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公开信息,2022年12月27日,正扬科技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在此背景下,关注正扬科技的“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据正扬科技编制日期为2022年12月的《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新能源项目环评报告”),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以下简称“新能源项目”)的项目代码系“2020-441900-36-03-107896”。
其中,正扬科技拟投资6亿元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田美社区刁朗村泓富三路进行迁改扩建。
新能源项目环评报告显示,正扬科技原生产传感器310万个、不锈钢管140吨、塑胶配件28吨、铝合金配件22吨、仪表20吨、模具300套、包装纸箱720吨。
迁扩建后,正扬科技年生产传感器740万个/年、尿素箱及尿素箱总成190万个/年和配件及其他4,662万个/年,新增新能源整车控制器及热管理系统产品,包括冷板产品生产,年产量10万套,PHU即加热器产品1万个、VCU即控制器产品1万个;新增实验室,不进行包装纸箱生产。
也就是说,正扬科技在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的同月即2022年12月,完成了“新能源项目”的环评编制,该迁扩建项目完成后产能将新增了新能源产品与实验室内容。
蹊跷的是,时隔3个月,正扬科技或更改项目内容。
2.2 2023年3月及5月两度调整募投项目建设内容,增加新能源产品的建设产能
据正扬科技编制时间为2023年3月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汽车零部件项目环评报告”),此项目代码的项目代码同样系“2020-441900-36-03-107896”。
汽车零部件项目环评报告显示,应正扬科技发展需要,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需求,需要调整项目名称及增加投资额,故提交了《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变更信息表》。项目名称由“新能源项目”变更为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汽车零部件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与“新能源项目”相比,“汽车零部件项目”的新能源整车控制器及热管理系统产品的预计产能,增加了连接器线束100万条/年。且“汽车零部件项目”的总投资1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月后,正扬科技再次变更募投项目的建设内容。
据正扬科技编制时间为2023年5月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改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此项目的项目代码同样系“2020-441900-36-03-107896”。
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显示,因发展需求,并结合市场预期规划,项目生产规划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产品类型及产能情况。2023年5月22日,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改扩建项目”)通过备案,总投资额增加至10.8亿元。
项目改扩建内容显示,将原审批产品系列“新能源整车控制器及热管理系统产品”名称修改为“新能源产品”;将原审批产品“尿素箱及尿素箱总成”名称修改为“尿素箱总成及配件”,“连接器线束”名称修改为“汽车线束及连接器”,对应产品的生产工艺保持不变。
与“汽车零部件项目”相比,“改扩建项目”增加了新能源产品的产能。
具体来看,据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新能源产品中,冷板产能由10万套/年增加至170万套/年,PHU由1万个/年增加至80万个/年,VCU由1万个/年增加至40万个/年,连接器线束由100万条/年增加至450万条/年。新能源管路产品,由无产能增加至120万个/年。
经测算,经过两次变更,募投项目即改扩建项目共计增加新能源产品的预计产能约超800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正扬科技的上市申报获得受理。
不难发现,上市前夕,正扬科技或“突击”两度变更募投项目的建设产能,主要系增加新能源产品的计划产能。
在募资扩充新能源产品背后,正扬科技的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不足2%。
2.3 近三年一期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不足2%,同期毛利率告负
据签署日为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正扬科技的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57.51万元、741.46万元、854.69万元、1,164.9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19%、0.39%、0.38%、1.01%。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正扬科技新能源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0.48%、- 47.13%、-30.46%、-49.11%。
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2021-2023年,正扬科技的新能源产品均价分别为211.28元、201.05元、467.35元。
由此可见,近三年一期,正扬科技新能源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不足2%,同期毛利率告负。其中,2023年,正扬科技新能源产品的均价“飙升”。
问题仍未结束。正扬科技曾投入近亿元研发新能源产品,而最终“打水漂”。
2.4 一项新能源产品的研发项目累计投入超九千万元后终止,称放弃相关投入固定资产报废且产品折价处理
据正扬科技官网信息,截至查询日2025年5月3日,正扬科技称已在市场上稳居一席之地,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后起之秀。
据正扬科技签署日为2023年6月21日的招股书(以下简称为“签署日为2023年6月21日的招股书”),2020-2022年,正扬科技主要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包括,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及配件开发项目。
而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及配件开发项目,为正扬科技的新能源产品研发项目。
2020-2022年,正扬科技对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及配件开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058.14 万元、5,312.01万元、364.92万元,该项目进度已停止。
经测算,2020-2022年,正扬科技对该项目的研发投入共计为9,735.07万元。
而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2021年,正扬科技基于自身经营战略调整,放弃对于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相关业务的投入,导致长期资产报废损失有所增长。
同时,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欧特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欧特明”)系一家以视觉技术为核心的ADAS解决方案供应商。正扬科技曾向欧特明的子公司欧特明(昆山)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欧特明”)采购辅助智能驾驶研发服务。由于后续正扬科技放弃对于相关业务的研发投入,因此不再支付相关费用。
而据工业技术研究院公开信息,ADAS也称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同时,2021年年末,正扬科技对用于辅助智能驾驶业务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减值准备326.52万元,并后续作报废处理。
且据签署日为2023年6月21日的招股书,2022年,由于公司战略转型,正扬科技不再重点发展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相关产品,故对驾驶状态监控系统等相关产品进行折价处理,致使毛利率为负。
可见,正扬科技曾连续三年对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及配件开发项目进行相关研发投入 ,但该项目已停止。且正扬科技也在回复中称放弃对相关业务的研发投入。
此外,据签署日为2023年6月21日的招股书,正扬科技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VCU与PTC加热器。
值得一提的是,签署日为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披露,其对报告期经营活动、财务状况或未来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的销售合同中,主要销售内容包括尿素箱总成、传感器及其他配件。
即正扬科技披露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合同中,或未包含新能源产品。
也就是说,报告期内,正扬科技对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及配件开发项目的研发投入累计超九千万元,而后终止。对此,正扬科技表示,基于自身经营战略调整,放弃对于该项目业务的投入,并后续作报废处理。在此背景下,此番上市,正扬科技的募投项目或两次变更建设内容,增加新能源产品的建设产能,而正扬科技新能源产品毛利率告负,且截至签署日2024年12月26日或未签订重大销售合同。基于上述情形,正扬科技募资拟扩充新能源产品的产能,未来能否及时消化或值得关注。
三、自诩新能源产品系自主研发,却曾外购产品及研发服务技术来源或“成谜”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值得注意的是,正扬科技称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PTC、VCU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而报告期内,正扬科技曾向原参股公司采购VCU产品及相关研发服务,并以等值股权换取研发成果使用权。此外,正扬科技称ADAS系统产品为自主研发,却向历史参股公司采购ADAS研发服务。
3.1 自称PTC、VCU等新能源产品为自主研发背后,另有公开信息披露其与博世合作开发PTC
据签署日为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2018年,正扬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PTC、VCU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
而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截至2021年,正扬科技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合作开发PTC,并已小批量交货给博世。
不仅如此,2021-2022年,正扬科技向广州领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广州领世”)采购VCU产品、VCU样品、模具。
也就是说,正扬科技称PTC、VCU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系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披露,2021年,正扬科技与博世合作开发PTC。且报告期内,正扬科技存在向源广州领世采购新能源产品、样品等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正扬科技未向广州领世采购VCU产品,或与一次研发成果的收购有关。
3.2 曾向广州领世采购VCU相关研发服务,并以等值股权换取研发成果使用权
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正扬科技为发展新能源产品业务,向广州领世采购VCU 样品、VCU相关研发服务。2021-2022年,正扬科技向广州领世采购的劳务及服务,为与VCU项目相关的定制化的合作开发活动,以及双方约定以等值股权减资形式换取其相关研发成果的使用权。
2022年5月,广州领世总体估值作价646.86万元。此次减资退出价款102.14万元。2022年8月,正扬科技收到相关减资款项,并向广州领世支付了技术授权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广州领世主要从事以VCU产品为主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控制系统产品和技术开发。由于正扬科技投资入股后其收入规模未能显著增长,且持续未能盈利,经营状况不符合预期,因此正扬科技拟独立发展相关业务并消除同业竞争,以等值股权减资形式换取其相关研发成果的使用权。
此外,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2022年8月,正扬科技以所持广州领世等值股权减资形式换取其已注册研发成果的使用权。广州领世授权正扬科技使用广州领世持有的专利、软件等研发成果。上述研发成果的使用权均为一次性买断,广州领世不再向正扬科技提供后续的更新迭代版本,正扬科技亦不再向广州领世采购相关知识产权或研发服务。
简言之,正扬科技曾向广州领世采购与VCU项目相关的定制化的合作开发活动。另外,2021-2022年,正扬科技向广州领世购买VCU产品、样品等。而2022年购买了广州领世的研发成果的使用权后,2023年,正扬科技或不再向其相关知识产权或研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正扬科技称,ADAS系统产品同样为自主研发。
3.3 官网曾披露ADAS系统产品为自主研发,问询回复称曾向历史参股公司采购ADAS研发服务
据正扬科技官网2021年7月5日发布的内容,正扬科技其以智能驾驶为切入点,自主研发ADAS系统产品。且专业提供视觉雷达融合方案、双预警方案、域控制器等产品及客制化产品解决方案。
而研究发现,正扬科技亦存在外购ADAS系统产品研发服务的情形。
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及签署日为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欧特明系一家以视觉技术为核心的ADAS解决方案供应商。欧特明与昆山欧特明均为正扬科技的历史关联方。关联关系为正扬科技的子公司Kusauto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Limited曾持股12.37%。
出于新能源产品业务发展需要,正扬科技向欧特明子公司昆山欧特明采购辅助智能驾驶研发服务。
2021年,正扬科技向昆山欧特明采购货物、接受劳务及服务。股转转让前,正扬科技向昆山欧特明采购辅助智能驾驶研发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正扬科技退出欧特明。而同年,正扬科技或放弃对ADAS的研发投入。
3.4 2021年5月退出历史参股公司,同年即放弃对ADAS相关业务的投入
据签署日为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2021年3月,正扬科技基于经营战略考虑,作价1.15亿新台币对外出售所持有欧特明的所有股权。股权转让后,公司与欧特明及其子公司之间不再发生大额交易。
据出具日为2024年6月27日的问询回复,2021年,正扬科技基于自身经营战略调整,放弃对于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相关业务的投入。
总而言之,正扬科技在招股书中称,2018年,正扬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PTC、VCU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但另有公开信息称,正扬科技与博世合作开发PTC,且正扬科技曾向广州领世采购VCU产品、样品及相关研发服务。
除此之外,正扬科技官网2021年发布的内容称,ADAS系统产品为正扬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但问询回复称正扬科技曾向历史参股公司欧特明采购ADAS研发服务。且在退出参股公司欧特明的同年,正扬科技即放弃对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相关业务的投入。基于上述情形,正扬科技新能源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或现疑云。
出品|达摩财经 4月21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七期)。 辅导报告显示,本期辅导期间为2025年1月至2025年3月...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券商分析师也马不停蹄地跟踪最新数据并撰写研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过去一周(4月27日至5月3日),券商上调19只股票评级,其中科技...
《科创板日报》4月22日讯(记者 余佳欣) 昨日(4月21日)晚间,青达环保发布2024年业绩报。 2024年,青达环保实现营收13.14亿元,同比增长27.6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297.32万元...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小工具 ”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 晚上好呀,我是简七~ 今天是母亲节,首先祝所有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01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无论做什么都会把我带在...
在车展这一汽车行业的“年度考场”,智能技术与生态场景重构重塑行业价值坐标,会跳舞的智能汽车、会打招呼的机器人、可识别方言的智能座舱依旧是展会焦点。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发布了全球...
SEO(搜索引擎优化)是每个网站运营者和网络营销人员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但随着搜索引擎算法的不断更新,基础的SEO优化已经不再足够。要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更为高阶的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