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凌萌)今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一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其中对涉及直播电商领域虚假宣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假充真等十大案例作出通报。
记者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次通报的十大案例中,包括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通报指出,经查,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事人)主播在直播推广某品牌“酵母调制乳粉(免疫球蛋白型)”、某品牌食品、某品牌“艾草三伏贴”等商品的过程中,在商品卖点卡宣传内容之外,存在夸大宣传、虚构商品功能性能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构成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违法行为。
2025年1月,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和第二十条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75万元的行政处罚。
此前,未来网曾多次对辛巴虚假宣传事件进行报道。据此前报道,该起案件源起于辛巴去年的一场直播带货风波。2024年10月19日,此前被平台“无限期封禁”的辛巴,高调宣布“复播”。在“复播首秀”中,辛巴及其徒弟“蛋蛋”在推介一款名为“合普诺爱毕可调制乳粉(免疫球蛋白型)”(下称“合普诺调制乳粉”)时,多次宣称甚至暗示产品功效,称对鼻炎、发烧、脚气、口气、荨麻疹等症状有效果,且能在两小时内显著提升免疫力等。
同时,直播中多次提及该款产品适用于婴幼儿:“0岁的宝宝可以吃,刚出生就可以”,辛巴还在直播中展示了该款产品的推荐食用量,其中显示“0-3岁的推荐用量为0.5-2包,可长期服用”。
据了解,该场直播中,依据销量超20万单、每单399元的价格估算,辛巴该场直播中对合普诺调制乳粉的带货销售额或为7980万元。
2024年11月6日,网络博主“桃白白style”发视频曝料称,质疑辛巴直播中带货的合普诺调制乳粉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已于当日向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实名举报。而后,“桃白白style”还对辛巴直播间带货的“爱樂倍佳艾必可”“九芝堂艾草三伏贴”等产品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进行了实名举报。
对于上述虚假宣传及实名举报风波,2024年11月25日晚,辛选集团旗下官方账号“辛选小助理”曾发布题为《关于启动“守卫者1号计划”及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公告》,其中针对带货的“合普诺调制乳粉”做出声明称:经检测产品无质量问题,但主播在讲解产品过程中存在措辞不当,决定对当天销售的产品做退款处理,已发货和被动退款的用户,如有疑虑,可支持申请退一赔三。
对于带货产品虚假宣传风波,未来网记者曾多次致电辛选集团方面,均未有人员予以回应。2020年以来,辛巴及背后的辛选集团曾多次深陷虚假宣传风波,其网红主播人设也因接连不断的“翻车事故”而“崩塌”。
早在2020年11月,辛巴因带货“糖水燕窝”而引发轩然大波。彼时,辛巴个人直播账号被封停60天,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对辛选集团旗下的涉事直播公司罚款90万元。
2025年春节期间,辛巴又因带货的“880元海鲜大礼包”被曝出现发黑一事“翻车”。据悉,该“880元海鲜大礼包”包括红毛蟹、波士顿龙虾等。但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称,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根本无法食用。
仅时隔2个月,今年“3·15”期间,据媒体报道,辛选集团直播间力推的一款“苍野农夫牛排”和“美享时刻牛排”不仅涉嫌配料表造假、虚假宣传,还可能存在质量低劣等食品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2月,山东曹县市场监管局曾对“苍野农夫牛排”的生产商进行了处罚,处罚理由为“未按规定标识食品添加剂”,罚款金额为24.7万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红星资本局4月26日消息,4月25日,电商热销产品“苗古金贴”被曝涉嫌虚假宣传。该产品号称由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该传承人实为AI生成,产品页面展示的“非遗传承人”证书为机构非法制作。 针...
5月初,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传仅有装饰作用,有车主测试风道后质疑其并不能实现空气导流。而小米汽车最初的宣传是“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采用了相同...
红星资本局5月18日消息,小米SU7 Ultra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事件爆发后,多名车主和准车主组建维权群,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要求退车退定金。近日,部分准车主收到了小米汽车方面发来的信息,提出暂停...
小米高端化战略遇挫,三个月已两次陷入舆论危机 近日,小米汽车高端车型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引发舆论风暴。数百名已支付定金的准车主组建维权群,联合发起无损退车诉求,要求小米汽...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反应其此前在天猫、小红书平台的逐本官方店铺购买了数十款产品,发现部分产品存在实际成分与备案不符、新原料套用旧备案信息、虚假宣传等问题。 例如,高端“墨红”系列产品疑似使用月季净油冒...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财经调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标有“防晒”字样的产品品类繁多,但部分防晒衣实际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不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能花了钱,却买到没有防晒效果的衣服。 以次充好、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