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给翻译成了中文。
有网友说——
他很喜欢买文具,美国本地买价格可贵了。
他用“美版淘宝”从中国买的话,不到20美元就能买一整年的量。
关税一加,文具商都拒绝给他发货了。
有网友说——
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挥,大家“从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一天之内沦为了平民购物”
“高关税唯一受益者就是特朗普和他的富豪朋友们”
有人很伤感——
不敢轻易给“心爱的人”随便买礼物了。
本来花少少的钱就能给大侄子大侄女买很好的玩具,让他们开心。
现在得花双倍了。
还有人说——
自己的小爱好以后再也支撑不起了。
还有人燃烧小宇宙,疯狂购物。
跟关税赛跑。
一下子买了几个月的调料,把厨房塞得满满啦;
一口气下单几十个包裹啦;
还有人开启了自嘲模式:
别叫它关税,请叫它“让美国再次伟大 ”附加费
我没在美国生活——可能光看网上评论有点偏颇。
本地生活的朋友也可以说说。
感觉美国人民 生活成本,确实不算低。
房贷利息也蛮高。
现在普遍攀升到了5%、6%高位。
房贷支出、生活支出都不少。
现在靠美版拼多多支撑起来的小确幸,也被打破了。
这日子过久了,不把特朗普的支持率掀翻么。。。
之前挺多美国人挺乐观,觉得关税涨了不要紧。
成本由中国商家承担嘛。
看下来,中国商家也承担不起啊要转嫁成本,那中国商家干脆就不发货了。
关税大棒还是狠狠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三
写这个不是嘲笑美国人民哈。
关税战一损俱损, 大家都是普通百姓而已,半斤八两。
咱们也不好过。
昨天有读者问“深圳房价能涨么”
“坐标深圳,现在中介一问惊呆了,亏30W的价格还不一定能出。放着烫手山芋,卖掉亏的肉疼,求求给建议?房价还能涨吗?
我说,其实本来一切都还好。
深圳房价,截止到三月,是有企稳迹象的。
保持这个趋势的话,倒不用急着割肉。
但关税战一闹,就不知道后续会有啥影响——毕竟深圳是外贸重地。
这是目前最不确定性的地方。
我自己有点看不清未来半年。得再观察半年,才能内心有点评估。
说来。
美国人现在愁的是通胀、涨价。
我们愁的是通缩、收入缩水。
通缩,未必100%是坏事。
对积蓄还行的人来说,生活成本降低了,钱更禁花了。
我有的朋友, 原本只在家附近精品超市买有机菜、进口酒,根本不看价格的。
现在也改网购,买便宜产品了...
按他说法,现在完全可以用一半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产品质量了。
但,肯定不是100%好事。
对有的人来说,会非常难熬——
资产持续贬值、现金流变弱。
一部分人减少消费、会影响到经济链条上的更多人,导致更多人受影响...等等吧。
ps.
更新下:
水电龙头今晚发布了分红方案。
2024年分红是每股0.943元,而2023年是0.82元。
分红增长了15%,跟利润增长还挺一致的。
感叹下,这就是硬资产吧。
伴我穿越了各种动荡岁月。
目前A股2024年报差不多出齐了。我后面找机会,再盘点下,代表性收息资产的股息情况。
这一年流行下沉、流行县城经济,最贴心的说法叫做“把价格打下来”。 但永远有人稳如泰山怎么打都“打”不动,比如日料,关于日料卖给中产、卖得高级几乎可以写出一本书就叫做《解析当代日料的800种卖贵方式》。...
近年来,敷尔佳凭借“械字号”医用敷料在医美护肤市场迅速崛起。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企业内部矛盾爆发,这家曾被誉为“医美面膜神话”的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业绩失速,“神话”破灭 历年财务数据...
2025的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存在感十足。不仅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的产品成为多家车企的临时工,还有小鹏汽车、奇瑞集团携带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亮相。 有行业分析人士预测,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AI的终极形态,...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堪称关税狂热分子,他在特朗普两个总统任期内连任“贸易军师”,被视作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关键操盘手。 如今在特朗普胡打关税乱拳,美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频频...
当年的“3Q大战”,正在外卖行业重演! 4月21日,京东针对美团猛烈开火,遣词造句已经脱离了正常企业公告的范围,反而更像是互联网的大字报: 老实说,看到京东的这个公告,我也是暗自为京东捏一把汗,从...
鹿优选商城:redefineyourshoppingexperience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购物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商品的实用性,更是购物过程中的体...