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

客服微996438434天前财经知识14

_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_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

*网易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出品|网易财经智库

编辑|岳佳彤 主编|杨泽宇

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__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

网易财经智库《C位观察》节目一一看C位大佬解读C位大事。独家对话智库头部经济学家、企业家、各个领域KOL,解读时下热议的财经和社会问题。

NO.061对话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

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信息量巨大,你看懂了吗?">

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信息量巨大,你看懂了吗?(来源:C位观察)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的 “十大金融措施” 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网易财经智库《C位观察》节目专访时指出,此次政策是继2024年9月24日后又一里程碑式发布,呈现 “力度更大、措施更多、针对性更强” 三大特征,标志着宏观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上的系统性发力。

一、货币政策 “三箭齐发”:总量、价格、结构工具协同突破

向松祚强调,此次政策的首要亮点是 “力度空前”。从总量工具看,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为市场注入 “强心剂”;价格工具方面,基准利率(七天回购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带动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房贷利率全面下行 —— 首套房五年期以上利率从2.85% 降至2.6%,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下调0.25个百分点,实现 “全谱系利率优化”。

结构性工具的创新与扩量尤为瞩目。设备更新与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提升至8000亿元,消费与养老领域再贷款达5000亿元,三农及小微企业支持规模30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央行首次推出 “科技创新企业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再贷款支持机构购买科创企业债券,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此外,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叠加汇金公司作为 “股市平准基金” 的央行支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此次政策并非单一工具发力,而是数量型(降准)、价格型(降息)、结构型(定向支持)工具的“三箭齐发”,覆盖实体经济、房地产、资本市场三大核心领域,形成立体式政策矩阵。

二、四大靶向发力:锚定消费、地产、股市、科创四大核心

政策的精准性体现在四大针对性方向:

首先,提振消费作为 “第一要务”:结合3月17日 “提振消费30条”,此次5000亿元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个人消费贷利率下调,旨在通过 “降成本、扩供给”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向松祚分析,消费低迷的核心在于居民收入预期,政策通过稳定房地产和股市两大 “财产性收入” 载体,间接提升消费信心 —— 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跌幅已显著收窄,趋稳信号明确。

第二,稳定房地产市场。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支持合格房企 “保交房” 融资,体现 “托底不刺激” 思路,目标是遏制房价大幅下跌对居民财富的缩水,为市场软着陆创造条件。

第三,活跃与稳定资本市场。8000亿元股市支持工具、汇金平准基金的明确化,标志着政策从 “稳市” 升级为 “活跃市场”,通过吸引长期资本、完善市场生态,助力资本市场成为经济 “晴雨表”。

第四,硬核支持科技创新。8000亿元设备更新与科创再贷款、债券融资支持,直指 “卡脖子” 领域,推动金融资源向战略新兴产业集聚。

三、财政政策需接棒 “直接发力”:解决痛点刻不容缓

针对货币政策的 “间接性” 特点,向松祚呼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聚焦 “增收减负” 两大核心 :

首先,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通过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工具清理历史欠账,直接激活企业活力。

破解居民后顾之忧亦是关键。建议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医疗、教育、养老三大领域 —— 通过5-10万亿元的系统性投入,实现 “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医保水平大幅提升”“养老金缺口补足”,从根本上解除居民储蓄顾虑。“与其投入低效基建,不如将资金用于提升民生福祉,这才是‘有效投资’的本质。” 他强调。

此外,向松祚建议对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员直接发放消费券或现金补贴,认为这比 “以旧换新” 等间接政策更能快速提振即时消费,实现 “精准滴灌”。

四、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战略定位提升催生配置机遇

谈及资本市场前景,向松祚持乐观态度,指出三大支撑逻辑:

第一,政策战略高度空前:中央将资本市场视为 “中美竞争” 的关键领域,从政治局会议到央行、证监会协同发力,显示 “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第二,全球资本再配置窗口: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加剧,海外机构加速增配中国资产,5月7日证监会披露的调研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第三,居民资产结构转型:房地产投资吸引力下降,银行理财、债券等低收益资产难以满足需求,股市作为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

五、公募基金改革:破解 “散户化” 难题,培育长期资本生态

向松祚最新解读公募基金改革:激活中国资本市场的关键(来源:C位观察)

4月25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活跃资本市场”,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将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打违法违规、培育长期资本” 列为三大重点。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最大机构投资者群体(管理规模超27万亿元,2024年末数据),其改革是落实 “活跃市场” 的核心抓手。

针对同日落地的公募基金改革,他认为核心在于引导机构向 “长期资本” 转型,通过培育价值投资生态,减少散户短期博弈,形成 “散户通过基金参与市场、机构助力优质企业成长” 的良性循环。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_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_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

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__向松祚深度解读5月7日金融政策:力度空前的系统性稳增长举措

相关文章

清华校友,又要IPO敲钟

清华校友,又要IPO敲钟

清华学霸再闯IPO。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清华学霸再闯IPO。 从美团王兴、快手宿华,到韦尔股份虞仁荣,清华系创业者向来是IPO常客。如今,港股IPO市场再迎重...

解析寿险“头雁”发展密码:分红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树立行业转型标杆

解析寿险“头雁”发展密码:分红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树立行业转型标杆

近期,各大上市险企陆续发布一季度业绩。总体来看,市场波动影响多数险企业绩承压,但分红型保险(以下简称“分红险”)转型与多元渠道建设已初显峥嵘,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速。 自去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

周浩:港股策略——关税摇摆中的内资选择

周浩:港股策略——关税摇摆中的内资选择

周浩 黄凯鸿(周浩 系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4月初以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波动加剧,对港股的扰动加大,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却突破新高。而在4月22日,美国对华降关税...

直击巴菲特股东大会!“股神”再批关税战:贸易不应成为武器

直击巴菲特股东大会!“股神”再批关税战:贸易不应成为武器

周六,数千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者涌入体育场,希望听到沃伦·巴菲特谈论他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关税的看法,并解释他为何坐拥3477亿美元现金。 专程从中国赶来参加的刘先生甚至在场馆外露营过夜,以便...

Manus估值36亿了?

Manus估值36亿了?

模型推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Agent成为2025年最热的AI投资方向,在这波热潮中,Manus成为第一个在国内刷屏的Agent,甚至可以说开启了Agent元年。 这家公司最近又有新动向。据外媒援引知...

提前应对贸易战可能带来的企业变化

提前应对贸易战可能带来的企业变化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贸易战的影响其实较为有限。但对受影响的部分行业和公司来说,投资者不如全方面评估,提前做好准备。 本刊特约 陈嘉禾/文 在全球贸易战的阴霾之下,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股票和所在的行业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