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亏损三年的公司,IPO过会成功!
AI制图
没错,说得就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元生物”)。7月1日,上交所召开的2025年第21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上,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禾元生物的上市申请顺利通过。
禾元生物的这次过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
6月18日,证监会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禾元生物的成功过会,成为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受益者,也为其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未盈利企业提供了成功示范。
那么,发审委为何会选择禾元生物作为首个试验者?禾元生物又是凭什么闯关成功?它的未来风险有多大?
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我们来看看它的经营“成色”。禾元生物的收入主要来自科研试剂等非核心产品(2024年营收2521万元),核心产品尚未有利润贡献,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属于持续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超4.8亿元。目前来看,它的经营是差的,如果没有大量输血,公司的可持续经营会是个大问题,所以它急需要IPO融资,以解资金之渴。
经营不好,能打动发审委员的只能是它的产品或者说技术了。我们来看看禾元生物的产品。据招股说明书,公司的核心产品为HY1001(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主要功能是补充或提高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一款1类新药,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产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或近期入市,从而打破我国60%人血清白蛋白依赖进口的困局。而被发审委员看重的是禾元生物的“稻米造血”技术(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它代表合成生物学与医药的跨界融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技术路径具有独创性。
就上述情况来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似乎就是为禾元生物这样的企业量身定制: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显然,科创板的大门已为禾元生物打开,接下来就需要禾元生物证明自己了。目前,它有几个风险需要面对。
笔者真心希望,禾元生物不负监管层的大力支持,不负投资者的期待,成为一个值得书写的IPO成功典范。
作者 光云
版面编辑 褚念颖
如果您有IPO、并购重组等上市公司相关的【独家线索】需要分享,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ipowgw@ifnews.com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充裕流动性、经济弱复苏与外围地缘政治事件频发相交织的影响下,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跌宕起伏”特征。 市场风格方面则是板块分化显著加剧,从主题投资主导的主线行情来看,年初以AI...
《金证研》巽风/作者 近年来,随着ChatGPT和DeepSeek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技术进步明显。 政策层面,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2025年7月31日...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
一年前,“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和融资。如今一年后,成效几何? 6月17日,科创板又新增受理了一单未盈利企业的IPO申请,这是去年6月19日“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受理...
央行:将在上海实施8项金融开放举措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了8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具体来看,一是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二是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 其中提到,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