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6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

有速度、有品质,2025年的品牌营销和生鲜商品一样,正在面临一场关于“时”和“效”的竞争。

我们注意到,腾讯视频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开播后,每日鲜语的内容营销让人眼前一亮。

品牌以“新鲜”为入口,高度契合剧情内容的同时,又精准切中了消费需求,传递了高品质鲜奶的价值。

而且在营销的展开方式中,每日鲜语就像《长安的荔枝》一样,一层层打穿市场和消费者的心智,在全网获得了70亿以上的曝光。

《DT商业观察》将解剖一下,每日鲜语是怎么做到的?又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借鉴的?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

突破行业瓶颈,每日鲜语建立了流量高地

从文娱行业的视角来看,每日鲜语和《长安的荔枝》的合作,属于大剧营销。

近几年,大剧营销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固定模式之一,但如今的大剧营销,也正面临不小的难题。

通常来说,大剧有强大的卡司阵容、高预算投放和平台背书,品牌可以借助大剧的天然流量迅速出圈。但如今僧多粥少,品牌想从电视剧,尤其是大剧中瓜分资源和流量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击壤科技数据显示,从2023到2024年,爱优腾及芒果TV四大平台中,仅腾讯视频的剧集数出现增长,其他三家的剧集数都在下降。与此同时,2024年四大平台整体客户数量上涨14%,优酷、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合作的品牌数分别增长了21%、18.3%和3.3%。

当大家都挤破头地想要在大剧中露出,流量焦虑促使品牌营销陷入同质化。

很多品牌的大剧营销仅仅是“搭车”,而非“共创”。最常见的就是不符合剧情设定的生硬植入、多次让产品在剧集中出现巨大特写、在不合理的场景中重复出现……这些看似让品牌获得大曝光的做法,反而让观众的大脑拉响警报,适得其反。

此外,从投放品牌所在行业来看,食品饮料等快消品是大剧投放的主要行业。绝对数量上,2024年投入大剧营销的食品饮料品牌超过100个。比例上,食品饮料、网服和3C消费电子还在加码大剧营销,相关行业品牌同比增加11%、30%和71%。

如何从中脱颖而出,被消费者记住甚至产生购买的欲望,成为许多品牌的难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剧营销的流量混战中,每日鲜语的脱颖而出尤其值得关注。

《长安的荔枝》是2025年腾讯视频开播剧集预约量TOP 1、云合舆情热度榜TOP 1的大剧,合作品牌达到了35个,而每日鲜语是其中热度第一、站内曝光量第一的品牌。

截至7月9日,每日鲜语的全网总曝光超过70亿次,互动数超952万,这组数据在全网断层第一。

我们很好奇,每日鲜语做对了什么?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

紧扣价值核心,和IP深度共创

如果要先回答每日鲜语到底在《长安的荔枝》的营销案例中,做对了什么,答案在于四个字:内核一致。

《长安的荔枝》讲述的是一个为了把新鲜荔枝送到长安、不惜千里奔波的故事;而每日鲜语遍布全国的26座GAP一级认证牧场、从牧场到工厂最快30分钟、使用DT脱氧锁鲜技术锁住鲜奶本真的味道,也是一场在冷链运输中的“追鲜”保卫战。

不管是长期坚持提供高端鲜奶的每日鲜语,还是为圣上寻找鲜荔枝的荔枝使,二者的内核都是对“鲜”的追求。

因此,每日鲜语在产品、内容、场景等环节上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鲜”的内核,与《长安的荔枝》这一IP内容深度结合。

产品上,每日鲜语基于原生内容输出创意,关联高光剧情,让产品和IP相辅相成。

和前面提到大剧营销同质化的做法不同,每日鲜语并没有生硬地在剧情中露出产品,也没有拘泥于跟随IP推出“荔枝风味产品”,而是在产品包装上创新,推出了每日鲜语×《长安的荔枝》联名金句台词瓶。

双面背标的设计,让消费者不仅能感受到高品质鲜奶,还能喝鲜奶的过程中,慢慢看到瓶内隐藏的台词金句,和剧里的角色产生共鸣。

有不少用户就晒出边喝奶边看剧、喝完鲜奶后看到剧中Q版角色的金句台词,形容“就像彩蛋一样”,把“追剧的仪式感直接拉满”。

营销内容上,每日鲜语根据大剧热度,定下抢鲜、追鲜、寻鲜三大传播节奏,剧中所有与“鲜”有关的高潮,都有每日鲜语的内容。

在《长安的荔枝》开播前的剧宣预热期,每日鲜语就率先官宣和男主角雷佳音(追鲜使)、原著作者马伯庸(寻鲜使)的合作,强势占位。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

在剧集开播期间的爆发期,每日鲜语抓住了具有国民度的雷佳音这一核心资源,和饰演角色李善德“大唐追鲜第一人”的形象,通过雷佳音的创意中插和“神鲜奶做得到”的创意TVC去传递产品的核心卖点,强化消费者心中对每日鲜语“高品质神鲜奶”的认知。

传统的中插是一板一眼的品牌露出,内容大致会制作成“××邀您观看××”,观众也大概率会拉动进度条跳过这部分内容。

但每日鲜语把中插广告创作成了《长安的荔枝》剧情的“番外”,延续了剧中人物的设定,延伸出“为圣人寻神鲜奶”的故事,让主演雷佳音以穿越的身份,风趣地传递每日鲜语的品牌主张和核心卖点——用“神鲜奶源”“神鲜速度”“神鲜技术”创造的“神鲜美味”,“可不就是神鲜奶吗”,让观众在剧情和品牌之间产生正向关联。

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

“神鲜奶做得到”的创意TVC则分成了“安检篇”“速运篇”和“不要氧气篇”,以极具反差感的轻喜剧场景,通过“神仙做不到,神鲜奶能做到”的反转,传递出每日鲜语经过360项管控标准、从牧场到工厂只要30分钟、采用DT脱氧锁鲜技术锁住鲜奶好味道的三大特点,夯实每日鲜语“创造好鲜奶高标准”的心智,提升整体传播记忆度与社交传播势能。

而在超前点映结局开始后的长尾期,每日鲜语更是追溯了千年来中国人骨子里对“鲜”的极致追求,与马伯庸合作推出牧场溯源短片“千年寻鲜终得每日鲜语”。

在短片中,马伯庸抽丝剥茧般地讲述了千年来寻鲜的难度,对应今天每日鲜语也秉持着“寻鲜”的使命,把极其难得的鲜奶变成餐桌上的日常,通过文化赋能,传递出品牌的人文关怀,提高了这场品牌叙事的文化高度。

有节奏、有内容的营销,让每日鲜语收获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在腾讯视频站内,每日鲜语和《长安的荔枝》的合作是近3年大剧营销当中,提升品牌认知度、喜好度、预购度最高的一次合作,三者分别都在剧内提升至TOP 1,而且观众对每日鲜语的喜好度提升较行业均值超112%,预购度提升较行业均值超108%。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

调研时,有用户表示,“两个广告跟剧的衔接比较好,都是剧中的布景,所以不突兀”,也有用户表示,“感觉每日鲜语的卖点跟送荔枝保鲜天然有契合度,所以更容易关联记忆。”

不仅如此,在全网传播的过程中,每日鲜语擅于通过抓住不同平台的人群、场景和传播特点,以不同的形式有效触达用户,将大剧IP的热度牵引到品牌上,实现声量爆发。

比如,在以话题和UGC内容为发酵核心的微博和抖音中,每日鲜语以中插广告为核心内容,以大剧话题冠名+品牌子话题双轮驱动,引发用户的讨论和二创热情。

最终在双平台获得共计超过40亿曝光量,并通过古风场景主题的抖音直播间,承接用户消费热情,登顶抖音鲜奶好评榜TOP 1。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

而在具备强种草心智的小红书平台,每日鲜语聚焦都市白领、美食爱好者、精致妈妈等品牌TA人群,联动官方社区和剧中演员,主打荔枝内标包装上市和大剧追热等种草内容,并绑定“早起赶工”“KPI追击”等场景关键词,向消费者做具象化的内容传递,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

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

在品宣阵地微信,每日鲜语整合微信全域生态曝光,通过朋友圈的创意内容投放和达人矩阵扩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线上发力,借势IP提高品牌热度,每日鲜语也在线下渠道发力,实现从声量到销量的转化。

比如每日鲜语在西安和盒马合作,通过IP场景化营销拉新,进一步把热度转化为生意。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

总的来说,此次每日鲜语×《长安的荔枝》的合作,有三个方面值得学习。一是挖掘IP和品牌的共性,紧扣价值核心;二是剧内剧外紧密配合,精准把控营销节奏,放大声量;三是线上和线下结合,实现生意的爆发。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

从大剧联名到价值共鸣:高频消费品如何沉淀品牌资产

从表面上看,每日鲜语和《长安的荔枝》是一次借势大剧的流量营销,是一次擦出声量的跨界合作。

但从结果来看,这次营销策略的本质,是跳出“流量为王”的思维,转向“价值为王”,沉淀品牌资产。

怎么理解“价值为王”呢?

首先,在大剧营销的范畴里,品牌不再满足于一锤子买卖式的曝光转化,而是把IP的价值用到极致,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和共创。

第二,每日鲜语重构了高端鲜奶的营销范式:从科普营养参数、大谈技术创新,升级到溯源中国人的“追鲜历史”,构建自己的“追鲜文化”。

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35个品牌混战大剧,每日鲜语如何实现品效霸屏?_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次合作过程中,每日鲜语通过各种形式的内容,借短期热点传递价值核心,并将其沉淀为品牌的长期资产。

在过去几年,高频消费品行业擅长的打法是“流量思维”,就是用热点换一时的注意力。这样的打法在短时间内会见效,但长期来看,很难沉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一旦热点过去,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也会消失。

更糟的是,在内容营销趋同、流量费用高涨的当下,许多高频消费品就会容易陷入价格战、营销费用高企、难以沉淀品牌价值的困境。

每日鲜语则完成了一次贯穿品牌战略、内容策略与文化表达的整合性实践。

每日鲜语并未止步于一次性的大剧曝光,而是通过高契合的价值表达与文化包装,构建了一个“追鲜叙事体系”,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化成了消费力。

大剧结束后,相关的话题热度会逐渐褪去,但通过这次合作,每日鲜语已经成功将品牌和“鲜”进行强绑定,抢占高端鲜奶这一品类中关于“鲜”的心智,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有品质、有追求、有人文关怀的深刻印象。

可以说,这不只是一次剧集营销的成功范例,更是一次品牌打法的战略性升级。

每日鲜语正在用它的实践告诉行业:真正的好营销,不是表面跟风、粗暴植入、争夺一时的注意力,而是和IP深度结合,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力与认同感。

只有通过和IP内核的高度共振,加上一系列有节奏、有故事的内容输出,才能将短期注意力沉淀为长期记忆,创造复利价值,穿越时间周期。

这才是内容经济下,一个品牌最值得走的长远之路。

作者/阿米

相关文章

最好的保险,不能只是“赔”

最好的保险,不能只是“赔”

朋友圈的打卡范式正在发生改变。 坐标不再是海岛的下午茶,而是GPS轨迹图上那条深入森林的徒步路线;通货不再是奢侈品店的购物袋,而是潜水电脑表上那个令人心跳加速的深度数据。 一种全新的旅行哲学正在蔓延:...

“月薪五千不要吃的巴奴”IPO了,3年闷声赚了2个亿

“月薪五千不要吃的巴奴”IPO了,3年闷声赚了2个亿

“月薪五千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三个月前,巴奴因为创始人杜中兵的言论刚刚火了一把。 余热还未消散,6月16日晚间,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巴奴”)便向港交所递交《招...

龙头重组推进与更换周期双重驱动 船舶制造产业链业绩确定性高

龙头重组推进与更换周期双重驱动 船舶制造产业链业绩确定性高

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自2021年起连续增长,但由于船厂交付结构的原因,直至2023年高价格、低成本的订单占比持续提升之下,行业净利润才有了显著改善,2024年这一趋势持续,在船舶周期支撑下,行业景气期...

投行业务违规!4家券商被警示

投行业务违规!4家券商被警示

近期,四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收到监管罚单。 因违反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类审核机制适用规定,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及6位保代被监管警示。同时,华福证券、五矿证券也因在投行业务执业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分别被沪...

光大保德信教训

光大保德信教训

4月中的一个凌晨,一则总经理离任公告,在光大保德信基金内部被疯狂转发。 公告显示,总经理刘翔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副总、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贺敬哲将代任总经理职务。 刘翔实际上是先被免去党组成员职...

长和股价剧震!李嘉诚港口交易将邀内地投资者加入

长和股价剧震!李嘉诚港口交易将邀内地投资者加入

7月28日,港股长和(00001,HK)股价异动。早间高开2%,再创近3年新高。之后股价剧烈震荡。该股的股价异动与涉及港口交易的最新公告有关。 28日盘前,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确认如3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