到投资人的“疯狂”挑战,尤其在银河通用第一款(无人零售/药房机器人)产品的打磨期间,王鹤每次面对投资人,都需要解答到底要做成什么样、能不能快速部署、有没有ROI(投资回报率)、做哪些功能才算过来这笔账等问题。

光源资本是银河通用的早期投资方、长期独家财务顾问,其创始人、CEO郑烜乐表示,“王鹤很快就迈过了创业初期的适应过程,现在他对这些挑战非常坚定,更多是从融资中获得一些input(输入的信息)。”

2025年2月底,王鹤与郑烜乐前往宁德时代总部做分享。他们将演讲标题定为“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时代”。2025年6月,银河通用正式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11亿元新一轮融资。

北大创业导师__北大教授走红

点击封面订阅全年杂志

目标

2024年6月,银河通用首代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正式发布,与普通人眼中的人形机器人不同的是,G1并没有选用双足,而是采用了“可折叠腿部+轮式底盘”的结构。

这一外形面临过不少争议。比如,王鹤作为一位科学家,为什么没有研究最酷炫的双足机器人?也有投资人质疑这一研究的前沿度问题。

在王鹤看来,现阶段双足稳定性不如轮式底盘。“我们认为在落地的第一阶段是上半身手眼脑的协调,下半身能升降,如低处能摸到地、高处能摸到两米多高,手能伸进货架取货,就够了。”王鹤说。

王鹤认为,具身智能是逐步落地的,银河通用团队在规划技术路线时,将其分为当下能落地的、未来一段时间能落地的,以及放眼长远要做的事。

“作为公司创始人及CTO,我必须平衡产品研发的近中远期需求,从研究到落地全链路布局,这对我个人是一个巨大挑战。”王鹤坦言,当技术真正走向应用时,硬件控制、算法部署等问题会集中爆发,“你要找到可靠、低成本且能真正交付的方案,这迫使我和团队不断学习。”

创业之后,王鹤总结出了在企业里做技术的两点体会:

第一,工程落地的全局把控。作为CTO,不能只懂科学,既要对工程问题有敏锐判断,又要有全局把控的能力。

第二,科学家级的前瞻视野。在王鹤看来,科创企业若失去顶尖科学家引领,长期必然衰退。

具身智能亦是如此。王鹤认为,它需要“沿途下蛋”,同时仰望星空。“今天的轮式方案、5年后的人形本体、15年后的C端普及,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技术阶段,这期间如果缺乏科学家级的前瞻视野预判下一步,企业很快会被巨头收割阶段性成果。”王鹤说。

北大教授走红_北大创业导师_

来源:受访者

郑烜乐认为,王鹤是极少数兼具科学远见与商业原力的开拓者,他对具身智能的社会意义与产业路径有宏大思考,且始终以第一性原理锚定落地闭环。这打破了科学家创业的传统局限:多数人执着于打造“锤子”(技术)再寻找“钉子”(场景),而王鹤则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以产业痛点反推技术架构,驱动机器人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王鹤预测,具身智能终局规模将是“汽车单价×手机销量”的万亿级市场。“以一台机器人单价10万元计算,如果公司能达到1000万台年出货量,对应至少1万亿产值,公司也将蜕变为颠扑不破的行业巨头。”王鹤说。

在王鹤看来,如果银河通用今年能落地1000台机器人,两三年后要突破万台,再过3年要冲击10万台的规模,这样才能保持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任何停滞都会让企业陷入红海竞争危机。

聚焦与终局

在王鹤看来,银河通用当下的发展路线是,先用稳定的架构跑通商业化,把核心的手眼脑协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公司虽持续投入足式机器人的前沿研究,但当前双足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仍不够完善。

另一方面,扫地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等垂直领域机器人都很有市场,且很容易落地,但在王鹤看来,这些技术并不能引领未来。“这些事也不是我们做通用机器人的初心,只有用真正有用的技术引领行业前进,做过去谁也做不了的场景,且这个场景还有产值、有高速增长空间,才能让投资人放心。”王鹤说。

王鹤的专注习惯始于中学物理竞赛的训练,并延续至学术与创业生涯。从斯坦福毕业前,拿到北京大学offer的他便远程招生,指导学生实验,回国后更是全力投入具身智能领域。

创立银河通用后,他将研究完全聚焦于产业落地的关键技术。“要么不做,要做就以成功为唯一目标,调动全部资源精力,只研究能推动具身商业化的技术,绝不浪费时间在不实际的方向上。”王鹤认为,这种高度聚焦策略,是银河通用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因。

北大创业导师_北大教授走红_

相关文章

一顿“蹭来”的晚饭,80后海归拿到千亿赛道门票

一顿“蹭来”的晚饭,80后海归拿到千亿赛道门票

杭州,长江三角洲的创新高地之一,也是光伏下一代技术革新的重要孕育之地。 朝着余杭区前行,穿过熙攘城区后,杭州未来科技城映入眼帘,全球首家实现了第三代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的公司就扎根于此。 一只三足金乌、...

重生之95后在金融圈奋斗到中层,爹不争气害我辞职回家当董事长

重生之95后在金融圈奋斗到中层,爹不争气害我辞职回家当董事长

· ·· 这届富二代,有的早早进入自家公司历练,一路升到管理层,方便接老一辈的班。 有的呢,不喜欢自家公司的生意,就带资进组去投行,甚至直接开投资公司搞项目,想做什么行业就做什么行业。 也有的富二代,...

牛文文:创业真的能看遍世态炎凉

牛文文:创业真的能看遍世态炎凉

创业者,你一旦开始做公司了以后,你过去的朋友们,从此就不叫你玩了。 或者有人承诺说,你出来我一定支持你。 当你真让他支持你的时候,你去找他,他都不一定见你了。 你知道,这个世态炎凉到极端的时候,你甚至...

月入35万 !创业者开始“争抢”28年老品牌

月入35万 !创业者开始“争抢”28年老品牌

总第4372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99年小伙从员工转加盟, 月入35万! 收银台的订单小票,又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国庆期间,CoCo都可日照万达店,一个28m²的门面,迎来了火爆客流,日营...

投资圈又迎来女掌门!41岁哈佛金融女,接管7100亿基金公司

投资圈又迎来女掌门!41岁哈佛金融女,接管7100亿基金公司

华尔街7100亿基金,在经历两个月的震荡之后,迎来了一位新的女掌门人。 还有华裔00后女生,从MIT辍学创业,先是加入对冲基金成为最年轻的交易员,又创业开AI公司成功拿下大批订单,也获得过亿融资。 更...

外企白领辞职去种菜,花20年成“亚洲生菜大王”

外企白领辞职去种菜,花20年成“亚洲生菜大王”

为了不让剩下的货砸在手里,马铁民和几个同事每天凌晨开车把蔬菜拉到菜市场,自己搬箱、摆摊、吆喝,一些人买了菜还不给钱,就先写个欠条,马铁民也只能接受,否则菜卖不掉还得原样拉回,跟过去在外企上班的体面生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