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原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正式出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接棒后的马凯思,将管理雀巢超过400亿的中国生意,并领导超过1.8万名在华员工。
履新的第一天,在雀巢工作已有30年的马凯思对雀巢在华员工们表示,“领导一个像大中华区这样充满活力并快速发展的市场,我倍感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之重大。”
01.巨头转身
雀巢中国迎来关键换帅时刻
2025年4月25日,雀巢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调整:现任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张西强将于7月1日卸任,原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将正式出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这一任命不仅标志着雀巢高层战略的又一次关键转向,更将马凯思推至全球快消行业瞩目的舞台中央。
过去五年时间里,中国快消品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消费升级与健康化趋势并行,本土品牌崛起与新零售渠道冲击交织……雀巢中国在张西强执掌期间虽稳住了咖啡、宠物食品等核心品类的基本盘,但面对伊利、农夫山泉等本土对手的猛烈攻势,其市场份额增速逐渐放缓。
而此次换帅,被视为雀巢总部对中国市场“二次创业”的信号。
马凯思的履新,不仅承载着雀巢全球CEO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对中国战略的厚望,更被外界解读为雀巢试图通过“本土化实战派”掌门人重塑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02.光鲜履历
从份额逆袭到消费习惯重构
据《新零售财经》了解,2019年,马凯思临危受命执掌雀巢菲律宾业务。当时,菲律宾市场因经济增速放缓、本土品牌价格战冲击,雀巢份额连续三年下滑,团队士气低迷。
马凯思上任后,迅速推行三大战略:精准切入下沉市场、本土化产品创新和数字化基建赋能。这些举措不仅让雀巢重夺菲律宾市场第一宝座,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快消品公司,占据包装食品饮料零售市场17%的价值份额,更被雀巢视为“新兴市场转型范本”。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一过程中,马凯思带领雀巢在菲律宾实现了市场份额超过200个基点的强劲增长,让菲律宾消费者人均每日雀巢产品消费量从0.9份提升至1.1份。
这份“新兴市场实战成绩单”,正是雀巢总部对他在中国战场寄予厚望的关键筹码。
马凯思在菲律宾的成功,恰与中国市场的痛点高度契合:如何在下沉市场挖掘增量?如何平衡健康化与本土口味?如何通过数字化降本增效?这些问题,或将在他治下的雀巢中国找到答案。
尽管马凯思的菲律宾经验为雀巢中国带来想象空间,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远超东南亚。雀巢中国的400亿版图,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维挑战。
其一,品类结构失衡。
2024年雀巢大中华大区实现有机增长率2.1%,雀巢婴儿营养业务去年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成为大中华大区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咖啡业务、糖果业务均实现中个位数增长,雀巢专业餐饮业务实现了低个位数的增长。
雀巢自身也指出,婴儿营养和糖果业务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不过调味品和奶品业务的市场份额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像冰淇淋、高端饮料等品类上,虽有创新、接地气的产品,但对于销售增长仍难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其二,渠道变革阵痛。
从一季度财报来看,雀巢零售渠道的有机增长率为2.5%,居家外渠道的有机增长率为6.6%,电商销售的有机增长率为15.1%,达到集团总销售额的20.1%。
从中国市场来看,雀巢固有的传统经销体系反应滞后,类似张西强时代曾大力推动的“镇兴计划”,也在下沉市场遭遇了本土品牌的强力狙击。
对此,马凯思在菲律宾通过“社区小巴移动货柜”覆盖偏远地区的经验,或可迁移至中国县域市场;同时,借鉴其搭建智能供应链的经验,优化与新零售企业的合作,提升末端配送效率,或将顺应时代渠道端的变革,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其三,品牌年轻化困境。
作为150年历史的跨国巨头,雀巢整体组织仍缺乏“小而快”的迭代能力,对年轻市场的快速变化反应滞后,尤其在咖啡、即饮等快消领域,难以与瑞幸、三顿半等本土新锐品牌“敏捷作战”。
市场上的新兴品牌们深谙社交媒体玩法,通过社交媒体种草、联名营销不断抢夺Z世代,以极致单品和圈层营销不断切割市场。相比之下,传统巨头的庞大体系显得略为笨重,品牌触达效率下降,错失年轻化流量入口。
值得关注的是,马凯思的接任意味着雀巢中国战略从“稳健防守”转向“积极进攻”。
马凯思在菲律宾的成功,核心在于他深谙“本地化生存法则”——这恰恰是破解雀巢中国困局的密钥,这场由“东南亚战将”主导的中国战役,或将重新定义外资巨头在华的生存法则。
从张西强时代的“稳中求进”,到马凯思时代的“破局重构”,雀巢中国的换帅不仅是人事更迭,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十年市场地位的豪赌。
新帅马凯思能否将菲律宾的“逆袭剧本”改编为中国市场的“增长神话”?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杯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雀巢咖啡里。
【高管】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斌卸任后,董事会火速选举总经理黄文胜出任董事长,保持管理队伍稳定。 6月16日晚间,珠江啤酒(002461)公告称,因已届退休年龄,王志斌申请辞去董事、董事长...
石油央企一把手迎来调整。 据“中国石化”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侯启军任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
深耕北方二十余年的中荷人寿,这家曾借力外资完成“北上战略”的合资险企,2025年一季度再度由盈转亏。成立以来,公司在股东结构调整与人事更迭中,逐渐陷入经营困局。如今,市场传来“换帅”的消息,这是否是对...
2025以来,各家股份制银行的深圳分行密集换帅,包括民生、浦发、光大、平安、招行的深圳分行5家机构。 深圳以科技产业集聚著称,即便是总部位于深圳以外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多将深圳视为科技金融业务的重点...
【高管】在方正证券服务30余年的何亚刚,和公司说再见了。 5月10日,老牌券商方正证券(601901)公告显示,因已到退休年龄,何亚刚申请辞去董事、执行委员会主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及总裁职务,也不再担任...
作为合资险企第一梯队的中意人寿,连续15年走在“盈利轨道”。当中方股东中石油从中意财险撤出后,外界对中意人寿产生了不少担忧。眼下,“换帅”的号角已经吹响,赵雪松即将退出中意人寿的舞台。这背后又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