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坏账压顶,增收不增利,39万股东的耐心还能撑多久

客服微996438434小时前财经知识4

_科大讯飞坏账压顶,增收不增利,39万股东的耐心还能撑多久_科大讯飞坏账压顶,增收不增利,39万股东的耐心还能撑多久

科大讯飞百亿坏账压顶,增收不增利,39万股东的耐心还能撑多久?

近日,科大讯飞发布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虽有18.79%的增长,达到233.43亿元,然而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4.78%,仅为5.60亿元,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雪上加霜,净亏损1.93亿元,尽管同比减亏,但在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后再度单季亏损,这无疑给公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财务数据的深度剖析来看,科大讯飞的财务压力正日益凸显。2021 - 2024年,公司账面现金从55.44亿元锐减至31.1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降至28.2亿元。与此同时,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负债高达153.89亿元,是账面现金的5倍有余。2024年末和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分别维持在54.88%和54.63%的高位,偿债能力明显减弱。若盈利状况无法改善,未来公司或需借助定增等融资手段来补充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深入探究业绩下滑的根源,应收账款研发费用成为两大关键因素。

在应收账款方面,2020 - 2024年,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总额从54.68亿元飙升至146.67亿元。其中,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1至2年的有43.29亿元,2年以上总计34.32亿元。尽管公司坚称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优质客户,坏账风险低,但2024年高达9.77亿元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是同期净利润的1.74倍,这一事实令人难以忽视。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进一步攀升至149.71亿元,宛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公司潜在的业绩“雷区”。

研发费用同样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以来,科大讯飞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居高不下,近三年分别为16.53%、17.72%、16.67%。2024年研发费用高达38.92亿元,约为同期净利润的7倍。虽在大模型赛道“烧钱”竞争的当下,“全栈自主可控”的定位使公司难以削减研发投入,但如此高额的投入无疑对短期盈利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业务布局上,科大讯飞在多个领域虽有涉足,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以AI+教育领域为例,2024年智慧教育业务营收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看似成绩斐然,然而毛利率却从2017年的59.24%降至2024年的54.94%。硬件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作业帮、网易有道等对手大打补贴战,不断挤压其利润空间。在AI+医疗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公司业务增长也面临局限,医疗行业的数据壁垒、数据隐私保护需求,以及智慧城市受经济环境和财政支出的影响,都制约了业务的拓展。

尽管科大讯飞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与华为合作启用“飞星一号”国产算力平台,发布讯飞星火V4.0 Turbo等系列大模型,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可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落地成本高昂,技术优势短期内难以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博士指出,技术领先并不等同于市场领先,科大讯飞亟需探索出有效的商业化应用路径,提升市场竞争力。

面对当前困局,科大讯飞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瞩目。一方面,公司需在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落地之间寻求平衡,既要持续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又要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市场拓展与合作,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坏账风险。

对科大讯飞而言,如何突破业绩瓶颈,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和盈利增长,是摆在面前的紧迫课题。未来,公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业绩反转,让我们拭目以待。(赤子之言)

相关文章

业绩巨亏!江淮汽车,净利润暴跌1277.59%!

业绩巨亏!江淮汽车,净利润暴跌1277.59%!

经历了高光时刻,江淮汽车的业绩却没能跟上脚步。 2024年江淮汽车的全年涨幅高达132.5%,市值一度冲破1000亿元大关。 近期,江淮汽车披露了2024年的财务报告,全年营收422亿,同比下滑6.2...

“重营销轻研发”,丸美生物靠什么押注胶原蛋白

“重营销轻研发”,丸美生物靠什么押注胶原蛋白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丸美生物交出了一份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但与同类型企业相比,或正在“掉队”。根据丸美生物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其研发投入仅为0.74亿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为2%,在同类...

2024年度浙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排行榜:海康威视118.64亿一骑绝尘

2024年度浙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排行榜:海康威视118.64亿一骑绝尘

同花顺数据显示,浙江A股上市公司中,共计699家披露了2024年度研发费用情况。从金额看,274家2024年度研发费用超亿元,26家超10亿元,1家超百亿元。 海康威视“荣耀王者”,11家公司研发费...

弘景光电共振效应

弘景光电共振效应

富凯摘要:凭借全链条光学影像实力,弘景光电实现业绩股价双增长。 作者|川扇假 近期,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影石”)旗下品牌Insta360重磅推出全新一代旗舰级8K全景相机X5,这款划时代产...

2024年净亏近70亿,北汽蓝谷“提质增效”,为产品开发定增不超60亿元

2024年净亏近70亿,北汽蓝谷“提质增效”,为产品开发定增不超60亿元

北汽蓝谷(600733.SH)日前发布2024年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2024年,其实现营收145.12亿元,同比增长1.35%;整车毛利率-14.94%;归母净亏69.48亿元,同比继续扩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