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IPO:三年亏损50亿,能否成为未来国产GPU幸存者?

客服微996438431天前财经知识3

导语: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多位业内人士预测,当前多家国产GPU企业中,可能只有2-3家能够存活。

GPU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算力引擎,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2025年6月,摩尔线程正式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80亿元,标志着国产GPU企业进入资本加速期。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出发,分析摩尔线程的技术路线与竞争优劣势,通过与沐曦、壁仞科技等国内同行的系统对比,揭示国产GPU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01 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渗透率已提升至30%,但高端市场仍由英伟达主导。某西方国家自2024年第四季度加强对华高端GPU出口限制,为国产替代创造了窗口期。国内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GPU市场快速扩张,预计2027年信创市场规模将达3228亿元。

当前国产GPU行业呈现"四小龙"格局:摩尔线程采取全功能GPU路线,产品覆盖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等多个领域;沐曦聚焦高性能GPU;壁仞科技以GPGPU见长;燧原科技专注云端AI训练和推理。

摩尔线程2024年在中国数据中心GPU市场占有率达22%,消费级市场份额达70%,得益于其双端布局策略。

02 优势与风险

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新一代芯片研发。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4608.83万元增长至4.38亿元,复合增长率超200%。其AI智算产品收入占比从零提升至2024年的77.63%,达3.36亿元。

技术方面,摩尔线程的MUSA架构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等多种能力。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获470项授权专利。产品矩阵覆盖云到端:MTT S4000/S5000智算卡支持大语言模型等场景;MTT S80/S70显卡性能两年提升5倍。

但公司仍面临明显短板:2022-2024年净亏损累计达50.05亿元;旗舰产品S5000的FP32算力仅为英伟达H100的一半;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对供应链构成威胁。

03 同业对比分析

摩尔线程在产品全面性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优势,但各企业面临共同挑战:与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竞争技术和生态,同时应对国内同行角逐。尽管政策推动国产替代,但客户对国产GPU性能和稳定性仍存顾虑。

表:2022-2024年主要国产GPU企业营收情况

摩尔线程最新消息__连续三年亏损说明书

表:国产主要GPU企业对比

连续三年亏损说明书_摩尔线程最新消息_

展望未来,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多位业内人士预测,当前多家国产GPU企业中,可能只有2-3家能够存活。摩尔线程凭借全功能路线和资本优势处于有利位置,但需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间找到平衡,实现从"国产替代"到"国际竞争"的跨越。

相关文章

俩“中国英伟达”,给了FA两亿

俩“中国英伟达”,给了FA两亿

在国产替代和AI浪潮下,中国GPU厂商们的一举一动总能掀起市场关注。最近,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同日递交招股书,就在行业内引起了一番热议。“东四十条资本”发布的《“中国英伟达”,要IPO了》一文,就把两家...

比肩华为?又一超级巨头要上市了!

比肩华为?又一超级巨头要上市了!

在随后的3年中,摩尔线程又进行了多次融资,进一步引入了腾讯、联想创投、前海母基金、洪泰基金、厚雪资本等更多实力资本。 与此同时,摩尔线程的注册资本也从一开始的1000万增加到2024年底的3.3亿。...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国产GPU爆发,但仍未迈过那道天堑

6月30日,摩尔线程与沐曦两家国产GPU公司在同一天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正式吹响冲刺上市的号角。 在这场国产GPU的冲刺中,摩尔线程与沐曦的创始团队皆堪称豪华。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