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亏损三年的公司,IPO过会成功!
AI制图
没错,说得就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元生物”)。7月1日,上交所召开的2025年第21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上,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禾元生物的上市申请顺利通过。
禾元生物的这次过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
6月18日,证监会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禾元生物的成功过会,成为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受益者,也为其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未盈利企业提供了成功示范。
那么,发审委为何会选择禾元生物作为首个试验者?禾元生物又是凭什么闯关成功?它的未来风险有多大?
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我们来看看它的经营“成色”。禾元生物的收入主要来自科研试剂等非核心产品(2024年营收2521万元),核心产品尚未有利润贡献,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属于持续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超4.8亿元。目前来看,它的经营是差的,如果没有大量输血,公司的可持续经营会是个大问题,所以它急需要IPO融资,以解资金之渴。
经营不好,能打动发审委员的只能是它的产品或者说技术了。我们来看看禾元生物的产品。据招股说明书,公司的核心产品为HY1001(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主要功能是补充或提高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一款1类新药,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产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或近期入市,从而打破我国60%人血清白蛋白依赖进口的困局。而被发审委员看重的是禾元生物的“稻米造血”技术(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它代表合成生物学与医药的跨界融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技术路径具有独创性。
就上述情况来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似乎就是为禾元生物这样的企业量身定制: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显然,科创板的大门已为禾元生物打开,接下来就需要禾元生物证明自己了。目前,它有几个风险需要面对。
笔者真心希望,禾元生物不负监管层的大力支持,不负投资者的期待,成为一个值得书写的IPO成功典范。
作者 光云
版面编辑 褚念颖
如果您有IPO、并购重组等上市公司相关的【独家线索】需要分享,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ipowgw@ifnews.com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清华学霸再闯IPO。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清华学霸再闯IPO。 从美团王兴、快手宿华,到韦尔股份虞仁荣,清华系创业者向来是IPO常客。如今,港股IPO市场再迎重...
改变人类科技、制造、生活方式的大模型,杀出一个IPO。 作者 |老高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改变人类科技、制造、生活方式的大模型,杀出一个IPO。 投资家网获悉,证监会官网近日...
两天前,小红书落子香港。 这是小红书首次在内地以外设立办公室,对于小红书而言,在香港设立据点,可以更深度服务境外品牌和用户。 业内则将这一举动视为小红书即将IPO的又一个信号——就在几天前,金沙江创投...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谭璐 医疗器械行业,造富神话还在继续。 5月19日,74岁的陈学利,迎来自己的第四家上市公司——威高血液净化股份。 从2022年6月启动IPO,到登陆A股主板,陈学利筹谋了3年。上...
曾多次递表无果的富卫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卫集团”),5月2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表,重启IPO之路。6月16日,该公司终于正式通过聆讯。 招股书显示,2024年,富卫集团已经扭亏为盈,但是报告期内(20...
未弥补损失达5.91亿,新老股东将共同承担 招股书显示,大普微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来自深圳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至今发展未超过十年。公司主要专注企业级SSD市场,拥有“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