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亿广发银行行长卸任!“70后”中国人寿副总裁接棒

客服微996438435天前财经知识11

王凯1972年出生,自2021年5月担任广发银行行长,历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主任,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凯上任之后广发银行进入调整期,叠加疫情冲击,在任三四年期间公司总资产增长放缓,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林朝晖1974年出生,2024年1月起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同年3月任集团副总裁,还兼任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还担任过建设银行(601939.SH)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根据中国人寿集团2024年年报信息,林朝晖2024年从公司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5.47万元,位列5位副总裁的第4位,若按完整年度薪酬核算,与前三位副总裁的年薪差别不大,均为80多万元。

_广发总行行长是谁_广发银行总裁

图源:罐头图库

广发银行于2016年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持有广发银行43.686%股份。目前广发银行董事长由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兼任,董监高团队中还有多人也来自中国人寿集团。

可以看出,中国人寿通过核心岗位的派驻,确保了其作为大股东的战略意图与广发银行的经营发展保持高度协同。

林朝晖加入中国人寿集团的时间并不长,此前在建行任职期间,比较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及科技金融工作。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曾推动建行北京分行全辖400家网点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金融科技方面,推进安防物联管理平台试点建设、借力金融科技加强反欺诈工作。

6670万巨额罚单落地,

IPO之路再生波澜

就在高管层变动的前不久,广发银行还收到了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第三大罚单。

根据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信息,广发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6670万元罚款,也是今年以来银行业的第二大罚单。

虽然广发银行回应,此次处罚是基于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且已经整改完毕,但过去几年广发银行一直都是监管罚单的“常客”,今年总行及各地分支机构累计罚款金额已超8000万元。

内控问题频发,暴露出广发银行内部治理的深层短板,这已成为其叩响A股大门必须逾越的主要障碍。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3.69万亿元,较去年末的3.64万亿元增长500亿元。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超3万亿元,却迟迟未能上市,在国内银行业算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自筹备上市计划开始,广发银行的IPO之路已走过了16年。位于超一线城市的广州,政策支持、融资环境良好,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

_广发总行行长是谁_广发银行总裁

图源:罐头图库

2009年广发银行首次提出上市计划,但由于股权结构复杂、股东利益问题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未能推进下去。

2011年广发银行启动“A+H”股上市计划,由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作为辅导机构,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波动和内部问题,上市进程再次受阻。

2014年原董事长李若虹“落马”。2016年3月,中国人寿(601628.SH)收购了花旗集团及IBM持有的广发银行36.48亿股股份,总对价约为233.12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股比例由20%升至43.686%,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经过这一变动后,该行上市进程再次停滞,2017年年中上市进展变更为“暂时中止”。随后,广发银行收到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罚单。

在2019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广发银行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计划,但由于内部治理、资产质量等问题,进展缓慢。

2020年以来,广发银行的IPO计划仍在积极筹备中,持续优化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并强化内部治理,多次传出上市动态。2021年5月,由中信证券辅导IPO的广发银行状态变为“辅导备案终止”。

近两年,广发银行鲜少传出IPO进展,上市之路按下暂停键。

近17年营收、净利首次“双降”,

资产质量连续2年改善

2024年广发银行在业绩上也交了一份不甚理想的答卷。营业收入629.37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132.59亿元,同比下降5.25%,这是近17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2021年之前,广发银行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长较快,除了个别年份,涨幅基本在10%以上,2020年总资产突破3万亿元,2022年后资产及负债规模增速均下降。2022-2024年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1.72%、2.68%、3.86%。

广发银行存款规模占负债规模的比例在6成以上,总负债规模增长放缓,和存款规模增长放缓有一定关系。

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26万亿元,同比增长3.47%,2023年、2022年存款规模增速分别为0.54%、3.59%。在居民存款规模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广发银行的存款规模增速在同类银行中处在较低水平。

公司存款规模浮动较大,公司定期存款规模在连续下降三年之后,2024年末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9.37%;但公司活期存款规模连续两年低速增长之后,2024年末为0.51万亿元,同比下降30.88%。

广发总行行长是谁_广发银行总裁_

图源:罐头图库

和存款一样,2022年以来贷款规模增速也明显放缓,2022-2024年末贷款余额分别为2.05万亿元、2.07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0.84%、3.08%。

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因核心业务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双双下滑,2024年分别为496.51亿元、109.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8%、7.43%。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银行投资数据表现亮眼,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0.13%至66.72亿元,不过由于占营收比重不高,未能阻止整体业绩下滑。

一直以来,广发银行对信用卡业务有着高度依赖,过去两年广发银行营收不理想或与信用卡业务收缩有一定关系。2022年以来信用卡透支余额连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为3928.46亿元,同比下降7.54%。

2024年末广发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占个人贷款与垫款余额的比例为45.9%,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19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比所有上市银行都要高,在股份行中也高居榜首。除了收入下降,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信用卡额度使用率下降也显示出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挑战。2021-2024年,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1.54%、1.58%、1.59%、2.19%。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银行通过信用卡业务拓展小额贷款业务,可以增加银行利息与手续费收入。同时,发展信用卡业务也是不少银行的硬性指标,有考核业绩的需求。但是,如果银行对信用卡持有人的资质审核不严格,容易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同时盲目加大信用卡发放、降低申请门槛,会影响银行的风控,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

广发总行行长是谁_广发银行总裁_

图源:罐头图库

资产质量连续两年得到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双降”,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风险抵御能力增强。2024年不良率为1.53%,较上一年下降了0.0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个人贷款不良率则维持低位;拨备覆盖率为165.6%,较上一年上升了4.69个百分点。

广发银行通过债权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4年以来多次在银登中心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接盘方包括粤财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实现对部分不良资产的剥离,对降低不良贷款率起到一定作用。

根据广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净利润达成进度目标,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整体综合实力及品牌影响力较强,客户基础庞大,连续3年入围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行业地位突出。最大股东中国人寿财力实力雄厚,银保协同深化,助力其各项业务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风险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不良率持续下降。

林朝晖曾在建行体系有过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大股东加持和规模优势下,能否带领广发银行解决内控问题、提升盈利水平,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关文章

年入23亿!月薪5000不配吃的重庆火锅,要IPO了

年入23亿!月薪5000不配吃的重庆火锅,要IPO了

还记得那句“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吗?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个巴奴,居然要IPO上市了。 6月16日,香港联交所官网发布公告显示,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巴奴”)递交了招...

天风证券前4月IPO数量排名行业第五

天风证券前4月IPO数量排名行业第五

2025年1-4月IPO发行上市已收官!数据显示,1-4月IPO新增发行上市企业共37家,累计募资额达247.45亿元。其中,天风证券(601162.SH)保荐及主承的兴福电子、众捷汽车分别登陆科创板...

220亿,上海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220亿,上海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在阿里巴巴和上汽联手打造下,一家上海明星独角兽来到港交所门前。 近日,斑马智行申请在港上市。成立近十年后,他们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超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超过14个国家。 他们的这番...

昨晚,158家咖啡店撑起一个IPO

昨晚,158家咖啡店撑起一个IPO

2025年的全球咖啡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 一边是行业巨头纷纷剥离资产,体现“下行”的一面: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引二十余家机构竞逐。最新消息是,博裕资本、凯雷集团、殷拓集团(EQT)与红杉中国...

八马茶业赴港IPO,仍有三大悬念待解

八马茶业赴港IPO,仍有三大悬念待解

八马茶业赴港IPO,又有新进展。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的《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八马茶业已具备进...

海拍客IPO:营收10亿负债20亿,下沉市场是风口还是泡沫?

海拍客IPO:营收10亿负债20亿,下沉市场是风口还是泡沫?

母婴下沉市场“领头羊”海拍客冲刺IPO,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近日,国内母婴产业互联网平台海拍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港股主板,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海拍客于2015年成立,初期定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