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起,#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多家车企集体宣布,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正解局注意到,从央国企到民企,国内产销规模排名行业前列的中国车企均在其列。
比亚迪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备受行业诟病的“账期”问题,终于迎来了破解的曙光。
我们买东西都知道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商向采购方供货后,往往无法立即拿到货款,而是要等一段时间。
这段等待的时间周期,就是“账期”。
在汽车行业,车企利用自己作为“链主”的主导地位,故意拖延付款时间。
即使付款了,车企付的也不是现金,而是通过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再次变相拖延账期。
有机构梳理各大车企2024年年报中数据得知,当前国内车企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平均超过170天,部分车企账期超过了240天。
一些车企甚至采用“120天基础账期+180天商业汇票”的组合模式,导致供应商资金全年处于冻结状态。
超长账期,严重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
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商,为了获取订单,被迫接受车企的“霸王条款”。
供应商的流动资金被拖欠账款占用,只能转向高成本融资,利润空间被吞噬,经营也陷入困境。
超长账期,还助长了行业“内卷”。
当前,部分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前仆后继掀起“价格战”,导致行业“内卷”严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2023年的水平。
2020-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
国产车大打“价格战”,“子弹”从哪来?
其中之一,便是通过延长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降低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
反之,缩短账期,规范车企的现金流,限制其打“价格战”的能力,打在了行业“内卷”的“七寸”上。
超长账期,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一辆汽车,从发动机、轮胎到车灯、线束,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关联着数千家零部件企业。
这些零部件企业的背后,还有数万家中小材料商、模具商等在支撑。
车企支付账期的长短,关乎数万家企业的资金周转。
车企一旦违约,可能波及整个供应链,引发系统性风险。
在产业链深度交织的当下,超长账期已成为威胁经济安全的“灰犀牛”。
正因如此,国家出手了!
6月1日,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账期最长不超过60天”。
更早些的4月2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已部署专项治理,剑指“拖欠账款”等企业痛点。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超3000万辆,产值超10万亿元。
中国汽车历年产量
汽车行业体量大、“链主”集中、“内卷”严重,自然成为政策落地的“试验田”。
车企集体承诺,是对国家新规、社会期待的积极响应,值得肯定与期待。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账期是不是越短越好?
非也。
一味地追求缩短账期,可能打破原有的资金平衡机制,引发成本转嫁、融资困难、合作破裂等问题,最终损害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国家明确“60天支付账期”,只是手段,目的是以规范账期为支点,构建协同高效、互利共赢的供应链体系。
作为供应链的“中枢”,“链主”企业应有作为,亦大有可为。
2011年,联宝科技落户合肥,目前已成长为联想集团在全球最大的智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
在联宝科技的带动下,70余家供应商企业在合肥周围聚集,形成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联宝科技
“链主”企业能够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与此同时,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波动,有可能通过链条逐级放大,形成“牛鞭效应”。
若上下游企业各自为战,风险将快速扩散,最终反噬所有参与方。
反之,“链主”企业与供应商建立协同机制,可以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合兴包装是美的核心包装供应商,就在本月,美的集团与其签署“海外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约定,建立行业波动与不可抗力情况下的协商协同机制,保障双方核心利益,确保合作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外部环境复杂的背景下,上下游企业应“报团取暖”,携手共进。
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史,本质上是一部“供应链从分散到集聚、从弱小到强大、从少到全”的进化史。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国家。
站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新起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不再局限于“全链条覆盖”的规模优势,更在于“全链高效协同”的质量突破。
这种突破,需要“链主”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实现“共生共赢”。
唯有如此,中国供应链才能行稳致远,中国制造才能更强更有竞争力。
红星资本局6月8日消息,6月6日-6月7日,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重庆举行,“反内卷”“抵制恶性竞争”成为本届论坛的关键词,多位车企高层与行业人士都对此发表了观点。 图据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微信公号...
作者 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铁成 近期,多家汽车企业发起新一轮大范围降价。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固定投资较高,以“价格战”为主的“内卷式”竞争,导致产业上下游效益下降,长期持续还会削弱研...
一直以来,汽车企业的长账期现象几乎是整个行业的共识,甚至有些供应商含泪表示再也不和车企合作,然而就在最近17家车企承诺供应商账期缩短至60天内,如此大动作到底会带来什么?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一...
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重提“产能过剩”一事,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李书福表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不搞重复建设。” 据国家...
曾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哪吒汽车可谓是绝对的头部,甚至一度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冠,然而就在最近哪吒汽车的各种问题却层出不穷,从供应商围堵催款到APP断网,再到欠税,问题不断的哪吒汽车到底怎么了?...
5月31日早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其中提到: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企业在依法降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