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个护与香水品牌Aesop伊索近日宣布,其位于上海的中国内地首店将于5月10日正式闭店。值得关注的是,在欧莱雅集团的一季报上,集团总销售额呈个位数增长,但是香水品类的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香水业务销售额增长势头较好的情况下,欧莱雅集团为何关闭旗下香水品牌的门店?
图为消费者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选购香水。(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中国内地首店将关闭
资料显示,Aesop伊索来自澳大利亚,创立于1987年,其中国内地首店于2022年11月开业。2023年,欧莱雅集团以25.8亿美元收购了Aesop伊索。在收购Aesop伊索时,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欧莱雅将帮助Aesop伊索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及旅游零售业。
欧莱雅集团解释,Aesop伊索中国内地首店关闭是因为店铺租约到期,消费者仍可通过线上官方渠道选购产品。
在大众点评上,Aesop伊索中国内地首店的评分为3.3分。有消费者表示,店内产品较贵,服务人员的态度不好;也有消费者表示,该店铺采用独栋小洋房的设计,很有艺术感。
根据Aesop伊索微信小程序,包括即将关闭的位于东平路的中国内地首店在内,Aesop伊索在上海共有6家门店。其在北京、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也有门店。Aesop伊索北京两家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位于北京的门店暂没有闭店计划。
在线上平台,Aesop伊索的销量仍有上升空间。Aesop伊索旗下单件产品在线上平台的售价在300元至千元不等,其中香水产品价格均在千元/件以上,历史成交量超过5000件。从线上平台的销量数据看,同档次香水品牌祖玛珑、迪奥等品牌旗下产品月销量超过万件,Aesop伊索在销量上有些落后。
香水业务增长势头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Aesop伊索中国首店关闭后,欧莱雅集团并未透露其未来线下运营策略。此前,在欧莱雅中国举办的2024/2025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马晓宇表示:“仍愿意到线下门店的顾客更看重产品的体验。中国有将近5000个大型购物中心,我们的机会非常多。”
另外,香水业务目前仍是带动欧莱雅集团业绩增长的“功臣”。根据欧莱雅集团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该集团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4%,去年同期,其销售额增长幅度为8.3%。其中香水品类的销售额增长幅度高达15%至17%,在集团旗下所有业务中表现较为亮眼。
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总裁Cyril Chapuy在集团2024年财报会议上表示,香水业务确实是集团近年来持续发力的增长引擎之一。这一业务已连续多年保持活跃,过去四年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
欧莱雅集团已经在多个香水品牌上“砸重金”。2025年,欧莱雅集团牵头投资了韩国香水品牌BONTOSTANDOUT,并表示,将出资助力BORNTOSTANDOUT加速线下扩张,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同时,欧莱雅已完成了对中东高端香水品牌Amouage少数股权的收购,成为其长期股东;2024年,欧莱雅集团还表示为Miu Miu开发、生产和销售香水及美妆产品。
在中国市场,香水产品被认为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销售市场研究公司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香水香氛市场规模预计将在570亿美元至610亿美元之间,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792.96亿美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香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14.7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Cyril Chapuy认为,从集团整体数据看,中国的香水市场非常活跃,尽管它现在只占全球香水市场的6%,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护肤品27%的市场份额相比),但香水市场发展迅猛,相信在不久后,该市场将迎来爆炸式增长。
据新华社日内瓦9月6日电 万国邮政联盟6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说,美国8月底暂停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当天,寄往美国的包裹量骤减81%;全球已有88家邮政运营商全面或部分暂停对美包裹寄递。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
关税并非中美贸易战中唯一值得关注的战场。 中企能否进入华尔街有可能成为谈判的筹码,这将导致近300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面临被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的风险。 尽管中美两国在5月份达成了一项临时关税休战协...
兴致寥寥地打开直播,结果眼睛越瞪越大——苹果这次居然良心大发?这就是今年看苹果秋季发布会的感受。 当库克出现在镜头里,一成不变的打招呼方式让人有些审美疲劳,和去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库克身后的背景从...
特朗普关税战掀起的风暴,依然余波未了。 特朗普反复调整的关税政策,对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带来的冲击,各方尚在观察。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4月14日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
“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最近有些烦恼。与高通、飞利浦等诉讼刚尘埃落定,华为又找上门来。 8月6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公开了一起6月20日专利案件,华为在德国指控传音控股及其关...
2025年开年,“杭州六小龙”的崛起,让杭州的科技创新生态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金融是支持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大资管各行业相互协同,共同搭建了“股债贷保担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