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IPO受理家数已超去年同期!首单未盈利典型案例或本月出炉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6

IPO受理周末不停歇。

6月21日,深交所受理2单IPO项目,分别为维通利主板IPO、益丰新材创业板IPO,这是深交所本月第二次周末受理IPO项目。

随着时间步入6月,沪深北交易所受理节奏加快。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6月21日,6月单月已有34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在今年全年受理数量中占比达到56%。有券商投行人士认为,一方面因IPO财务数据有效期为6个月,所以6月为IPO传统申报高峰;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监管频频发声,提高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IPO市场迎来新的政策周期。

根据记者统计,6月三地市场新受理的IPO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比如北交所本月新受理的17家IPO企业最新一年扣非净利润已达到1.01亿元,接近创业板均值水平。其中个别北交所IPO企业利润规模甚至超过创业板IPO企业。

_同期盈利转为亏损_什么叫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

IPO市场迎来新的政策周期 图为上交所

伴随证监会主席吴清在6月18日宣告“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及“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有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相关新案例即将出炉,将对未来投行申报IPO提供重要参考。

IPO受理节奏加速

截至6月21日,沪深北三地市场在6月合计新受理34家IPO企业,已创下今年以来单月新高,同时也已经超过去年6月同期水平(30家)。

具体来看,今年1月至4月全市场IPO受理数量为个位数,分别为1家、0家、7家、3家。5月受理情况有所改善,已有16家获得受理,彼时已好于去年同期。

分上市板来看,北交所IPO企业的受理数量仍然最多,6月以来(截至21日,口径下同)共有17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在6月全市场IPO受理数量中占比一半。

今年6月沪市和深市的受理情况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改观。数据显示,去年6月沪深两地交易所仅各受理1家IPO企业,创下注册制实施以来6月单月受理数量新低。如今,2025年6月(截至21日)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各有3家IPO企业获得受理;科创板有6家;创业板有5家。

根据IPO申报周期,6月一直以来是IPO申报高峰,主要因为若拟上市企业以上一年度12月31日为基准日申报材料,考虑到IPO财务数据有效期为6个月,拟上市企业需在这一年度6月30日前申报,否则要补充最新一期数据。这意味着,未来一周仍将有部分IPO企业获得受理。

不过,尽管今年6月以来的IPO受理数量已超过去年同期,但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今年6月IPO受理数量难以达到2024年前的水平。根据记者统计,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有324家、246家IPO企业获得受理。

北交所IPO企业利润均值过亿元

6月(截至21日,口径下同)新受理的34家IPO企业财务数据显示,此次申报的企业盈利能力十分突出。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除科创板外,其余上市板6月新受理的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都超过亿元。

据记者统计,深市主板6月新受理3家IPO企业最新一年扣非净利润的平均值最高,达到3.14亿元。其中惠康科技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4.42亿元,该公司是一家以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制冰机、冰箱、冷柜、酒柜等。

沪市主板截至目前的扣非净利润均值相对较小,6月3家新受理的IPO企业平均为2.29亿元,其中百菲乳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近3亿元,该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科创板6月新受理的6家IPO企业中,有1家为未盈利企业——兆芯集成,该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0.65亿元,其当年营业收入为8.89亿元。兆芯集成主营业务为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选择的是第四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创业板方面,6月新受理的5家IPO企业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33亿元。其中,仅有1家IPO企业——春光集团扣非净利润规模不足亿元(9275.71万元),是今年以来(截至6月21日)创业板受理IPO项目中扣非净利润规模最小的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该企业主要从事软磁铁氧体磁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北交所6月新受理的17家IPO企业最新一年扣非净利润均值达到1.01亿元,接近前述创业板的平均水平。其中,同富股份是今年以来(截至6月21日)北交所受理扣非净利润规模最高的IPO企业,2024年达到2.33亿元,其当年营业收入高达27.60亿元。据悉,同富股份是一家从事不锈钢保温器皿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销售渠道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跨境B2B电商企业。此外,还有6家北交所IPO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超过亿元。

未盈利典型案例或即将出炉

多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当前 IPO 市场进入新一轮政策周期,应把握机遇,助力优质拟上市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吴清在现场宣布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同时他还提到,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孙金钜分析表示,未盈利企业基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IPO进程在2023年6月以后进入实质性暂停,此前共有39家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其中20家为生物医药企业。此次监管表态目的是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

华南一名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6月IPO受理高峰还剩余一周时间,预计会有与上述政策相关的未盈利企业IPO受理新案例出现,对多数投行下半年申报IPO而言可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京东方A“分拆”能源科技上市欲闯北交所,中信证券为第二大股东

京东方A“分拆”能源科技上市欲闯北交所,中信证券为第二大股东

虽然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监管层明确要求“从严监管分拆上市”,但随着相关政策的缓冲以及更多可能性渠道的探索,近期,又有多家A股上市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筹谋相关资本运作的可能性。 素有A股“面板之王”之称的...

账上只剩1000万现金,买下一家挂牌公司

账上只剩1000万现金,买下一家挂牌公司

资本市场的并购热度正加速向北交所蔓延。 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科达自控”发布公告称,宣布拟以2.091亿元现金收购“海图科技”51%的股份,交易完成之后,科达自控将成为海图科技的控股股东。 这笔交易创...

重启上市路,海明润A股江湖十年再见!深创投加持,剑指北交所!

重启上市路,海明润A股江湖十年再见!深创投加持,剑指北交所!

曾在2015年就首度试图冲刺创业板IPO的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明润”),在铩羽近十年后,经过多时的筹谋,如今正试图“杀”回A股以雪前耻。 据叩叩财经获悉,2025年7月11日,海...

最新!5月IPO受理数创今年新高,创业板迎首批项目

最新!5月IPO受理数创今年新高,创业板迎首批项目

IPO市场新动态。 5月30日,共有4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创业板打破今年“0受理”现象,迎来首批IPO项目。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5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集中受理一批拟上市企业IPO申请,数...

北交所最新审核动态分享案例剑指何方:巨峰股份上市失败之谜遭揭

北交所最新审核动态分享案例剑指何方:巨峰股份上市失败之谜遭揭

日前,北交所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5年第2期)(下称《最新审核动态》)正式出炉。 在这份《最新审核动态》中,北交所首先回顾了2025年上半年中公开发行并上市审核概况。 据北交所统计,2025...

主动基金也能跑赢指数,北交所越来越精彩了

主动基金也能跑赢指数,北交所越来越精彩了

作者 | 傅斯特 2024年,北交所这个曾被长期忽视的角落陡然沸腾,北证50指数更是以其凌厉涨势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而今年以来,这个承载着"专精特新"企业孵化使命的年轻交易所,正悄然上演一场结构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